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闪烁在河南济钢——河南济钢安装有限公司创业纪实
2008-5-27 10:5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记者张年农 特约记者李东风
河南济钢安装有限公司冶金轧辊堆焊修复 (制造)厂,于2008年元月1日建成投运,这是 “安装人”近年来相继开发出捣固焦机、苯回收设备、电缆桥架产品之后,在 “冶金文章”上精心打造的又一力作,标志着济钢安装公司在轧辊堆焊这个新的市场领域和其他重量级冶金维修 (制造)企业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由此开辟了一个全新产业领域,成为中原大地崛起的一颗 “明珠”。
河南济钢安装有限公司冶金轧辊堆焊修复 (制造)厂,投资120万元,占地一万余平方米,现代化的厂房,拥有国内先进的轧辊堆焊专机、焊接专机、PLC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埋弧焊机、焊剂烘干机、CO
2
气体保护焊机、里氏硬度计、测温仪、探伤设备等。该公司于2008年元月1日建成投运,这是 “安装人”近年来相继开发出捣固焦机、苯回收设备、电缆桥架产品之后,在“冶金文章”上精心打造的又一力作,标志着济钢安装公司在轧辊堆焊这个新的市场领域和其它重量级冶金维修 (制造)企业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由此开辟了一个全新产业领域,成为中原大地崛起的一颗 “明珠”。
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市场中找突破
无论是进入冶金设备维修(制造)市场的时间,还是与国内安装同行相比,过去一直以冶金钢结构制作安装为主的济钢安装公司,在冶金设备维修(制造)方面的实力 “先天不足”是显而易见的。
济钢安装公司经理王宣峰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在冶金钢结构制作安装领域里。 “巨鲸、大鳄、航空母舰”的安装企业不下百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不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特色中求发展,就无出路可言,而近年来,全国钢铁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产钢量已突破4亿吨。为此,每个轧钢厂都要消耗大量轧辊,而且轧辊价格昂贵,大部分轧辊都没有被重复利用。据冶金业内人士统计,我国年轧辊消耗量达120万吨,其中专业轧辊制造厂的制造量与轧钢厂自制量之比约为50:50(%),而在总轧辊耗量中,铸铁类轧辊约占20%,锻钢类轧辊占20%,其余为铸铁 (含半钢辊)轧辊,由于堆焊复合轧辊具有可多次修复的优点,如果全部使用新型堆焊复合轧辊,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约80万吨钢铁材料,也就是说,轧辊堆焊技术需求十分广阔,常说“术业有专攻”!安装公司如能在此领域有所作为,必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为此,王宣峰经理带领相关人员,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深入北京、沈阳、天津、大连、山西、山东、郑州等省市进行考察,征询客户意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可行性报告,获得集团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雷厉风行的 “安装人”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厂房建设,地面硬化、绿化,不惜重金购置尖端设备建成的轧辊堆焊厂成为安装公司有史以来的第二个分厂。
堆焊是用焊接方法在零件表面熔敷的一层具有一定耐磨性能材料的工艺过程,其目的不是为了连接零件,而是在于零件表面获得具有耐磨、耐热、耐疲劳、耐蚀等特殊的熔敷金属。据统计,在一些发达国家,机械类的易磨损零件都大量采用堆焊工艺制造和修复,每年堆焊在零件上的金属总量多达数十万吨,而且修复旧件的费用较新零件低,而使用寿命往往比新零件还长。如堆焊修复旧轧辊的费用通常仅是新轧辊的35%左右,而轧制金属量却比新轧辊提高3~5倍。其技术优势、可观的效益,将在我国轧钢企业中逐渐推广。
“安装人”在征服高峰中前进
2008年4月16日,记者来到安装公司轧辊堆焊厂参观,花园式厂房里,工人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对一台烧结机单辊破碎的转子进行堆焊修复。王宣峰经理给我们介绍说: “这台报废的转子经过我们的修复,就像古代战士穿上了铠甲,比买一台新的使用寿命还长。但不修复,这台价值30多万元的重达10余吨的转子就成一堆废铁疙瘩了。”当我们再向里边走去时,又看到一名工人正在专心致志地操作一台埋弧焊机,对流槽衬板实施堆焊,由于炼铁物料转运流槽用的都是钢板,损耗比较大,普通A3钢板一天损耗1毫米,没多少天就不行了,经过合金堆焊,寿命延长3个月至1年,为冶金企业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创造较丰厚的利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安装人掌握最佳的堆焊工艺及技术参数进行连续自动埋弧堆焊,确保了堆焊层较为平整,不出现气孔、裂纹夹渣等焊接缺陷,而且在生产应用中具有可多次修复应用的特点。
轧辊堆焊的成熟工艺技术使安装人在冶金行业内可以承揽:炼铁系统的烧结耐热挡板、衬板,高炉无料钟炉顶布料溜槽,有料钟炉顶料钟、料斗、密封带、热风阀;炼钢系统转炉出钢口、拆炉机冲头、渣盘、连铸机各种拉矫、足辊、输送辊道辊;热连连轧卷取辊、夹送辊、矫直辊、剪刀、轧道辊;中、厚板的支撑辊、矫直辊、型钢的钢质或半钢质孔型轧辊等上百种零件的堆焊技术修复。
尽管安装公司偏居济钢西一隅,但年轻的经理王宣峰在安装全行业第一个 “跳出安装发展安装”,以开先河之举,成就又好又快发展之实,六年来,让 “安装人”品尝到了一个又一个的 “胜果”!
