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8-5-31 12:4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中共崇左市委副书记 王昆芳:抓好中心城市建设是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崇左市建市近5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一年起步,二年打基础,三年初见成效,六年见新城”的城建工作思路,狠抓中心城市建设和管理,在实现了“三年初见成效”的基础上,正向“六年见新城”目标迈进,中心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在建城建项目进展缓慢,资金缺口较大;对征地农民的安置工作有待加强,违章建房现象比较严重;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五乱”现象有所反弹;市区绿化亮化及左江沿岸景观规划建设工作滞后等。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一是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二是加快完善城南新区功能。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市基础设施框架。着力打造精品房地产楼群。三是稳步推进旧城区改造。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对道路进行改造,解决交通瓶颈;解决群众建房难问题,加大违章建筑的整治力度。四是抓好中心城市绿化亮化工作。加快崇左“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步伐,实施绿化工程;加大对旧城区的改造力度,确保达到广西园林城市标准的要求。五是想方设法提升城市人气。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通过发展高等教育来聚拢人气,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六是抓好左江沿岸景观规划管理建设。编制左江防洪堤专项规划和沿岸景观规划,加强左江河岸综合整治和建设力度。七是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建立遏制“五乱”现象的长效机制,开展城市综合管理整治。八是做好拆迁安置工作。依法进行征地拆迁补偿,加快永久安置点的建设力度,尽快制定城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方案。九是积极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将分散在各单位的政府资源重新整合;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合作。十是积极引进城市建设与管理优秀人。
中共崇左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卢阳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近年来,崇左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涌现出江州区果怕新村、扶绥县江西岸新村、龙州县农顿屯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典型。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认识存在偏差、规划工作滞后、环境卫生较差、缺乏村民自治、资金投入不足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可作如下考虑:
一是大力培养村民的自治理念,突出农民在新农村村屯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的同时,还要做好宣传发动和引导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任务、要求、措施等写进村规民约,达到村民自治目的。
二是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切实把新农村村屯建设纳入科学的管理轨道。对未完成规划的村屯,暂缓审批公共设施建设和农民建房等相关手续;针对农民收入不高、不具备易地整村搬迁或统一推倒旧房新建的现实情况,制订规划要重点放在旧村改造上。
三是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注意保持新农村村屯建设的多样性。新村规划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对条件较好的村屯,村庄规划建设应当高起点;对条件差的村屯,应优先突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规划建设;对生态资源好、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村屯,可以选择生态型、农庄型模式。
四是坚持示范带动的做法,循序渐进地推进新农村村屯建设。坚持示范带动,从基础条件较好、干部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屯入手,逐步扩展到其他村屯。从资金筹措比较容易的项目入手,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质量。
五是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切实改变农村的卫生习惯。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综合整治行动,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防止新农村建设有新村无新貌现象出现。
中共崇左市委常委、副市长 蒋连生:重大项目建设是推进工业化的有效载体。对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培植新的财源、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重要作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进一步依托资源产业优势,谋划一批具有战略支撑意义的重大项目。围绕“一区两园三基地”建设,不断谋划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优、辐射能力强的重大项目。二是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方法,不断提高重大项目招商引资成功率。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要选准招商引资主攻方向,重点放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东盟、欧美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要落实责任考核机制。三是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强力推进重大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发挥效益。要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建设责任机制、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机制、重大项目建设督促检查机制、重大项目建设考核奖惩机制等。要增加前期经费的投入,确保前期工作和前期研究充分扎实。四是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重大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严格管理重大项目,从立项(备案)、审批、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加强对项目监督管理,建立程序科学、投向合理、运作规范、监管严格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有效防堵各种漏洞。五是进一步整合园区资源,努力构筑重大项目建设良好平台。重点抓好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水、电、路、气、污水处理、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六是进一步探索各种融资方式,多渠道解决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紧缺问题。七是进一步节约集约用地,切实解决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紧张的瓶颈问题。
中共崇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 冯学军: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使之成为重要的优势产业,是推进崇左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此,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提高认识,做大边关旅游产业。各有关部门要提高对旅游产业重要性的认识,从旅游建设用地、银行贷款、吸引旅游人才、吸纳民营资本和外商投资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给予政策性的扶持,扩大旅游企业规模,从根本上改善旅游企业“小、散、弱”的状况,使旅游产业实力进一步壮大,发展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是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切实解决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要成立高规格的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解决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将旅游局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实行旅游资源和景区景点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整合、统一调配;在旅游资源开发的经营模式上,实行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即“三权分离”改革。
三是整合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建设“五大景区”。要整合左江流域旅游资源,建设左江旅游大景区;以德天跨国大瀑布景点为龙头,建设德天跨国瀑布大景区;以友谊关景点为依托,建设凭祥友谊关历史人文景观大景区;以龙州红八军军部旧址景点为中心,建设边关红色旅游大景区;将崇左石景林、斜塔、太平古城、左江市区河段整合起来,建设崇左中心城市旅游大景区。
四是策划好旅游线路,加大崇左旅游的整体宣传促销力度,提升边关旅游知名度。以“中越边关探秘游”线路为领头品牌,整合策划好适合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游客的旅游线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效应。
五是加大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和挖掘边关文化旅游资源的力度,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丰富边关旅游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崇左边关历史文化、壮乡民俗风情、天琴民俗等等,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
此外,还要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全面提高旅游人才整体素质。
中共崇左市委常委、副市长 王铁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扩大与东盟特别是越南的合作,形成开放开发的热潮,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在建设中国—东盟凭祥物流园方面。打造一个有形的物流交易市场(中心);打造一个科技产品展示交易中心;打造一个国家级物流技术研发与实训基地(中心);尽快协调解决越南车辆进入物流园。
在建设崇左国际物流园方面。强化崇左市物流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全市物流发展问题和定位,统一制定全市规划;构建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高运输能力;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创新崇左市国际物流园管理模式;做好崇左(东盟)国际物流园工业产业和物流专业市场的定位。
在建设锰加工基地方面。加强与大企业大公司的合作,培育产业带动龙头;努力提高产业的资源保障度,增强资源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和配套关系;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强银企合作,加快锰产业做大步伐;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宣传,打响中国绿色锰都这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