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交通资讯

双桥飞架长三角 助推区域一体化

2008-5-1 10:33:00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杭州湾跨海大桥。记者 陈伟光摄  
                     

    今年5月1日后,宁波人去上海,浙东人去苏南,不必再往拥堵不堪的杭甬高速路上挤了,因为有了一条更便捷的通道――杭州湾跨海大桥。 

    地图上,杭州湾犹如一个巨大的“V”字,嵌在上海、杭州和宁波之间。现在,一座36公里长的大桥,跨海卧波,将南北两岸的慈溪和海盐连起来,在沪、杭、甬之间形成一个“A”字形交通圈。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因此缩短120余公里。 

    “杭州湾跨海大桥不仅仅是一条交通通道,更是一条经济大动脉。它的通车将影响整个长三角,重构区域格局。” 华东师大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沈玉芳教授说。 

    “大桥经济”应运而生 

    长期以来,在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中,宁波因为地处交通末端而成为一个边缘城市。对外交通阻隔,经济腹地小、要素集聚能力有限,制约了宁波构筑大都市的雄心。“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将彻底改变这些劣势。”沈玉芳认为,宁波的经济腹地将明显扩大,直接进入上海经济圈的核心圈层,成为长三角核心副城之一,城市等级将和南京、杭州并驾齐驱,与上海一起形成“一线三点三连星”的发展格局。 

    杭州湾上这一“横”,在长三角路网布局中,形成了浙东南―上海―杭嘉湖这一新的三角地区。宁波处在南翼接点和枢纽位置上,上接上海辐射,下带绍兴、舟山、台州发展。这种区位优势,给宁波构筑都市经济圈提供了强大动力。 

    随着跨海大桥开建,宁波市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大桥经济”的全新概念,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决策。最大手笔是,在大桥南岸附近设立杭州湾新区,包括西部、中部、东部三大区块,目前中部工业区块已开发完30平方公里。杭州湾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高庆平说,大桥建成通车后,杭州湾新区将成为上海、杭州、宁波三大中心城市的中心,在两小时的经济圈中,将同时拥有上海、杭州和宁波三大空港,宁波、上海两个大港。随着大桥临近通车,海内外投资商纷至沓来。迄今为止,杭州湾新区已累计引进内外资项目247个,总投资约340亿元。 

    “建设杭州湾大桥,宁波收益最直接。嘉兴人也在思考,嘉兴将在‘大桥经济’的盛宴中分享什么,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嘉兴市常务副市长裘东耀说,原来,与上海紧邻的嘉兴享有“零距离”接轨的优势;大桥开通后,长三角公路网更完善,浙江东南城市到上海的时空距离都拉近了,也分享交通一体化带来的“同城效应”。面对新的竞合形势,要求长三角城市今后更加注重错位发展、找准定位、扬己所长、协作共赢。 

    长三角要素流动提速 

    “过去,长三角的城市空间格局,是以上海为中心的‘点―轴’发展形态。现在已经形成了网络状的城市群格局,主要大城市之间都建立了点对点的直接联系。通过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的影响将直接辐射到浙东、浙南,宁波也可把影响扩展到嘉兴等地。这种城市间互相影响的加强,对于促进交流和合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裨益良多。”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军教授表示。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苏通大桥、苏嘉杭高速等重要交通节点工程的竣工,长三角15个城市群之间都能通过现代化快速交通网实现连接,基本确立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并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世界级特大型国际都市圈。 

    这种格局下,有专家认为,浙东南企业挺进上海将会出现一个新的高潮。宁波新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塑料电子打火机的“大哥大”,去年初,新海公司把企业的研发和销售中心搬到了上海松江,接着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宝洁公司达成协议,合作研发塑料喷雾器,在宁波制造。新海公司董事长黄新华表示,跨海大桥建成后,新海可实现2小时交通距离制造与研发的梯度配套,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目前像新海这样“心挂两头”的企业,浙东南地区数以万计。 

    浙东南到上海的要素流动,取道杭州湾大桥必经海盐。海盐现在到上海、杭州、宁波、苏州都是一个小时车程,区位优势在长三角各县市中首屈一指。海盐县委书记梁群表示,不仅要让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流过”,更要“留住”。专家认为,杭州湾周边类似海盐、慈溪这样较小的城市可以借力几大核心城市群,与之接轨形成产业梯度,实现跨越式发展。杭州湾将变成“杭州圈”,极有可能造成长三角的经济重心南移。 

    港口集群呼之欲出 

    宁波港是中国地理位置最具优势的港口之一,拥有中国大陆最多的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货物吞吐量连续六年保持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全球排名位居第四。 

    以往,宁波港的腹地主要集中在杭州以东、以南地区,浙江省有近60%的外贸物资走上海口岸。杭州湾大桥的兴建,彻底打通了宁波北仑港的北方通道,直指集装箱生成量极大的浙西南地区和苏南地区,进而延伸到整个长江流域。与此同时,由于绍兴、台州等地到上海港的距离缩短,宁波港也面临着这些地区的箱源通过大桥转向上海港的问题。对此,宁波港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宁波港与上海港货物流向分工明晰,洋山港的发展不会对宁波造成太大的影响。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通,将加深上海和宁波的港口竞争合作关系。”沈玉芳教授说。早在大桥开建之初,浙江省就着手推动港口战略联盟,实施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目前又在推进海铁联运,完善“无水港”体系和物流体系。 

    通过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波―舟山港与上海芦潮港相通,再通过东海大桥与大小洋山港相连,串起了长江出海口江海连运“T”字形黄金海岸。现在,舟山港―宁波港―跨海大桥―芦潮港―东海大桥―大小洋山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群呼之欲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