“安装人”的“金刚钻”就是技术创新
济钢安装公司还是服务济钢主线生产钢结构件制作安装量最为繁杂、承担繁重检修任务的企业,一直从事炼铁高炉、炼钢转炉本体制作及大修、钢包、中间包、煤气管道等钢结构件制作安装,是豫西北晋东南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钢结构制造基地,2007年参与济钢钢结构制作和安装的业绩也不凡,在济钢煤气外网制作安装上充分展示了济钢安装施工的实力。
济钢煤气外网在安装施工上也是最复杂、最难的。该工程以炼铁高炉群煤气放散阀为起点,五条支线向外延伸,其中通往球团竖炉工程式支线就长达两公里,通往煤气发电厂支线长1公里,还有通往炼钢、棒材、高线三条线,可谓五龙戏珠,管网直径最大达2.24米,该网还和蒸气管、氮气管、电缆等管道盘根错节在一起,稍有不甚就会造成大事故,单就管道制作来说,吨位数达六七百吨,制作过程需要10个月,济钢要求从制作安装3个月完成工程,质量要求最优,但工程价格在国内同类项目同比要最低。这 “三最”对济钢来说是效益最大化,但对 “安装人”来讲,却是压力和考验,考验着安装施工组织管理水平和队伍的作风,考验着安装施工人员的智慧,考验着安装施工人员的勇气与毅力。
煤气外网攻克的最大焦点就是与在线运行设备管道存在着交叉过网,对接难度大,有的段节需要提前架设临时旁通管路,现场进行斜位、仰位焊接;最苦的是工人们钻进长长的直径达2.24米的管道里焊接,焊烟浓浓,就是用鼓风机吹着驱散,工人们也干不到七八分钟,就得钻出来喘口气,然后重又钻进焊,就是这样重重复复。更艰苦的是管道内连续焊接把管道里炽烤的像蒸笼一样,工人们热得汗水把衣服浸的湿透了,贴在身上,十分难受,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安装人”把工程一点一点往前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施工高峰期,所有参加安装施工的员工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更没有星期天,以三个月等于一年的时间,全身心扑在工地上,为了鼓舞员工的干劲,安装公司开展了 “保工期、保节点”、 “创新业绩、创高效益”的劳动竞赛活动,在现场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分段施工热潮。直到新管网建成与旧管网拆除
衔接时,需要和炼铁、炼
钢、轧钢、高线系统交叉
作业时,济钢给了三昼夜
时间。
2007年6月28日凌晨,
王宣峰经理双眼布满血
丝,用嘶哑的喉咙发出一
道道指令,只见一条条巨
龙身上弧光闪闪,火花四
溅,成为济钢建设市场上
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应该说,这些在施工实
践中摸索出来的新工艺、
新技术,就是“安装人”制
作安装的 “独门绝技”,也
是“安装人”抢占钢结构制
作安装市场的“金钢钻”。
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
济钢3#高炉拆除对安装公司来说也是一场硬仗,拆运量及难度实属空前,整个设备、钢结构件一律要求保护性拆除,并对所拆的1600吨构件、设备进行标记、编号,按要求进行有序堆放,高炉系统内的1500余吨耐火材料需按指定地点外运,同时还要拆除300余吨的煤气管道……
由于3#高炉所处位置周围极其狭窄,没有吊车站位,不能进行全面拆除,机械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还有20分钟左右一趟的拉铁罐的牵引车在3#高炉旁边来回穿行,使操作人员无法全面施工,而且3#高炉拆除时正值骄阳似火,加上其旁边的高炉群冒出的煤气、尘灰、炎热难耐给安装人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隐患。
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安装人”不找任何借口,工期不变,后墙不倒,“安装人”一诺千金,虽然只有80余人,但本着精锐、高效的原则,采取引导和激励相结合办法,有效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不分你我,互相补位,体现了安装人强烈的团队精神;他们现场召开分析会,优化施工方案,打破以往的先里后外的施工方案,先热风炉拆除后拆高炉,合理组织施工,降低施工成本,是“安装人”完成目标的根本保证,在施工技术管理中,组织技术人员精心编制网络进度,及时解决施工难题,确保了高炉拆除总体网络进度,多次受到济钢和业主的好评,并被业主方称为“最好的施工队伍”。
“明珠”就是这样闪耀的
正确的指导思想、准确的战略定位、清晰的发展方针,这“三味真火”烧出了安装公司红红火火的新气象,2007年仅钢结构制作,安装工程完成40余项,最大一项矿渣微粉工程设备制作安装1500余吨,最小的制作热风炉烘干装置一套2吨,累计完成3000余吨,创历史新高,生产的电缆桥架产品行销到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华能沁北电厂有限公司。
六年来,王宣峰经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敏锐的胆识,带领安装公司,从上任前的年创利润不到30万元,发展到现在年创利润100多万元,数千万元固定资产,拥有一流的生产车间,先进的生产设备,健全的管理系统,良好发展的宽广大道,这些不凡的业绩,为这位不平凡的企业管理者带来了众多荣誉,从2001年到2007年,连年被集团公司评为“劳动模范”,安装公司也被集团公司评为“先进生产单位”。
将军不下马,永在征程上。我们相信,在王宣峰经理的带领下,安装公司人将在冶金企业腾飞的东风中,乘势而上,展翅翱翔,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书写安装公司更加辉煌的篇章。愿安装公司这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原大地上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