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两岸经济合作 福建担当重要角色

2008-5-19 14:5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8日,海峡两岸经济发展论坛在福州落下帷幕。两天里,100多位来自祖国大陆、香港、台湾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部门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围绕“海峡两岸经济发展与互利共赢”展开了学术研讨和交流。在众多议题中,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闽台经济合作,成为专家学者们关注和热议的焦点之一。 
    论坛上,专家学者们认为,海峡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海西主体的福建,具有“五缘”、生态环境、经济互补等多种优势,在两岸经济合作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可以在推动两岸共同市场建设、两岸产业对接等方面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具备建立共同市场的基础 
    两岸共同市场,是2000年9月由时任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萧万长首次提出的,并在2001年3月成立了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共同发布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明确提出,“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促进恢复两岸协商后优先讨论两岸共同市场问题”。建立两岸共同市场的制度创新,对于推进两岸的经济交往和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立两岸共同市场,在空间战略上应选择区位交通优越、台商集聚程度较高的区域作为先行区,通过试点逐步推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蒋正华认为,福建台湾一衣带水,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与台湾的资本、技术、管理等优势相结合,以及闽台经济的互补性,都是建立闽台共同市场的重要基础。闽台共同市场建设,要以闽台产业分工协作为基础,在制造业、农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重点推进,以福州、厦门、泉州、台北、高雄等城市作为重要支点,通过实施类似于CEPA的政策,推动闽台经贸合作向前发展。 
    中科院研究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毛汉英认为,闽台共同市场是两岸共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台湾方面看,通过共同市场建设,可以避免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处于不利地位;从福建看,有利于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加快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整体实力。建设闽台共同市场,要采取渐进式分阶段实施模式,主动融入CEPA合作框架,加快两岸自由贸易区和自由港建设,加快两岸交通基础实施的协调与衔接。 
    重点提升产业对接能力 
    如今,为提高产业分工的比较利益,台商越来越重视投资地区产业链群的发展。如何延伸台资企业的产业链,使台资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营销、物流、研发到人力资源的开发、金融支持和服务机构的配套建立稳定的协作网络,提升产业对接能力,成为今后闽台经贸合作的努力重点。 
    “电子、石化、机械、生物医药,闽台之间差距较大,主要办法是引进、嫁接,选若干重点大力培育。”福建省台湾研究会会长、省社科院原院长严正认为,我省的纺织服装、制鞋、食品加工、石材等传统产业,设计、工艺等方面有取长补短的需求。福建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跃东认为,目前闽台农业合作主要以引进优良品种和简单加工技术为主,引向更深层次的合作研究、开发、利用等。要着力建立福建农业高技术新体系,重点开展新型海洋医药、保健型和功能型海洋食品和具有特殊功能的海洋生物化妆品等领域的合作。在福州、厦门等地积极争取建立国家农业科研中心和国家实验室、中试基地,以及若干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和重大项目实验示范基地。 
    台湾大学教授许振明认为,从福建的三级产业结构及竞争优势来看,在制造业等方面,短时间内难以与长三角、珠三角竞争,目前应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比如,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业,带动餐饮、宾馆、百货、运输等关联产业发展,并结合当地文化进行推广,成为世界级的观光胜地。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认为,海西城市群要重视第三产业集群的发展,重点突出金融、物流和港航服务,建成以福州和厦门为中心的海西对外金融、物流和航运基地。(记者 刘国军 )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