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带来钢市四大回落
2008-5-29 15:4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陈克新
一般而言,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及其效应的逐步显现,将会对中国乃至世界钢材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来看,导致了钢材市场的四大回落。
首先是钢铁需求增长势头的回落。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以来中国钢材市场需求回落态势获得了进一步确立。构成消费需求的两大部分,无论是出口需求还是国内需求,都出现了增长水平的显著放缓,或者是绝对量的下降。
据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一季度累计,全国钢材出口量为1139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9.3%;钢坯出口量仅9万吨,下降95%;生铁出口量7万吨,下降70.6%。据中钢协的分析报告,一季度中国钢铁产品出口折算成粗钢,同比减少462万吨。预计全年钢材和钢坯出口总量比上年下降30%左右,不少于2000万吨,甚至更多。
在钢铁产品直接出口下降的同时,其间接出口量也在减少或者是增长水平显著回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累计,全国金属加工机床、钢铁紧固件、不锈钢厨具、餐具、金属工具、缝纫机、微波炉、电扇等耗钢产品出口量都出现了同比下降;电动机、摩托车、自行车、洗衣机、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产品出口量虽然还在增长,但多数产品出口增幅不超过5%;轴承、集装箱等出口增速较高,但也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落。
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导致大量囤积的开发商资金紧张;房价 “拐点论”的出现,推迟了许多购房行为;过高的投资价位,使得开发资金大量缩水。以上几个方面的冲击,也抑制了房地产领域的钢材消费。有关资料显示,进入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楼盘买卖出现浓厚的观望气氛,投机买房和投资买房显著萎缩,自住买房也被推迟。受其影响,开发商减慢了施工进度。据有关资料,2007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长30.2%,但商品房竣工面积仅增长4.3%,处于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今年一季度的情况也相差不多。有关专家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开发商减缓施工进度,拖延竣工时间。它反映了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观望态势。房地产行业已经感受到资金紧张。
其次是产量增长势头的回落。中国钢材需求增幅的回落,不可避免地会对钢铁生产产生重大影响。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粗钢产量12494万吨,仅比去年同期增长8.6%,增幅回落了近14个百分点。如果按照前3个月的平均产量计算,预计全年粗钢产量约为49976万吨,只比上年增长2%左右。即使将今后的产量增加因素考虑进去,2008年全国粗钢产量增幅也将在10%以内,大大低于上年增长水平。
再次是冶炼炉料增长势头的回落。随着中国粗钢产量增长水平的大幅回落,中国钢铁冶炼原料需求力度亦将减弱,这对于多年来强劲上涨的铁矿石、焦炭、废钢行情,无疑会产生一定的抑制。
商务部的监测系统数据表明,由于前期国内铁矿石现货价格涨幅较大,铁矿开采利润增加,带动铁矿石资源供给较快增长,同时需求增长趋于平缓,国内供求关系趋向宽松,自今年2月底以来,国内铁矿石价格连续震荡回落。据监测,4月份国内铁矿石平均价格为每吨1487.5元,较3月份下跌4.95%。国内产量较大的河北省唐山地区,4月份铁精粉(品位66%)出厂价格约为每吨1480元,较3月份每吨下跌97元。
最后是钢材价格上涨势头回落。进入2008年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国钢材价格继续强劲上涨。据测算,到今年3月末,全国30个主要城市5大品种的钢材平均价格为每吨5642元,比去年同期上涨41.8%,绝对吨价提高了1662元,远远超出了所增加的成本费用,溢价泡沫随之显现。随着年内钢材需求增幅的回落,尤其是出口降幅的扩大,新增产能的释放,国内钢铁钢材价格的上涨势头得到遏制,呈现高位回落局面。
据测算,3月份中国钢材出口平均吨价为884美元,比去年同期提高40.3%;钢坯出口平均价格为530美元,提高29%。从绝对值来看,3月份中国出口钢坯同比每吨多卖了119美元,出口钢材每吨多卖了254美元。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全国钢材出口量同比下降22.6%,但出口金额却增长了8.6%,在出口量降幅扩大的同时,出口金额增幅却进一步提高,继续显示减量增收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