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深圳:高扬特区旗帜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

2008-6-12 12:2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潮起南方,深圳先行。
  
  上周五,深圳市委四届十次全会闭幕,审议通过了《关于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高扬“一面旗帜”,瞄准“一个目标”,坚持“两个面向”,实施“九大重点突破”。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深圳做出新的承诺。
  
  这是一个重大决策。全会指明了特区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方向,直指一些制度性羁绊,体现了中央和省委对深圳提出的新使命,是深圳大胆解放思想的新结晶。
  
  这是一轮深层突破。全会为特区如何“特”下去画出“路线图”,直面难点提出一系列创新性思路和措施,扛起了深圳继续担当开路先锋的大旗,是深圳新一轮跨越发展的主动力。
  
  这是一项艰巨任务。全会触碰到一些改革深水区的利益桎梏,必然面临各种阻力,需要全市干部群众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敢为人先,扎实推进,力挑新一轮改革重担。
  
  福田区:“三个力推”争当先锋城区
  
  特殊的区位意味着特别的责任。
  
  福田区委书记、区长李平表示,福田是深圳中心城区,必须先行先试、先有作为,要全面贯彻,逐条对照,系统推进,通过“三个力推”,争当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先锋城区。
  
  福田区委区政府把力推思想大解放放在首位,将其作为引领全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引擎”。要求认真领会刘玉浦书记强调的“六个必须”和“五点要求”的深刻内涵,迅速在全区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的新高潮。首先,强化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其次,扩展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另外,还要提高创新本领和攻坚能力。对前一阶段解放思想调研中形成的好思路、好对策进行梳理和提升,切实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
  
  力推产业高端发展,实现发展模式真转真变,是福田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先锋城区的“发动机”之一。李平表示,全区要遵循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规律,突出高端、强化高端,奋力冲刺“制高点”。
  
  一条条具体思路竞争上游,一项项具体举措剑指高端:
  
  完善“1+3”经济结构。着力做强做大总部经济,把福田建设成为全市乃至珠三角地区最为集中、最具规模、最有影响力的总部集聚基地;强势推动自主创新型城区建设,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累“八大类”高端服务业的先发优势;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高端产业集群发展。扎实做好“中国·华强北电子市场价格指数”、“中国南方手机检测中心”的后续工作,带动信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环CBD高端产业带”,建设福田“永久牌”税仓;推动城中村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深港合作寻求发展新机遇。加强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沟通合作,重点吸引更多的香港金融机构营运总部和后台部门落户福田,把金地工业区改造建设为“深港合作创新园区”,积极主动为河套地区开发提供功能性配套服务。
  
  力推社会管理创新,建设法治文明首善之区,是福田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先锋城区的另一台“发动机”。李平强调,建设法治文明首善之区,是福田创新社会管理的光荣使命。全区要积极探索和谐社会的形成机理,以法治文明为重点,着力抓好“五个环节”:
  
  努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切实加强党委对人大、政协的领导,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力行依法行政,发展党内民主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确保辖区社会稳定安全。推进“法治信访”,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销号制、销号复查制、责任固化制“三项铁制”;实现民生福利常态增长。坚持把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用于民生福利领域,提高均等化服务质量;有序实施城市更新战略。以岗厦河园片区改造为重点,加快“四旧”改造步伐,形成“两个集群、一个链接”,即:以CBD为主体的楼宇经济、以“环CBD高端产业带”为主体的园区经济“两个产业集群”有机结合,并与居民住宅功能的新型文明社区、提供廉租屋功能的新型城中村有机链接;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生态城区”建设,实施最严厉的环保措施,加快推进红树林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启动街道综合执法“七到位一满意”机制。
  
  罗湖区:加快城市再造建设核心城区
  
  作为深圳未来发展的主中心之一,罗湖在新一轮改革创新的征程中,同样思路清晰,举措扎实。
  
  罗湖区委区政府提出,将把《若干意见》作为新的动力,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与罗湖的“四旧”改造结合起来,以环境再造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全面推进现代化核心城区建设。
  
  按照市委书记刘玉浦、市长许宗衡年初在罗湖调研时的指示精神,罗湖区已经出台了关于打好开放、精品、高端、平安“四张牌”,全面推进“四旧”改造,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勇当尖兵,建设现代化核心城区的实施意见。为了打好“平安牌”,加强城市管理,特别对是城中村、老旧住宅和人口实行科学化管理,罗湖区又出台了《关于全面实行出租屋统一招租集中管理的实施意见》,目前进展情况良好。
  
