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是这样炼成的
2008-5-23 13:1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如今提起安得的大名,我们马上会联想到这些: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国物流示范基地、AAA级信用企业等。这些光鲜的荣誉,与一个只有八年的企业捆在一起,我们不禁会有所疑惑:安得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如此业绩?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最近走访了安得物流。
安得的办公大楼,并不豪华,甚至看起来有点简朴。但每个部门,标识清楚,员工的办公桌面,没有超过四件物品的。员工统一的着装,让人感觉这是一支正规的“队伍”:整洁、精神、高效。这个就是安得人提倡的“办公5S管理”。这么整洁的办公室,记者还是头一次见到。为此,特意找了几位员工了解了这个背后的故事。
安得刚成立时并非就有5S管理,有一次某客户来找资料,负责保管资料的同事,差不多找了半个小时,把桌面上所有的资料都翻了一遍才找到,这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于是领导决定“5S”。当然“5S”不止于办公室内,仓库也同样被“5S”。这样一来,还真见成效。不仅提高的工作效率,客户满意度也随之提升了。
在安得,每一位新进员工,都会接受包括专业的、公司文化制度的培训。还必须现场实践。安得鲜有“空降兵”,现在的公司领导,大多是从基层岗位,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但这并不妨碍有人坐“直升机”。记者了解到,有一位年轻的物流中心总经理,06年大学毕业,07年成为安得某物流中心负责人。这足以说明了安得“不拘一格”的人才战略。
在安得这个2000多人、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队伍里,人才是多样化的,公司会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则,人尽其才,给所有员工以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这样的队伍,注定是高效的。
事实上,成长中的困惑,安得也有。
做物流,资源是关键因素之一。而成立之初的安得,虽说依托于美的这位殷实的东家,但东家所提供的资源,也仅是美的内部的客户资源。仓库、车辆等硬件设施,还得由安得人自己筹划。在公司成立的前三年,基本全部是整合社会资源。这种整合模式让安得赚到了一桶金,却也为安得的成长留下一些“后遗症”。社会资源毕竟不是“自留地”,虽然是长期合作,甚至生死与共,但不免“受制于人”。
于是安得开始了新的征途:投资自有资源。从车辆到仓库,安得一步步拥有了自己的资源,运作更加顺畅,操作更加灵活。截止目前,安得拥有高端冷藏车辆近百台,多个自有的物流基地在建,自有加盟车辆上千台。既拥有了大型企业的规模性、也不逊色于货运部的机动灵活。
安得是家电物流起家的,这一点业内人士谁都清楚。因此,家电物流是安得的“看家本领”。但,仅有看家本领,不足以让安得成为物流业界的佼佼者,安得从2002年开始大规模涉猎其它领域。安得成功进入消费品领域,是因为伊利集团:2002年正处于伊利快速扩张阶段,在原材料地四处建厂,很多当地的小物流公司已无法满足伊利集团迅速扩张的服务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具有全国网络的物流企业来为其提供服务。而伊利集团在与安得合作后,也成功进军了全国消费品市场,这就是安得一直提倡的“以客户为主,实现共赢”。随着伊利集团与安得合作成功之后,乐百氏、旺旺、娃哈哈、蒙牛、统一等大型的快速消费品制造企业逐一与安得“联姻”。这些企业看中的是安得的快速反应能力,多网点的协作能力。这一点在08年“雪灾”时得到了完美的体现。08年“雪灾”正值春节临近,正是家电、快速消费品销售的黄金季节,而雪灾阻断了销售之路。南方的车无一例外地被堵在了途中。对于这些大型的多点生产的消费品企业,安得利用遍布全国各地的资源,将信息快速传递,同时利用短途调拔,避免了因南方发货之路中断而导致的全国产品销售不畅,让客户的产品尽可能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
安得的重大优势之一在于遍布全国各地的网点,而更为重要的是,安得利用公司的信息系统,将这些网点结成了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得之所以快速高效的反应,网络化的优势功不可没。
如果你在天山之巅的新疆有一台车,预计发运至天涯之角的海南,当新疆一有发车计划的时候,海南处便可以实现在体系里明确地看到车的型号、状态、司机的相关资料,这样,正好有海南需要发运的货物,那么司机的成本就明显下降了一半。这是任何一个没学过财务的人都会算的帐。这就是安得如何得以切实为客户降低成本的主要原因之一。
假如天有不测风云——从哈尔滨发运的货物在云南处出现了异常,如果没有网络,那估计至少需要转个三四趟飞机加火车,但安得有网络,呼叫中心统一、实时的跟踪,货物每隔一小时的在途情况,都清楚地在系统里明确体现。云南的同事马上可以看到异常,立即可以组织“救助”。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
安得就是这样炼成的:从整合型到整合资源混合型,从家电物流服务到综合的消费品物流服务,从多网点走向统一高效的网络……这些成绩,我们有目共睹,这其中的曲折,只有安得人自己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