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工程项目采购管理
2008-6-20 10:4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本报记者 徐美霞 伍妮娜
制造业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支柱,是实现经济腾飞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抓住制造业,就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采购正在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走向市场前台,采购与供应管理日益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采购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高效的采购对于企业优化运作、控制成本、提高质量以及持续赢利等方面至关重要,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此,记者专访了武汉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岳生。
记者:中冶南方作为全国知名企业,承担并完成了几百项国家重点工程设计、设备成套和工程总承包项目。那么,通常一个项目竞标成功到采购完成,中间会经历哪几步呢?
何岳生:首先是通过竞标获取工程项目,接着会对项目中的所有设备进行设计,然后根据设计结果进行选型,选型之后就是列出需要采购的设备清单,之后就开始进行设备采购。因为每个采购合同达到几十亿元,属于大型采购,在对供应商的选择方面很慎重。除了在之前一直打交道的供应商中进行选择外,我们还会考虑新的供应商。与供应商签订合同之后,我们更关注的只是采购过程中的信息流。设备交付后,我们的现场安装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但到了这一步,采购的任务就结束了。
记者:您刚才谈到贵公司的采购合同金额非常之大,而你们选择的供应商不仅考虑合作已久的供应商,那请问贵公司是如何评估与选择供应商的?
何岳生:我们会选择新的供应商,但是我们公司在这个行业已经经营了50多年,主要供应商都是老伙伴。如果有新的供应商能够提供能证明资质的材料,我们会考虑选择的。我们可能还会采取评标“前”的源地评审。虽然较之评标“后”的源地评审,要多花费一些人力和财力,但相对诚信不够高的市场环境和新的供应商是必要的,相对整个工程投资、物资采购总额来说是物有所值的。
通常我们要求每种设备的采购是不少于3家供应商来投标的。招标方式是采用打分制,即设定一系列参数及各参数的权值,对每个供应商进行打分,选择总分最高的。然后就是和最终供应商进行技术谈判和商务谈判。这个过程是与公司的采购部、审计部、项目部一起完成的,各部门领导都得在评标文件上签字。
记者:您认为一个优秀的采购人员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或者说要提拔一个采购人员,您要考虑哪几个方面呢?
何岳生:作为采购部的员工,第一,必须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不接受厂商的回扣、旅游招待、赠品、宴会等。第二,采购人员必须对工程了解,对采购业务流程熟悉,对设备本身材料特性方面了解。一句话,就是要懂技术。另外,一次采购任务的完成,不是一个人的工作,是各部门、多个人员的协同努力,所以优秀的采购人员还必须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第三,采购人员必须非常熟悉市场行情,对供应商有足够的了解,对采购设备的市场情况,是畅销还是滞销等要有很准确及时的信息。最后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要有采购和谈判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公司采购和物流部门近两年除了招聘技术人才外,对国际贸易、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人员也引进了不少。
记者: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延伸,全球采购成为很多企业的采购方式之一。请您谈谈对全球采购的认识?
何岳生:所谓全球采购,是指利用全球的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去寻找供应商,寻找质量最好、价格合理的产品。我认为,全球采购实际上给中国的制造业带来了很大商机。因为中国的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应该算是最便宜的了,越来越多的全球采购商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积极把全球采购中心迁至中国,或在中国设立采购办事处。
全球采购的趋势给我国制造业不仅带来了商机,还有挑战。我们的企业要积极改善自身条件,满足采购商的需求。我认为,第一,全球采购系统是一种电子商务采购模式,企业要进入全球采购系统,必须熟悉与掌握这一系统;第二,国内企业要懂得如何成为合格供应商,跨国公司对全球采购供应商都有详细的要求和条件;第三,要了解跨国公司的采购程序;第四,要了解国际采购通用规则。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要费一定功夫的。
记者:在您看来,采购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何岳生:第一,采购管理正在演变为外部资源管理。以前制造商视供应商为竞争对手,相互封锁信息,不透明,不流通,只要求供应商配合,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局限于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未来的采购活动则是渗透到供应商的产品设计、产品质量控制及成本降低等过程。通过同步化的供应链计划,使各企业在响应需求方面取得一致性的行动,增加供应链的敏捷性,供需双方逐步建立起一种长期的、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第二,我认为刚才提到的全球采购也是未来采购行业的一个趋势。第三,电子商务采购也将成为未来采购管理的主流。第四,就是外包,外包是采购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