  罗湖区委书记刘学强、区长鲁毅说,作为基层党委和政府,罗湖将在深刻领会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的精神的基础上,用力落实。《若干意见》提出的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路径清晰。因此,罗湖将在九大突破方面结合辖区实际,一项一项地仔细研究,让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尽快在罗湖变成现实,包括抓好产业建设,抓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如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基层党支部的选举工作等。
  
  目前,罗湖区委区政府正制定具体的实施纲要,尤其是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与文明城市复检工作结合起来,与当前的抗震救灾工作结合起来,与解放思想学习讨论结合起来。
  
  “在落实好市委全会精神方面,罗湖不能按部就班,而是要只争朝夕,继续勇当尖兵,不负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再立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潮头。”刘学强、鲁毅对全区上下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
  
  南山区:“两大突破”争创先进城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曾经诞生了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精神标志的南山,其肌体上永远镌刻着两个字:“实干”。
  
  南山区委书记叶民辉、区长刘庆生表示,区委区政府将贯彻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精神,一条条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继续以特别的思想解放、特别的进取精神、特别的危机意识、特别的突破成果、特别的民生方略,为建设和谐南山创新南山效益南山再添动力,争创建设社会主义特色示范市的先进城区。
  
  一个个突破口,成为攻坚的对象:
  
  首先,突破体制障碍,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据了解,在南山区17个思想大解放调研课题中,排在前列的就是“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全面理顺街道、社区运行管理体制”。为此,南山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进一步理顺区、街道、社区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和社会民生领域。
  
  其次,突破结构性障碍,全面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将自主创新从科技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上升为城区发展的主导战略,努力把南山建设成为创新环境最适宜、创新人才最集中、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突出的自主创新先锋城区。而旧城旧村的改造、旧工业区的改造,不仅能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也能促进人口环境的优化。
  
  南山区委、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紧扣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两大主题”,着力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精细化管理、基层基础和民计民生“四大抓手”,全面推进精神文明、维稳体系和人才高地等“四大建设”,实施“两轮两翼”产业发展战略和“三点一线一中心”商贸业战略。
  
  继续抓好基层基础推进和谐社区工作,丰富和谐社区建设的内涵。大力开展以和谐企业、和谐园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为主题的创建活动,继续推进“十百千万行动”,强化社区“五支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社会化、职业化等。同时,抓好民计民生,集中力量多办几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得到实惠的好事。
  
  盐田区:“四个打造”建设旅游物流强区
  
  聚沙成塔,汇流成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目标既定,重在行动。
  
  昨天,盐田区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对照《若干意见》,结合区情实际,制定了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一步提高民生净福利水平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意见。
  
  盐田区委书记陈治华、区长袁宝成表示,盐田区要以落实“四个打造”为重点,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建设旅游强区、物流强区、宜居城区和平安和谐城区,目前已交有关部门加紧细化和修改,本周内完成修改并正式推出。
  
  “四个打造”,是盐田科学前行的指路牌,也是跨越发展的动力源。
  
  充分研究论证未来五年深圳加大东部开发力度对盐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巩固和提升盐田在东部旅游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全面提升“黄金海岸、蓝色盐田”品牌效应。
  
  牢固树立“以港兴区”理念,进一步强化服务港口的意识,积极推动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尽可能在盐田港区设立自由贸易港,促进物流产业链的整合和延伸,推动港口主业和配套服务业协调发展,实现港区各物流企业网络一体化和信息共享,积极协助盐田国际增加东南亚航线,开发内陆航线,拓展海铁联运业务。
  
  继续开展“三个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国家生态区”创建成果,高标准、高起点实施沙头角中心区(中轴线)、盐田墟镇、大梅沙和小梅沙等四个片区的整体规划建设,进一步提高民生净福利水平,把盐田建设成为诗意栖居和快乐创业的首选地之一。
  
  宝安区:突破难点建设优美现代化城区
  
  作为制造业基地,宝安在深圳经济版图中块头大,后劲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号角,更加激发了宝安全区改革创新、再创辉煌的斗志。
  
  宝安区委区政府强调,贯彻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精神,抓好《若干意见》的落实,首先要继续解放思想,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解放思想作为工作常态,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勇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
  
  “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推进新一轮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经济发展、行政管理、国有企业运营监管、公共服务管理、基层民主、反腐倡廉、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宝安区委书记周林祥、区长李文龙态度明确。
  
