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空运资讯

救灾空运极大考验我空军技战术素质和应变能力

2008-5-18 11:5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空投物资刘应华摄
  7.8级地震,从地球岩石圈里瞬间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56颗广岛原子弹在汶川一带10万平方公里内爆炸。
  一时间,山崩地裂,陆路交通全部中断,唯有空中方可搭建生命通途。
  于是,一场中国抗震救灾史上规模空前的空中大营救,拉开了序幕。
  空中大运输
  大震突来,军委、总部向空军下达了全力以赴支援灾区的命令。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许其亮的部署简短得只有3个字:“快!快!快!”
  一声令下,空军所有运输机做好紧急空运准备。12日当天,记者来到开封某军用机场,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了:10余架运八飞机、多架图-154和波音飞机摆满场道,发动机全部启动,轰鸣声震天动地。
  起飞!记者跟空降兵一同飞赴灾区,一直向西、向西……
  机舱里,记者了解到,担负输送6500名空降兵任务的广空运输航空兵某师启动了59个机组,所有机组进入座舱、所有飞机进入临战状态。伊尔-76大型运输机刘军机组,震后第一个升空执行任务,深夜强行在灾区着陆。此后,他们昼夜飞行,80个小时内飞行了33小时48分,航程达27000公里。
  震后第二天,灾区阴雨霏霏。清晨,一夜未眠的师长郑元林率队起飞,带领浩浩荡荡的空中编队继续飞向灾区。此次航空输送空降兵,从集结到抵达仅仅6小时,创造了我军航空运兵史上出动规模最大、准备时间最短纪录。
  “与年初执行抗冰灾空运任务相比,此次抗震救灾空运更困难:灾区的7个机场大多是陌生的民航机场,有的受灾严重,仅够飞机起降的边缘条件。机组无法预知下一个时间飞向哪里,升空后经常临时改变降落场,机组的技战术素质和应变能力都面临严峻挑战。”师长郑元林对记者说。
  起飞!起飞!紧急大空运气势如虹。南空也紧急出动航空搜救团4架直升机和一架运输机奔赴灾区救援。连日来,该机组连续飞行,10余次调整航线,将20吨帐篷、行军床和10万只应急灯运至成都双流机场。
  统计数据显示,仅从13日8时到14日7时,空军各型飞机就不间断飞行79架次,将11420名官兵和大量装备空运到灾区,创下我军航空史上单日出动飞机最多、飞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纪录。
  截至17日18时,空军投入抗震救灾大空运的空运力量共计起飞465架次,运送人员12205名,投送货物898吨。
  灾区大空投
  5月14日,成都太平寺机场上空乌云翻滚,抵达前线指挥的空军政委邓昌友、空军副司令员景文春果断下令:“起飞!”
  这是空军首次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
 汶川境内,山峰多在海拔4000米左右。飞机掠过四五千米的山尖,浓雾猛地露出缝隙,空中指挥的空降兵某军副军长姚恒斌果断下令:“跳!” 
  机舱轰然打开,第一批7名队员跃出。云彩马上就要追上来,时间就是生命,第二批队员凌空跳下!
  指挥机上,泪水模糊了将军的双眼,姚恒斌默默数着:“1个、2个、3个……15个!”
  那天,在高压线密布的空降场上空,队员们驾驭翼伞,灵活地躲避着各种障碍物,全部安全落地,立即将宝贵的灾区信息传回指挥部。
  15日凌晨2时,令人揪心的消息再次传来:绵竹市清平磷矿3000多员工被困。空军运输航空兵某师邱德甫机组受令装载货物紧急起飞,进行我军首次夜间云中云上空投。
  7000米、6500米、6300米、6200米……高度降低,飞机结冰加剧,前舱玻璃上的雨刷冻成了“大冰棍”。
  为了让灾区群众尽快找到空投物资,机组果断降低高度,把8吨食品、药品和饮用水准确投下。记者看到,在5500米高空,舱门一开,空气突然稀薄,空投员用尽全力把沉重的货台推出,便纷纷躺倒……
  连日来,运输航空兵某师准确实施了云中伞降、云上空投,空投物资达223吨,还创造了空降兵历史上第一次无货台带伞空投、25小件连投等新纪录。
  伞!伞!伞!空投耗伞量巨大,投下便不能回收。叠伞!空降兵总动员。华中某军营,每一片平地都摆满降落伞。太平寺机场,空降兵1000多名官兵连续数日通宵叠伞,第二天一早又登机空投。
  立体大搜救
  到震中地带去!连日来,空军、陆航百余架直升机齐聚四川各机场,转移危重伤员。
  在这场空中大搜救中,我航空救生部队首次亮相。航线陌生、地形险峻,全都难不住他们。记者看到,只要将着陆点的经纬度输入,飞机沿着电子地图上的航线便可在两侧高山如壁的山谷间风驰电掣。先进的气象雷达,能够显示一两百公里以外的气象情况。
  茫茫大山中,如何保持信息畅通、准确搜索目标、确定机降位置?空中机械师张世峰在“对空广播”上插上话筒,开始向地面喊话,同时启动红外成像设备上下左右360度旋转搜索目标。
  “飞机来了!”彭州市银厂沟重灾区群众欢呼雀跃,把重伤员抬进机舱。旋翼飞转,直升机拔地而起。机舱内,13位危重伤员不时传来呻吟声。他们有的用力向飞行人员竖起大拇指,有的用微弱的声音向记者诉说内心的感动。
  42岁的知名作家李西闽被压在废墟中3天2夜,他流着眼泪对记者说:“解放军派飞机把我空运到成都抢救治疗,是共产党、解放军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一小时后,飞机抵达已成为一片白色海洋的成都太平寺机场。机组人员来不及喘息,立即准备飞赴下一个救援地点。
  “眼泪救不了汶川,我们飞的次数越多,救出的人越多,灾区人民的损失就能越小!”记者采访一名飞行员,他连连摆手,只匆匆留下这样一句话……
  截至目前,空军从南京军区空军、广州军区空军、成都军区空军调集执行空运危重伤员任务的直升机,已经飞行21架次,空运150余名危重伤员和多名即将临产的孕妇。
  今天,地震发生后第6天,救援进入攻坚阶段。太平寺机场、彭山机场、双流机场,邛崃机场,几乎每分钟都有一架飞机呼啸而起,抗震救灾空中大营救更加波澜壮阔。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