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生产资料论文

广东建设现代流通大商圈的调研报告

2008-6-19 14:5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广东现代流通大商圈的内涵和构成 

  广东现代流通大商圈是指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区域,东西两翼和山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流通方式得到快速发展,形成行业类型齐全、布局合理、业态较为完整,具有一定聚集辐射能力,促进产业间协调发展的大市场、大流通体系。 

  广东现代流通大商圈主要由五大体系组成:第一,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多层次区域流通体系;第二,以新兴零售业态、连锁经营、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为手段的龙头企业主导型流通网络体系;第三,以物流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经销、批发业体系;第四,以农产品流通网络为切入点的城乡一体化流通体系;第五,以内外贸易一体化为基础的国际通商体系。 

  二、广东现代流通大商圈的建设目标和思路 

  (一)建设目标 

  广东现代流通大商圈的建设目标是:依托广东的区位优势及经济优势,以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为切入点,促进制造业和现代流通业的协调发展,优化和提升广东产业竞争力,将我省建设成为“服务华南、辐射大西南和东南亚地区、面向全球的富有竞争力的国际商贸流通中心”。 

  (二)发展思路 

  建设“现代流通大商圈”是建设广东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区域发展优势的迫切需要,要体现“率先、超前、协调、科学”的发展思路。 

  一是借鉴发达国家区域共同市场发展的经验,加强与港澳地区以及周边省区的合作,促进区域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加快资源整合和有效配置,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优势互补的大市场、大商圈格局。 

  二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和新路径,推动流通方式、发展机制、管理手段等创新,形成布局合理、业态先进的现代商贸流通网络体系。 

  三是充分发挥旅游、文化等相关资源对商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培育新的商业发展亮点和新增长点,形成传统商业与现代流通业交融、富有岭南商业文化特色的国际商贸中心。 

  三、广东建设现代流通大商圈的现实基础 

  (一)流通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广东省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83年起连续24年位居全国首位,2006年,全省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11.66%。“十五”时期,广东流通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年均为15.7%,比“九五”时期提高5.3个百分点。2006年全省流通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3.97%,分别拉动第三产业和GDP增长5.58个百分点和2.4 个百分点。流通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广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日益显现。 

  (二)现代流通方式得到不断发展 

  首先,在连锁经营方面来看,广东省连锁经营率相对较,其中,深圳、广州的连锁率分别为47%和27%,分别居全国各大中城市第一、六位。根据广东流通产业的“十五”期间发展趋势,预计2010年估计能达到30%左右,连锁经营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 

  其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功能、技术、水平上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在“2005年度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广东省入选19家,占19%。 在“2005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序”中,广东省入选12家,占24%。上述两项评选广东省入选数量均居全国各省区首位,代表了广东省物流企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第三,广东省的电子商务与北京、上海并列为全国电子商务发展领先的三大地区。重点批发零售企业、大型物流企业大力构建企业信息系统、发展电子商务。2005年,广州电子商务交易额652亿元,增幅超过40%。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方面,广东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7年12月启动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的正佳网(中文域名“正佳网.com”, 英文域名“zhengjiaweb.com”)是中国现代服务业第一网,填补了我国大型商业机构开展大规模电子商务的空白,也是国家倾力打造的中国B2C第一品牌。 

  (三)流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广东流通产业结构得到较大的改善,业态业种结构得到调整。广东流通领域的业态业种创新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各种适应消费需求和市场竞争的新业态、新业种,如仓储式商场、大型综合超市、家电超市、家具超市、汽车超市、装饰材料超市以及电子商务、网上商店等,正在全省各地不断涌现。珠三角地区大中城市的城市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中心定位逐步清晰,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商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等多种零售业态层次分明、功能齐全。 

  (四)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我省流通业涌现出一大批规模大、机制活、实力强、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广东省流通业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一支骨干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公司治理不断完善,资本运作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广东主要的流通类上市公司有9家,其中国内上市的有5家,香港上市的有3家,美国上市的有1家。另外,短期内在香港上市的企业有2家。这些企业通过上市,公司治理不断完善,资本运作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收购兼并成为快速扩张的一种新方式。收购兼并成为广东流通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新方式。例如,2005年6月,深圳的茂业百货斥巨资,成功收购成商集团74.25%的股份,正式入主成商集团,实现了茂业百货以成商集团为平台、进入西南商业重镇的扩张需求,也标志着茂业百货正式涉足资本市场。2008年2月28日,中国最大的药品零售商海王星辰与宁波新世纪医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斥资3000万人民币收购该公司旗下所有的68间连锁药店。此外,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兼并重组了国内20多个批发市场,成为国内同类企业中拥有批发市场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家集团公司。 