  思路决定出路,行动重在细节: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宝安区提出,在巩固工业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和优势传统产业总部经济等。进一步做好为企业服务工作,积极引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自主创新型企业,大力培育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有序转移低附加值生产环节。加快宝安中心区和深圳机场、大铲湾港区“两港”建设,大力发展临空临港经济,完善物流产业链。
  
  加快推进优美宝安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宝安区提出,要按照《若干意见》关于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要求,按照刘玉浦书记在宝安调研时提出“建设优美现代化城区”的要求,扎实推进优美宝安建设,科学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抓好宝安中心区建设和福永、民治、观澜、松岗等“窗口”、“门户”街道的环境整治,加快推进“一街道一特色商业街一景观路”建设,实施宝安大道、107国道、广深高速等主要道路沿线的绿化美化工程。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和谐宝安建设。宝安区提出,要把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着力抓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农转居”居民创业就业、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同富裕工程、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让群众享受更多社会公共服务。
  
  龙岗区:十个方面探索勇当“工兵”
  
  大运新城、大鹏半岛、大工业区……,这些“大”字背后,对应的是“文明”、“生态”、“环保”、“高端”等字眼。
  
  在深圳新一轮跨越式科学发展中,龙岗承载着太多的梦想,当然也面临着一些转型中的问题,遇到了城市化中的难题。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给龙岗干部群众吹去了一股敢破难点、奋勇争先的新风。
  
  龙岗区委书记余伟良、区长张备表示,当前,龙岗正迎来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特区内外一体化、深港合作三大历史性机遇,全区必须进一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承担更重大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据悉,前一阶段,龙岗区根据市里《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结合18个调研课题成果,提出了龙岗践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总体目标和思路,包括积极融入深港合作和区域合作、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区功能和品质、提高城市和社会管理水平、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区等10个方面的措施。接下来,将继续修改、补充和完善。
  
  以市委全会精神为动力,龙岗区进行了全面部署:
  
  经济工作方面。重点抓好一批产业项目的落实,包括金融产业服务基地、下沙片区开发、坝光精细化工基地建设等等;结合产业发展、城市更新,全力推进旧改工作。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如地铁三号线、体育新城等。
  
  社会建设方面:全力抓好社会稳定,近期重点推进物业管理进社区和信息平台建设。要以“大综管”为平台,大力推进“扫雷”行动、三项整治、安全生产等。
  
  文明城市迎检方面。增强责任意识,打好主动战;增强团结协作意识,打好配合战;增强使命意识,打好攻坚战;增强长抓不懈意识,打好持久战。抓住契机,进一步提升龙岗的城市文明程度。
  
  对口支援方面:要充满感情地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广大干部群众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上来,满怀热情地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重建美好家园。
  
  光明新区:高标准建设争做“试验田”
  
  作为深圳最年轻、面积最小的行政区,光明新区本身就是深圳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产物。因此,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为年轻,没有包袱,充满闯劲;因为不大,易于管理,转身轻盈。
  
  “贯彻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精神,光明新区将始终围绕‘绿色新城、创业新城、和谐新城’的发展定位,在产业发展、行政体制机制创新、绿色城市建设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高标准、高起点加快新区建设,争做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试验田’、‘探索者’和‘排头兵’。”光明新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田夫充满自信。
  
  一项项具体举措,正铺就科学发展的光明大道:
  
  坚持产业第一,打造深圳新时期重要经济增长极。始终坚持走国际化、高端化、集聚化的道路,注重招商选资的质量,重点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具有国际水准的大项目、大企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建设IT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六大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加快城市建设,树立深圳城市发展新标杆。要重点打造以循环经济、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绿色产业”,以人为本的“绿色交通”,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以和谐为主题的“绿色社区”,强调动静分离、合理规划的“绿色空间”,以及良性循环的绿色生态系统,更有活力的绿色城市形象,争当深圳建设“绿色之都”的先行者。
  
  创新体制机制,探索行政管理新模式。按照“大部门、大综合”制的要求,学习借鉴香港、新加坡等世界先进城市的成功管理经验,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构建符合新区发展实际的现代城市管理模式,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
  
  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
  
  30年前,深圳肩负重托担当改革开放的“试验田”;30年后,深圳勇挑重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不同的目标,相同的使命:改革开放创新,不是一个既成事物和现在完成时态,而永远是将来时,必须高扬特区这面旗帜!
  
  深圳在路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