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碰壁纺企刺国内同行“回马枪”
2008-5-9 11:0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管遭遇订单逐步减少、海外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扬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率先“走出去”的中国纺织企业经营碰上寒冬,但是,这一挫折并不能阻止有实力的纺织服装企业迈出扩张的步伐。种种迹象表明,在从海外工厂收兵之后,收购国内经营不善的同行已成为规模纺企的下一步棋子。6日,正在上海进行上市路演的江苏金飞达服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进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上市融资扩大生产线之外,收购中小纺织企业已经是金飞达下一步的明确规划。
海外镀金规模纺企急欲拓展投资渠道
“在经营7年之后,之所以要毅然转让柬埔寨的工厂,是因为当地的财务政策不透明。随着美国纺织配额的取消,境外设厂的主要优势已经不复存在。”王进飞在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用海外工厂规避贸易壁垒已经不再是纺织服装企业的“明智之举”。在他的眼中,纺织服装是受政策影响极端敏感的行业,如果不随着市场谋变,将直接面临市场的淘汰。
“从另一角度讲,近来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王进飞表示。据了解,除了上市融资扩大生产线之外,收购中小纺织企业已经是金飞达下一步的明确规划。
生存堪忧中小纺企被“招安”已成大势
一边是磨刀霍霍、资金充裕的“海归”纺企,而另一边则是不堪重负的靠订单过活的中小纺企。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纺织行业成本不断上升,一些中小型纺织企业生产经营开始陷入困境。在多重压力之下,中小纺织企业已经走到了分化的十字路口,不及时调整就被淘汰的可能无处不在。有业内分析人士预测,今年将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中小纺织企业面临倒闭。
已经三个月没有接到订单的浙江一纺织企业业务经理向本报记者介绍,某大型纺企正在与他们进行并购洽谈,如果成功,他们就将为其提供产品生产服务,从而获得生存空间。“中小企业的优点是生产量不大,产品结构调整灵活,而且没有复杂的债务纠纷。”
而在王进飞看来,没有充分定价权的中小纺企,大多只能被“招安”,从而依靠与大中型企业结成合作联盟关系,来谋求生存的空间。
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越来越多的纺企退出市场,也有实力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大,而这也是宏观调控政策愿意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