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重点企业:未来三年对应届毕业生需求大
2008-6-15 14:4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为充分了解大连市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实际需要,掌握重点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客观分析和有效解决当前全市经济建设领域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去年10月份以来,大连市人事局在大连大学等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对大连市29家重点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出炉有关情况报告结果。
本次受调企业既有装备制造、能源电力、石油化工、冶金、IT、生物制药、海洋捕捞等生产性行业,也有批发零售、房地产开发、金融、交通运输、物流等服务性行业。从反映注册资金的19家企业看,除一家企业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外,其余均在7000万元以上,其中注册资金1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有7家。从反映员工规模的26家企业看,100—1000人的企业有10家,占38.46%;1000人—5000人的中等规模企业有9家,占34.62%;50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有7家,占26.93%。
参与本次调查的企业员工共有1047人。从分类情况看,男性为720人,占68.8%。女性为327人,占31.2%;30岁以下员工有561人,占53.6%;30—40岁员工有310人,占29.6%;40—50岁员工有132人,占12.6%;50岁以上员工有44人,占4.2%;受调员工中经营管理人员226人,占21.6%;专业技术人员323人,占30.9%;技术工人274人,占26.1%;刚就业大学生224人,占21.4%。
大连市人事局围绕企业四种不同类型员工的自身特点,在调查问卷中共设计了11个问题,涉及企业员工求职实际需要、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人才政策和人才就业、创业环境等方面。根据各类员工的填答结果,结合企业人力资源部填答的《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表》和《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问卷》内容,对个别问题又从员工类型、行业类型、企业规模等方面进行了分类调查与分析。综合以上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企业现有员工队伍结构比较合理
在回收的有效调查表中,19家企业填报了现有员工的信息。据统计,19家受调企业现有员工60377人,其中,经营管理人员占16.2%,专业技术人员占21.2%,技术工人占62.6%。可见,重点企业中员工主体是技术工人。从性别结构看,男、女员工比例为2.9:1,说明重点企业中男员工居多,这与受调企业大多是生产性企业有关。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员工占34.3%,31—50岁员工占54.6%,51岁以上员工占11.1%。中青年员工占企业员工总量近90%,说明重点企业的员工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特别是部分重点企业经过改革重组后,员工年龄结构更趋年轻化。从员工学历结构看,专科以下学历占60.3%,专科及以上学历占39.7%。从大连市人事局2004年对民营企业的抽样调查结果看,专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受调企业员工总数的23.4%。另据统计测算,大连市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从业人口的比例在20%左右。由此看来,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重点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相对较高。
员工对企业用人环境的满意度普遍较高
从员工对工作岗位的满意度调查看,选择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员工占到68%。选择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员工仅占7%。表明目前这些重点企业用人环境总体是良好的,这对于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是有利因素。从不同类型员工对此问题的回答情况看,经营管理人员满意度最高,选择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重达81%。其次为技术工人。再次是刚就业的大学生。另外,63%的受调人员认为企业中多数人精神状态好,工作积极性高。这充分说明大多数企业员工对周围同事,包括对自身的工作态度是满意的,是认可的。这是企业形成良好用人环境的重要基础。
未来三年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大
从19家受调企业未来三年人才需求信息统计数据看,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总量为16660人,其中,经营管理人员621人,专业技术人员4848人,技术工人4887人,应届毕业生6304人。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数量占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需求量总和的60.9%。说明应届毕业生是企业未来吸纳人才的主要对象。
高端人才是企业目前最紧缺的人才
根据调查,目前企业最紧缺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高级研发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占紧缺人才总需求的92.8%,其中,高级技术工人占紧缺人才总需求的比重最大,占37.36%。只有2.2%的受调企业把大中专毕业生作为紧缺人才。这说明随着大连市重大项目的推进和重点企业的发展,高端人才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是项目顺利实施和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校园招聘和参加人才交流活动是企业引进人才的主方式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企业在引进人才的主要方式上,选择校园招聘的占33.76%,选择参加人才交流活动的占31.2%,选择通过专业网站或登报招聘的占19.23%,选择个人自荐或推荐的占6.84%,选择委托猎头公司推荐的占5.98%。说明目前重点企业引进人才更看重校园招聘和参加人才交流活动的方式。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经调查,大型企业招聘员工采取自主招聘和校园招聘的方式较多,而小型企业吸纳员工则采取网上招聘或媒体招聘的方式较多。此外,生产性行业企业选择自主招聘和校园招聘的方式选聘员工的比重较大,服务性行业企业则选择人才市场和网络或媒体渠道招聘的比重较大。