  四、广东建设现代流通大商圈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经销批发业发展滞后 

  广东现代经销批发业发展滞后,新的批发体系一直没有构建起来,传统批发企业不断萎缩。批发市场承担了分销广货的主要任务,却没有相应催生一批大型批发商,并且主要采取摊位交易方式,各自独立经营,组织形态明显落后,难以适应大工业、大流通的要求。 

  (二)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有待深化 

  连锁经营、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是被人们比较认可的现代流通方式。与国外相比,现代流通方式在广东起步较晚,与发达地区以及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首先,广东省连锁经营步伐还有待加快。2006年广东省连锁经营销售额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1%,而上海已经达到40%以上,美国则达60%以上。今后广东还需要进一步在中小企业中广泛推广连锁经营。其次,电子商务支撑作用有限。网上交易额占社会商品零售额不超过10%。第三,物流业总体水平不高。众多物流企业停留在传统物流经营阶段,物流服务限于初级的仓储与运输功能上,规模明显偏小、经营方式粗放低效,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不强。多数企业还不具备现代物流企业在货物贸易、转运、存储、托管、加工、包装、装卸和配送以及相关信息处理等全过程服务的功能。 

  (三)企业市场拓展能力不强 

  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广东流通企业的组织规模不算大,广东省进入百强的企业排名不在前列。广东流通业中多数仍是众多的小企业,广东流通业整体呈现出一种“小、散、乱”的局面。广东流通市场已经有相当一部分被外资企业或外地企业所占领,而广东流通企业开拓国内其他地区市场和海外市场有限;同时,众多的小企业因缺乏整合、过度分散导致竞争力弱化。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 

  广东省流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珠三角地区流通业发达,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流通业比较落后。珠三角地区的流通业增加值占全省流通业增加值的78.68%,广州和深圳两市的流通业增加值占全省流通业增加值的49.8%。而占广东73%土地和70%人口的其他非珠三角地区的流通业增加值仅占22.3%。可见,广东流通业空间布局高度集聚,各区域流通业发展呈梯状结构,呈不均衡状态。 

  (五)体制障碍 

  大流通需要一个大市场环境,尽管多年来国内在建立统一市场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市场有形和无形的行政性分割,地方、部门利益保护,政府职能部门多头管理等问题依然存在,与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按市场走向发展的连锁经营和现代物流业很不适应。 

  (六)现代商贸流通人才短缺 

  人才问题依然是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一个“软肋”。广东的商贸流通人才整体素质比过去有所提高,大学本科、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进入企业管理层的人数不断增多,一些大型民营批发企业甚至还吸收了硕士以上高精尖人才参与企业决策。但目前商贸流通业仍然存在人才基础薄弱、中高层人才、复合型人才短缺等诸多问题。 

  五、广东现代流通大商圈的建设内容与对策 

  按照“服务华南、辐射大西南和东南亚地区、面向全球的富有竞争力的国际商贸流通中心”的广东现代流通大商圈的建设目标,要着力提高商业服务水平,扩大广东现代商贸流通业集聚辐射效应,进一步完善市场调节机制,适当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管理,全面提升现代流通服务业的素质,促进商业资源不断优化,加强现代流通服务业与产业发展、城市规划的联动性及协调性,逐步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独特卓越、业态先进的现代商贸流通网络体系。 

  (一)突出中心城市地位,建立多层次的区域流通体系 

  建立“现代流通大商圈”,一方面要考虑全省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必须考虑与周边各省特别是港澳的衔接与梯度扩张。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分类指导、梯度推进、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方针,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现代产业布局调整,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以珠三角为主体集聚区,带动和辐射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及华南地区,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功能互补的流通产业网络体系。 

  第一,强化广州、深圳两大中心城市的国际商贸流通中心作用。例如,广州在建设“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过程中,为了实现成为‘华南流通中心,并初步形成辐射泛珠三角、影响东南亚的国际商贸流通中心”,今后应该以中心城区为内核,按区域功能向外分“内精、中厚、外强”三层的发展要求,以形成空间定位准确,圈层分工合理,地域特色鲜明的商业圈层结构。同时,广州要打造商业品牌,培育具有全国性知名度的商业旺区,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广州商业的辐射范围,增强对异地消费者的吸引力。 

