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船东谨慎看待IPO
2008-6-19 12:2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日前,德国HSH Nordbank银行做出预测,08年不大可能有航运类企业在德国上市。 该银行的Jens Rohweder在谈及原因时表示,一方面,投资者仍然对市场波动比较忌惮,因此心态谨慎;另一方面,在KG市场运转良好的情况下,德国的金融机构也缺少去开发这一领域的动力。不过,该银行仍然认为08年他们手中仍将有2-3个外国客户会选择在国际市场上上市。但“德国船东在欧洲以外上市的可能性不大。”Rohweder称。
可就在去年,德国船东与金融机构还热衷于进军资本市场。目前面向机构投资者的航运类企业有Marenave与HCI Hammonia,都已在德国上市。不过,要吸引机构投资者也并非只有IPO“华山一条道”。Lloyd Fonds就在卢森堡推出了一种基金工具,同样面对机构投资者。此外,除了传统的封闭式的kG基金,面向散户投资者的零售基金也具备相当的可行性。
据Rohweder介绍,目前的情况是,有不少潜在的投资者吃不准航运是否被高估,因此对航运这一题材避而远之。
HSH Nordbank银行还认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船东都不该指望融资成本会降下来。该银行航运部门的主管Harald Kuznik表示,在资金供给有限的条件下,银行没有理由放低融资的保证金。
HSH副总裁Peter Rieck则称,虽然在过去几个月里,一些所谓的“游资银行”纷纷从航运中抽身,但在专业船舶银行间,竞争仍旧激烈。“我们的一些船东似乎像生活在另一个星球上,他们仍然认为可以在某个周一的早晨向银行提出安排融资,等到下个周一就可以拿到钱。”他说。他继续介绍道,为评估一个项目的可行性,HSH要回顾过去20年的租金走势。由于最近10年正值航运业的景气期,如果只看这段时间难免以偏概全。
此外,他还认为目前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集装箱航运市场上存在运力过剩。接着在谈到一些新建船厂不能按时交付船舶的问题时,他认为影响有限。从所有船型(包括油轮、干散货船、集装箱船等)的订单交付情况来看,不能按时交付的船的比例并不像有些人说的30%那么骇人,有10%的话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相关链接:
IPO——IPO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首次公开募股,也就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首次公开募股是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向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另外一种获得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可行方法是在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允许私人公司将它们的股份向公众销售。这些股份被认为是"自由交易"的,从而使得这家企业达到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要求条件。 大多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对上市公司在拥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数量的股东人数方面有着硬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