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价格上涨效应已传导至造船行业,对此—协呼吁建立行业协调机制
2008-5-7 11:0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讯 (记者刘永志)因钢材涨价,每艘船将增加800多万元成本。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表示,钢材的涨价对船舶行业的影响非常大,应该协调相关行业之间的关系。如果不能及时的加强行业间的联系,用钢成本的增加足以削弱我国船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减少船企的经济效益,而且很可能影响到船厂的船型开发和工艺研究能力的提高。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呼吁,希望能组织有关单位协调钢材涨价问题,统筹考虑造船企业、钢铁企业的利益,确定合理的钢材价格,支持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与其说这是在模仿韩国,不如说这只是船协希望尽快解决眼下造船成本上升问题的急切表现。
业界普遍将2008年和2009年看作是中国船舶行业订单释放的重要阶段,今明两年对中国能否成为世界造船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钢材价格较低之时所承接的订单如今面临着成本高涨带来的压力。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报告显示,2007年底船用钢材价格较年初上涨了30%左右后,又在这一基础上每吨上涨了1000元。进入2008年,船用钢材再涨约10%,船板市场受南方雪灾的影响,出现阶段性缺货。预计到今年第二季度,船用钢材价格很可能每吨上升至5000~8000元。
在此形势下,已签订单的利润预期随之不断下降。国际船市传来的消息令造船业的外部环境更为恶劣。去年年底,国际航运指数直线下跌,2008年虽有所上升,但仍处于波动阶段,致使不少船东开始驻足观望。这无疑将增加我国船企同船东按照新钢价修改原订单的难度。在船用钢材处于卖方市场,而船市的卖方市场优势不太明朗的局面下,我国船企可谓处于内忧外患、腹背受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