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船公司资讯

海外创业多辉煌——中远物流印度项目部记事

2008-5-16 10:1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刘宝震
    2008年 “五一”假期,当国内的人们还沉浸在休闲团圆的浓浓温情中的时候,中远物流印度项目部的10多名员工正冒着40℃以上的高温,奋战在印度沃尔塔电站项目工地,为印度企业提供高标准的国际物流服务。
    该项目是项目部在印度投入运营4年多来所操作的第四个大型工程物流项目。项目部的员工,有的已经在这里连续奋战4年,有的则是刚刚从国内派往项目部接受现场培训的物流项目经理或骨干人才。他们在印度广袤大地上挥汗如雨,一边播撒工程物流事业的种子,一边收获优异的业绩和亮丽的人生。
走出国门第一标
    在中远集团领导下,中远物流自2002年组建伊始便积极响应国家 “走出去战略”号召,把实施跨国物流经营作为一项重要的经营方针来实施,探索了一条充满艰辛和挑战的国际化经营之路。中远物流印度项目部就是在这项重要的战略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团队。
    2003年11月,中远物流在国际竞标中一举夺得印度巴库电站跨国物流项目。此举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现代物流业 “走出国门第一标”。中远物流自此拉开了进军全球物流市场的序幕,并迅速组建成立了印度项目部。
    如今,项目部已经历了四个春秋,人员不断更替,项目部创业初期只有3人,后来发展到20多人。4年间,他们在这个陌生而神秘的国度转战南北,先后完成了巴库电站、东电项目、瑞莱斯化工项目三个大型跨国工程物流项目,目前正在操作沃尔塔电站项目。
攻克道道难关
    大凡到过印度的人对印度的情况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而摆在长期工作和生活于印度的项目部员工面前的,却是一道道难关。
    生活上的困难是员工们每时每刻都要面对的,它们与员工们几乎是行影相随,寸步不离。每一名项目部员工随口就能列出一系列困难,主要有四道 “难关”:
    首当其冲的是饮水问题。由于生活用水的水质差,难以符合卫生标准。当地的井水或自来水即使经过基本的净化处理也不能作为饮水用,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拉肚子。曾经有一位员工的家属到印度作短暂探访,用自来水刷牙后忘了用瓶装水漱口,结果没有几分钟就闹起了肚子。项目部经理汤浩原本身强力壮,但就是这么一条汉子,刚来印度的时候硬是被闹肚子折腾得直不起腰来。这种情况,在每一名项目部成员的身上都发生过。为解决喝水问题,项目部不得不要求全体员工一律饮用净化程度较高的瓶装水,以利于保持基本的工作体能。
    饮食问题也是难以得到较好解决的问题,只能靠员工们慢慢适应。蔬菜严重匮乏,带叶的蔬菜几乎见不到,在条件稍好一些的饭店或瑞莱斯化工项目食堂,也只有土豆常年跟大家“会面”,俨然成了印度人的 “百宝菜”:早餐是炸土豆,午餐是土豆条,晚餐是浇上咖喱的土豆泥。印度的烹调方法也让中方人员难以适应,他们喜欢随手添加各种气味的香料,员工们没法下咽。于是,方便面成了员工们平时最好的美食,咸菜、辣椒酱是他们必备的调味品。为了获取必要的维生素,员工们经常在工地上用自带的洋葱蘸盐食用。
    高温、高湿和酷暑是员工们要常年面对的难题。在港口及项目工地,旱季地面温度白天都在40℃以上,工地现场和码头船舶甲板上更是达到50℃以上。更令人心烦的是,这里的空气湿度也非常大,高温天气中湿度经常超过80%。员工们为防止被烈日灼伤,再热、再闷都要穿上长袖衣服。一天下来,衣服上布满了汗碱,遇到大风,则是一身泥、一头灰。中暑的情况时有发生,喉咙肿痛、牙龈发炎成了家常便饭。
    卫生及医疗条件差。蚊蝇肆虐,部分地区经常流行疾病。项目部成员所住的工地简易工棚,经常受到蚊虫的侵扰,员工们每天晚上都要起来几次与蚊虫 “搏斗”,睡眠严重不足。当年工地上发生过一次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正在工地执行督导任务的项目部员工赵科宇也未能幸免。项目部总经理汤浩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过多次协调,实施了紧张的抢救,后脱离危险,随即转回项目部疗养至痊愈。
    法律与复杂的税务体系的制约,也是一道难度很大的坎儿。印度的法律和税务体系十分复杂,程序烦琐。如果按照原先的税赋要求,项目部不仅不能享受优惠政策,而且要缴纳48%的经营所得税。这无疑会使项目部的经营利润大大减少,出现巨额亏损也是必然的。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项目部的生存就失去了意义,更不要说开拓市场了。面对巨大的压力,项目部骨干员工们认真钻研和学习印度的法律和税务体系的理论和操作知识。在中远印度公司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多方多次斡旋和反复细致地做工作,项目部历时半年多,最终争取到了印度方面对经营所得税全额免除的优惠政策,从而使经营成果有了切实保障。这一点,对于将来开赴印度市场的其他国内企业来说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文化差异,像一双无形的手,从各方面影响着项目部的工作。开拓海外物流市场的最大障碍,就是与境外合作方由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种种困惑。在中远物流进入印度市场之前,全印度几乎没有一家严格意义上的物流企业。因此,作为印度物流项目的总承包商,中远物流不仅要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开展,而且还要承担起指导培训分包商——JMB公司的职责,这在国际工程物流领域是非常少见的现象。但对中远物流印度项目部来讲,为了求得整个供应链管理的价值最大化,必须关注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执行效率。此外,印度有关企业和人员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以及对国际物流的认识和理解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给整体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项目部早期的员工们都有手把手地教导印度现场作业人员规范操作的亲身经历。
