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起来 向钢厂“叫板”
2008-5-27 10:5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舒亦欣
话语权,不仅仅是文明的进步标志,也是公平生存的合理诉求。就这么个简单理儿,如今却是钢贸流通商最闹心的事儿。
市场行情好的时候,钢材出货快,盈余也利好,流通商固然期望有更多的货从自己的窗口输出。但钢厂却不按协议给流通商发货,说现在生产不出来,实际上是在等待价格新高度,进而按新价供货,赚取更多的利润;而行情不好时候,由于出货迟缓,流通商库存盆溢钵满,而此刻,钢厂以信守协议,对流通商按时供货,甚至直接送达流通商,实际上是为了转移行情不好时的市场风险。“想要货的时候,就不给你;不想要货的时候,就塞给你。”钢厂、流通商的关系,不少的时候就这样“交恶”。
钢材流通商尽管心里愤愤不平,但胳膊毕竟拧不过大腿,任钢厂行之所欲。一钢贸老板直言:“得罪了钢厂,行情好坏都不会痛快给你供货,行情好时,让你连‘少’的钱都没得赚!”
行情不好时,市场钢材价格有时会比钢厂供货价格还要低,业内称之“价格倒挂”,风险自然就到了流通商,这一出货方案“小试牛刀”便让钢厂尝到了“市场风险转移”后,逢上利好,自己吃“大头儿”,流通商吃“小头儿”;逢上“风险年”,自己吃“小头儿”,流通商吃“大头儿”的甜头。屡试不爽后,钢厂将之由个案推向普及,最终导致业界一片哗然。但“敢怒不敢言”的钢贸商多因势单力薄,忍气吞声,接受 “宰割”。
近两年,钢贸流通领域针对钢铁生产企业“合作共赢,风险共担”的呼声渐紧,并且形成了一种要“与钢厂享平等”、“平等对话”的共识。但是,雄霸市场多年钢厂对下游企业向来趾高气扬,就没把流通商的愿望当回事儿。即使听听流通商的“意见”、“心声”,也不过是做做姿态,很少涉及核心。对数千万之众的钢贸商来说,游兵散勇,哪有实力与钢厂争锋?
在发现指指点点、四处游说难令钢厂改变态度的时候,广大钢贸商猛然惊醒,发现一根手指头儿很难产生战斗力,于是开始握拳,一个拳头还是不行,必须打组合拳,于是,“金属流通协会”、“金属材料商会”等行业组织纷纷登上历史舞台,除了上传下达政府有关行业信息和政策、协调会员单位经营管理外,还做钢贸商的代言人、向钢厂反映诉求、在产业链条上共赢成为行业组织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其中亦包括代表钢贸商同钢厂的霸王条款“抗衡”,为钢贸商谋“福祉”。
“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上演着动物世界的生死之战,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亘古不变。面对强壮彪悍的非洲狮,一只或仅几只鬣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丰盛美食被搜掠,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联合起来,在双方博弈中赢得自己的那份食物。”一钢贸商用生物进化论来阐释今天钢铁流通与钢铁生产企业的市场利益纷争,“公平不是固有的,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公平,才有话语权,才有生存的空间。所以,我们要想在利润空间极度压缩境况下生存发展,面对钢厂的霸王条款,只有一条路:联合起来,向钢厂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