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空港资讯

枢纽重庆 坐拥三江沟通五湖四海

2008-6-18 13:08:00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5·12”当天,飞往成都的飞机迫降重庆;来自贵州、湖南、广东的救灾车队由重庆入川;来自湖北的救灾物资由长江航道经重庆入川……汶川大地震,重庆成了四川抢震救灾的大后方,也成为灾区伤员、救灾物资出入的生命通道。
  市交委副主任滕宏伟昨天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重庆坐拥“三江”(长江、嘉陵江、乌江),又处于西部的中间位置,在交通地位上“内引外连”,优势独具。直辖11年来,我市交通建设成就卓越,事实证明,重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正在凸现。“枢纽重庆”建成后,我市将成为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的首选通道。
  高速路
  机场水运
  冲刺“8小时周边”
  滕宏伟昨天向记者首次披露了“8小时重庆”的由来。2000年的一天,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的贺国强来到市交委。听取汇报时,他扭住“所有区县当日抵达主城”刨根问底:“当日是24小时、12小时、还是8小时?”“8小时重庆”应运而生。一场针对地方公路的建设会战拉开。2004年,“8小时重庆”目标提前实现。
  滕宏伟说,至去年底,我市已基本建成了内环高速公路、重庆至成都、重庆至贵州、重庆至武胜、重庆至邻水、重庆至宜昌、重庆至遂宁的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连通区县26个。
  今年,外环西南段、石忠、云万高速将相继通车。到2010年,我市将基本建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骨架,实现交通“西部领先”。滕宏伟说,我市高速公路的远期规划是2020年建成“三环十射三联线”高速公路网,对外高速通道也将由2010年的10个增加到19个。本届政府任期内目标是基本实现“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省会)”。
  机场
  迈向国内大型枢纽
  为建成航空枢纽,我市规划了“一大三小”四个机场。万州机场、黔江机场即将建成投运,库区旅游机场也在规划中。而江北机场,直辖11年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根据民航总局和重庆市的联合批复,江北机场已定位为国内大型枢纽机场,近期按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远期按满足2040年旅客吞吐量7000万人次进行规划控制。终端规划控制发展用地达36平方公里,规划了4条平行跑道和东西两个航站区,总体格局为“南客北货”,外围交通为“三横四纵”。
  水运
  重点打造的“水上高速”
  滕宏伟说,近两年,我市水上货运中转量大幅攀升,占据绝对地位。水运建设投入逐年增长,今年已达到35亿元,今后还会逐年增加。目前寸滩港一期已建成,二期建设进入尾声,三期建设即将展开。奉节、巫山等一批旅游码头已建成,合川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大渡口茄子溪码头、九龙坡黄天物流枢纽码头等正在建设中,标箱规划年吞吐量都逾百万。
  按初步规划:至2020年,我市将建成以长江、嘉陵江、乌江“一干两支”高等级航道为骨架,主城、万州、涪陵“三枢纽”港区为中心,航道网络畅通,港口布局合理,船舶技术先进,支持保障体系完善,与其他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内河航运体系,基本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铁路
  建中国第五大铁路枢纽
  根据国家铁道部计划司对《重庆铁路枢纽规划方案》的审查,重庆市将建设成为继北京、广州等城市之后的中国第五大铁路枢纽。重庆铁路枢纽将以“客内货外”的布局原则,明确了兴隆场为枢纽内主要编组站、团结村为主要货运站的布点,确定了铁路客运“重庆北、新重庆、重庆”的三点格局。
  其中,期待已久的兰渝(兰州-重庆)、渝黔(重庆-贵阳)、渝利(重庆-湖北利川)、南涪(南川-涪陵)四条铁路新线将会尽快开工。
  数据链接
  3环即内环、绕城(外环)、三环高速。其中新规划的三环高速连接双桥、铜梁、合川、长寿、涪陵、南川、万盛、綦江、永川等11个区县(市),总里程473公里。
  10射除了已建和在建的成渝线、渝遂线、渝武线、渝邻线、渝宜线、渝湘线、渝黔线、渝泸线外,另增成渝三通道、江南通道两条射线。其中,成渝三通道从重庆出发,经大足到成都,总长95公里,成都至重庆总里程缩短至260公里左右。江南通道从重庆至安康公路,途经南岸、涪陵、丰都、忠县、万州、开县、城口至陕西,总长约475公里。
  3联线垫江至武隆公路,总长183公里;梁平至黔江公路,长约227公里;巫溪至湖北建始公路,长约137公里。
  专家访谈
  “枢纽重庆”说则容易做则难
  当记者问及“如何理解枢纽重庆”时,李淑庆说,“枢纽重庆”是将重庆置身于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大背景、大使命中,揭示的是重庆未来在中国西部不可替代的辐射作用和聚散功能。它是对“8小时重庆”的细化和升华,目标是在2012年前,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公路枢纽、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统筹协调的综合运输体系,形成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枢纽重庆”必须具备把客源和货源集中起来,然后再分散出去这个基本条件。
  对于打造枢纽,重庆有哪些优势?李淑庆说,首先是国家重视;其次,在地理位置上,重庆处于西部中间,是连接中部的桥头堡;其三,重庆具备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五种交通方式,这是其他西部省市所不具备的;其四,重庆的高速路、机场、铁路、水运等规划和建设都具备了“枢纽重庆”的基础和条件。
  谈到打造“枢纽重庆”的困难何在?李淑庆分析认为,重庆的水运优势明显,但港口建设滞后,抑制了重庆水运的优势发挥。同时,与成都相比,重庆铁路建设还需加快速度;因土地审批收紧后,高速公路后期项目的立项也难度较大。
  百姓感言
  要勇于牺牲区域利益
  长途货运司机王方奇接受采访时说,重庆的交通建设,如果不忍痛割爱,勇于牺牲小区域利益,仍坚持线路走向面面俱到,对外省的辐射能力将难以提高,枢纽目标难以实现。
  王方奇举例说,渝怀铁路本不过黔江,但最后硬是让渝怀铁路在黔江去拐了个弯,多了几十公里里程。就黔江区域经济发展而言,铁路在此拐个弯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但就重庆打造长江上游交通枢纽网却是一个损失,让本可进一步缩短的出海通道,行程时间增加了至少半小时。同样,现在正在建设的渝湘高速主干道,本可从彭水沿江直达酉阳,过秀山出境,黔江只需用支道接入即可,但主干道照常在那里拐了个弯,增加了几十公里。
  王方奇还说,此外,目前各区间因利益之争,各省间因利益之争,留下了大量不尽人意的断头路。他希望重庆尽可能少些这样的遗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