    在一次发电机定子的接运过程中,项目部员工发现,印度方面的操作方案是按照他们固有习惯制定的,只是粗略地描述了操作的流水过程,没有安全技术措施和详细的计算依据,这显然对项目运作十分不利。为了说服印度人,改进他们的安全意识,项目部员工通过现场讲解、双方会议交流、PPT演示和方案样板演示等各种方式,耐心细致地指导他们改进工作,并逐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驳船滚卸过程中,项目部人员在总经理汤浩的带领下,头顶烈日亲临现场监督和指导,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检查。印度人对项目部的科学态度和严谨工作作风深表敬佩,印度分包方负责人感叹地说:“感谢中远物流的技术指导,感谢你们带来的敬业精神和传授的宝贵经验,我们一定要向你们好好学习。”
    纪宏、李爱东等从印度回国的员工在谈到这些困难时,都深有感触地说: “在印度所经历的苦与难,国内的同事们是难以想像的,因为大家很难遇到,但这又恰恰是磨炼项目部员工意志和品质的重要环节,锻炼了毅力,提升了大家对各种艰难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
探索国际物流模式
    项目部忠实地实践了中远集团“两个转变”战略,探索形成了著名的“东电模式”,为中远物流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了重要的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
    印度项目部全体成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集体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开辟了印度国际工程物流市场,形成了良性运行的局面。当年,由于巴库项目存在一些弊端,到了东电项目,总部已强烈意识到运行体制的变革已势在必行。中远物流总部和印度项目部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了以总部为利益主体,全面整合全系统优势资源,构筑起统一指挥、统一结算、资源集成、人才由总部统一选拔并由项目部培养和锻炼、运行高效的跨国物流运行体系。这就是目前我国物流界享有盛名的 “东电模式”。
    在此过程中,项目部推出了具有很高科技含量的国际工程物流领域的 《全程物流管理与操作规范》。由于中远物流的国际工程物流业务绝大部分属于物流总包,其所负责的全球供应链管理链条长,各个环节都需要做到无缝衔接,因此不允许操作人员因个体差异而使工作环节产生误差,以至于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质量。由于国际物流业界还没有一部通用的物流服务规范和操作标准,因此制定统一的物流操作标准和全程服务规范,便成了中远物流做好做精国际工程物流项目的当务之急。项目部组织专家和员工认真分析每一个操作和管理环节所容易产生的问题,并按照科学的分类标准对各方面的问题逐个解剖,提出操作要求和改进措施,统一大家的作业行为,形成了 《规范》。该 《规范》作为国际工程物流项目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推广到中远物流海内外的重大项目中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项目部创造性地应用了自主创新技术,为印度各合作方和业主创造价值,彰显了中国现代物流企业的先进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曾用一句经典的论述表述了科技和生产力的关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正是凭借着领先的科技水平等要素,中远物流不断地把事业推进到新的高度。精确地利用潮汐变化,运用自行式平板车的动力和负荷功能,实施向岸上一次性整体运输船载重大设备的技术,被业界称为船车 “滚卸技术”。中远物流科技人员的这项获得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的科技发明,已被成功地运用到其在印度的重大工程物流项目中,这也是印度境内首次成规模地运用这项专利技术,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不仅避免了以往惯用的船舶搁浅卸运重大件设备方式的弊端,而且为业主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4年来,他们成功地设计出一系列具有领先技术水平的重大国际工程物流方案,指挥了50万立方米货物的现场操作,承运了300吨以上的重大件货物近50件,其中最重件1247吨,创造了中国物流企业海外作业的历史记录;实现了全程 “安全作业零事故”的目标,赢得了印度客户的广泛赞誉;不仅在印度市场上牢牢扎下了根基,而且树立了全印度物流领域最亮丽的中国品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