  第二,加强佛山、东莞、中山等次级中心城市的区域商贸流通中心作用。例如,佛山要围绕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宽裕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创新、统筹、升级的发展思路,建成全面服务佛山、主动辐射地区、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消费品与生活服务市场体系、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体系、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和特色专业会展体系。另外,目前,东莞市是广东省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区域性商贸中心,是内外贸易、物流、旅游、会展等第三产业功能突出的现代流通业枢纽型城市。今后,东莞需要明确全市商业主副中心及各组团的定位与分工,营造整体繁荣、局部特色、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城市商业布局;要突出加快建设物流旺市,加快发展虎门港保税物流,形成全市物流大平台。 

  第三,着力加快汕头、湛江的现代流通业发展,努力把汕头建设成为辐射闽赣粤周边地区的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把湛江建设成为辐射我国大西南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第四,考虑到韶关地处湘粤交界地带,是粤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从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出发,也可以将韶关纳入中心城市建设,把韶关建设成辐射粤北湘南的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 

  (二)推动新兴零售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壮大流通网络体系 

  第一, 鼓励引进和支持发展新型业种业态。20世纪90年代初,广东现代流通业开始萌芽时,基本上是市场导向下的企业自发行为,这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广东的地理位置以及粤商的改革创新精神分不开。1990年12月 ,全国第一家连锁超市在东莞诞生(美佳超市);1993年,全国第一家仓储式商场在广州诞生(广客隆);1996年,全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购物中心在广州诞生(天河城,1996);1999年,全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广州诞生(宝供物流)。今后,广东继续鼓励引进和支持发展新型业种业态,加大促进商贸企业科技进步的力度,确保广东继续成为国际国内贸易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先行者,国际先进商业模式引进的窗口,以及本土商业模式创新基地。 

  第二,大力发展连锁经营。连锁经营是发达国家现代流通业和服务业中最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并已经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逐步扩展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广东连锁经营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要积极鼓励连锁商业企业和连锁网点的发展,通过提高连锁业的市场占有率,带动全省商业整体经营效率的提高。 

  第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的推广,加快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国际物流在整个商务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子商务带来对物流的巨大需求,推动了物流的进一步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可为现代物流提供快速、准确、高效的服务。今后,广东有必要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以行业物流、空港物流、海港物流、水运物流、保税园区物流为特色,布局合理、配置高效、功能齐全的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第四,鼓励流通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资源整合。至今为止,广东在发展流通各行业、各业态大企业集团和培育龙头、品牌企业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后要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继续积极支持现有大公司、大集团开展连锁经营、并购、重组、上市,盘活存量资产,吸收社会资本,建立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以资本或品牌为联结纽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规模效益突出,管理规范、辐射范围广、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并支持流通企业跨区域配置流通资源,提高流通产业聚集度。同时要整合中小流通企业,通过商品、商号、配送、管理技术等方面的联结,把众多的中小流通企业连接起来,并形成与大企业、大集团分工协作、专业互补的关联产业群体,积极发展和壮大现有的流通网络。 

  (三)大力发展以物流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经销、批发业体系 

  从广东省的实际出发,以广东制造业为依托,以专业批发市场为支撑,构筑一个以大型批发公司为主导,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的批发体系。 

  第一,大力引进现代新型批发方式,如展贸批发、拍卖批发、网络批发、配送批发、期货贸易等,积极发展总代理、总经销批发组织,培育大型批发商。 

  第二,大力推动批发企业功能转型,强化服务功能,推进批发企业的零售支援计划。大力发展总经销、总代理,鼓励广东企业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的国内总分销、总代理商;积极吸引拥有大宗知名品牌产品国内总分销权、总代理权的企业落户广东。 

  第三,以内外贸易一体化为契机,推动内贸和外贸企业之间的重组,重点培育一批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大型批发企业集团。此外,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全国性流通企业在深圳设立采购中心和总部。使广东成为有名副其实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化国际采购及分销中心。 

  第四,努力培育批发领域商业品牌,实现广东品牌由工业品牌向工业与商业品牌组合的过渡。 

  第五,优化改造大型工业品批发市场,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充分发挥批发市场在资源配置、信息集成、价格形成、生产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形成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商品采购中心、会展贸易中心。 