人才供求信息渠道不畅通和大连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构成了企业招聘人才的主要困难
根据"企业在招聘人才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一项调查结果看到,企业目前招聘人才面临的主要困难,按照受调企业选择比重多少依次为:人才供求信息渠道不畅通,符合单位需要的人才难找,占31.25%;大连整体薪酬待遇、生活成本、创业环境对高端人才缺乏吸引力,占25%;本地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较少,占22.6%;企业无法满足高层次人才要求的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等方面要求,占16.35%。以上结果说明目前人才供求信息渠道不畅通以及大连对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使得企业较难招聘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这也是今后解决企业招聘人才主要困难的着力点。
企业员工求职择业的渠道呈现多样性 但选择人才市场实现就业的居首位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员工到人才市场应聘实现就业的人数最多,占受调人员的27%。其次是通过猎头公司推荐或本企业直接选聘的,占受调人员的21%。通过参加网上或媒体招聘与个人自荐或友人推荐的比例大体一致,均占受调人员的18%。以上结果充分说明了当前人才流动渠道呈现多样性特点,这为各类人才就业和转换工作岗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表明人才市场是多数企业员工求职择业的主要渠道。
发展机会和薪酬待遇是各类人才到企业工作最看重的因素
在接受"到企业工作最看重的因素"调查中,31%的受调人员选择了发展机会,选择薪酬福利待遇的占受调员工的20%。选择企业品牌、稳定就业、企业工作环境、领导魅力的分别占受调员工的16%、15%、13%和3%。30岁以下员工更看重发展机会,尤其刚就业大学生选择的比重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型员工。30岁及以上员工更看重薪酬福利,技术工人尤为突出。以上结果反映出发展机会和薪酬待遇成为各类人才选择企业的主动力。同时,说明年轻员工更看重个人的发展,更加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通过在目前企业的实践锻炼,为将来拥有更好的就业岗位做好准备。而年龄稍大的员工和技术工人更注重生活的稳定和质量。因此,在就业或转换工作岗位时,对薪酬福利看得比较重。
经验缺乏和供求信息不对称成为人才求职的主要障碍
在"您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一项调查中,选择缺乏实践工作经历的最多,占30%的比例。这一结果与受调人员中30岁以下刚就业大学生居多有直接关系。22%的受调人员认为求职过程中的困难在于信息不对称、无法了解企业用人需求。还有20%的人员认为所学专业市场竞争激烈或需求岗位较少是导致求职困难的主要原因。选择毕业院校名气不够大、缺乏求职技巧、年龄、性别、形象等因素影响的比例分别为10%、9%和4%。以上结果主要反映了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市场上人才供求信息发布的范围、数量不足,使得求职人才不了解或较少掌握企业人才需求信息,是导致人才求职困难的主要原因。
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是大连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61%的受调人员认为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是大连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选择发展空间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作为主要因素的分别占14%、11%。而选择城市管理水平、城市包容度和生活成本等的人员寥寥。说明大连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仍然是各类人才选择大连作为就业地的最主要原因,而逐步上升的发展空间和综合经济实力也日渐成为人才选择大连就业的重要因素。
大连市人才政策对企业员工的影响力不强
在大连市人才政策对企业员工影响的调查中,有6%的受调人员选择"很大",选择"较大"的有26%,选择"一般"的占34%,选择"较小"和"没有"的占16%,还有11%的人员选择了"不了解政策"。以上结果说明,近年来大连市出台的人才政策从总体看,对企业员工的影响力不高。应该看到,大连市对于本地人才的培养以及留住人才等方面的政策相对较少,这也是人才政策对人才产生一般影响或没有作用的主要原因。另外还应看到,大连市人才政策在调整完善、加大宣传等方面还须做更多的努力,这也是改善大连市人才就业、创业环境的必然要求。
企业员工对大连市人才就业、创业环境的满意度不高
在对人才就业、创业环境满意度调查中,受调人员选择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46%,选择一般的占42%。认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有12%,说明大连市人才就业、创业环境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一项调查中,32.26%的受调企业认为是薪酬待遇低,29.57%的企业认为发展空间小。以上这些原因都与大连市人才就业、创业环境不佳有直接关系。再如,在对政府如何采取措施,引导企业加强人才工作的调查中,47%的受调人员认为首先应提高整体薪酬水平,增强大连对人才的吸引力。28%的人员选择加大财政投入,解决人才住房等困难。以上说明大连市在人才就业、创业环境与国内地理环境相似城市比较,优势并不十分明显,造成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此外应该看到,近年来大连市房价的过快增长,使来大连工作的人才生活成本提高。住房问题已经成为人才在连工作创业关注的热点问题,有效解决人才的住房问题,将有利于人才安心在大连工作或创业。(张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