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物流及其分类
2008-5-11 0:5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奥运物流是指在举办奥运会的一定时期内,将与举办奥运会相关的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间的实体流动过程,它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构成的。人员的来往、出行、旅游及消费品的配送,比赛前后器材、体育用品的运送、储存、包装、信息处理等都属物流范围。
奥运物流的内容可以从服务的客户群、与奥运赛事的关系、地域范围、时间范围、服务形态、服务项目内容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从时间上可分为赛前物流、赛中物流和赛后物流。
赛前物流是指为举办奥运会,在会前进行的诸如城市基础设施、奥运比赛场馆建设用品、比赛器材、新闻媒体器材和生活资料的仓储、运输等物流活动。赛中物流主要是指奥运会举办期间,主办城市及其他比赛地区发生的各类物流活动的总称。赛中物流活动的目的是为奥运会提供后勤保障。赛后物流主要是指奥运会结束后,比赛场馆、奥运村、新闻中心等场所的物品清理、回收和废弃等物流活动。从地域上可分为赛区物流、主办城市物流、主办国家物流、国际物流。
赛区物流主要是指奥运会主办城市及其他比赛地区的奥运比赛场馆、奥运村、新闻中心等需要提供的物流活动。主办城市物流主要是指由主办城市的赛区物流、市民生活物流和商业物流等构成的物流活动的总称。主办国家物流主要是指由奥运会各赛区内的物流活动、各赛区之间的物流活动、主办城市市民生活物流和商业物流等构成的物流活动总称。国际物流主要是指参与奥运会的各类人员从国外进口物流以及赛后回程的物流活动总称。
从赛事上可划分为赛事物流,非赛事物流和国际物流。
赛事物流是奥运比赛产生的,与奥运会比赛相关联的物流活动。非赛事物流是与奥运会比赛没有直接相关的物流活动、各赛区之间的物流活动等。国际物流则指参与奥运会的各类人员物资的流动。从时间角度划分为赛前、中、后三段。赛前带来的商机最大,赛后的回收物流也有很大商机。
从供应链上可划分为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等。
北京奥运物流需求多大量?
根据雅典奥运会的经验,预算中有40%与商品和服务有关,按照物流成本占20%左右推断,物流成本大约有7.7亿,占奥运会总预算的6.4%.据此推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2800亿元的总投入中,仅在赛前的2683亿投入中,就包含了402.5亿元的物流成本(按15%计算),而赛中和赛后的加在一起还有14多亿,物流成本大约是417亿。根据往届奥运会的经验,与北京奥运会直接相关的零售餐饮的商品物流需求量在5亿左右,与奥运会直接相关的废弃物处理费用(仅包含赛中阶段且处理费用按100元计算)为12.2亿左右,因此,与北京奥运会相关的物流总需求量在432亿元左右。
另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会的物流部门大约需要1000多辆手推车、100多辆叉车、500多台起重机、100多辆起重卡车和数 十万平方米的仓库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