  (四)加快建设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流通网络 

  着力建设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流通体系,形成城乡双向流通格局,是建设广东“现代流通大商圈”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的重要工作。健全农产品流通的服务网络,需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第一,发展各类协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产品代理商、批发商等农业经纪人组织。同时,通过大力发展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和公司加农户模式,以现代流通促进农产品的集约经营,逐步改善农产品“进城难”现象,推进农产品直接进入现代流通渠道。 

  第二,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快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和建设,扶持流通企业和社会投资改善农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环节。特别要积极运用财政贴息及直接补贴等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要商贸流通业配送中心、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产品冷链系统建设的投入力度,全面实施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作。 

  第三,通过“万村千乡工程”,加快农村流通组织的建设和改造,使农村流通业适应消费变化。力争5年内,在全省范围内建成有辐射功能的县级配送中心100个,乡镇级农家店625个,村级农家店15000个,覆盖率分别达到80%、50%和80%以上,形成以配送中心为龙头、以乡镇级农家店为骨干、村级农家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 

  (五)推动内外贸易一体化,加快国际通商体系建设 

  内外贸易一体化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内国与国之间普遍出现的全面减少或消除国际贸易障碍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衡量贸易一体化的主要指标有:关税水平、非关税壁垒的数量、对外贸易依存度、参加国际性或区域性贸易组织的情况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内外贸易的一体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市场流通网络大大提升了广东经济的竞争能力,但也应该注意到,广东国际通商体系建设还有待完善。对广东来说,今后加强粤港澳三地全面而紧密的商务与贸易合作,建立健全国际通商体系还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首先,通过与港澳的商贸流通企业密切合作,扩大商品的双向流通和贸易往来,实现流通领域新的业种、业态合作方面的突破,以有效应对跨国商贸公司的激烈竞争,遏止并扭转商贸业萎缩的局面。 

  其次,结合香港的国际分销网络、供应链管理、商誉等优势,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将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产品的出口,促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 

  第三,要努力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真正实现贸易一体化。统一规划和建设市场网络,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从根本上解决市场分割问题,形成商品、资金、劳动力、技术、产权、信息等商贸要素的无障碍流动。 

  六、建设广东现代流通大商圈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引导。对广东现代流通大商圈建设实施全面的产业规划。从现代产业链的角度赋予商贸产业以新的内涵,制定新的产业政策,引导和推动商贸产业由粗放式的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构建现代流通服务产业链。借助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东风,加速现代流通服务产业链建设,使制造业与现代流通服务业无缝衔接,形成现代大流通、大商贸的格局,对内完善广东各城市的流通服务功能,对外搭建辐射国际的流通服务平台。 

  (二)加大协调力度。政府部门要深刻认识建设“现代流通大商圈”对提升广东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意义,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政府组织管理、发展规划、政策措施、重点项目安排和资源投入等方面对现代流通业高度重视。要加大对流通大商圈建设的协调,由省经贸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参与,定期协调大商圈构建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推动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现代流通业管理水平,提高供应链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商贸流通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快企业自主进行业态创新、组织创新、流通方式创新、技术创新。 

  (四)推进粤港澳流通一体化 

  增进粤港澳在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会展业、商务中介、口岸通关等领域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互利双赢的发展格局。加强跨区域大型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以及物流体系与信息网络的对接,构建区域商品流通渠道,促进区域间流通企业的相互投资和合作,加强物流业、批发业和电子商务的区域间合作发展。借助香港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声誉等优势,推动广东流通企业到海外拓展市场。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要加强规范和发展流通领域各类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和自律作用,扩大行业协会在制订行业发展规划、建立行业信用体系、建立信息数据库、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开展人才培训和咨询服务、多种形式举办促进本行业相关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业博览会和定货会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六)加强现流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制定吸引现代流通人才的有关政策、建立畅通的人才流进渠道,促成国内外各层次的现代流通人才大量流入,以提高现代流通人才的总体比例。调动整合多方面资源,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对现代流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鼓励高等院校加强流通学科和教师队伍的建设,联合行业协会、企业内部培训机构、社会培训机构和国外培训力量,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和岗位培训,共同培养多层次、多领域的流通专业人才。 

(供稿:广东省经贸委流通服务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