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行业分析

有利条件聚集,海西物流将现井喷行情

2008-6-26 13:2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福建物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正全面聚集。这点在首届海西物流论坛上两岸物流业的合作破冰便足以为证: 
  6月21日下午,福州保税物流园区与台湾基隆自由贸易港区业界代表团举行了业务对接圆桌会议,双方在区域监管、货物直通、系统软件增值服务等十点对接思路上达成一致。会上签署的会议纪要提出:在双方区域内划出一定面积的固定场所作为两岸特色产品、优势产品的展示厅(所)。在该展示厅(所)内,可以通过联网监管形式,通过电子信息下单,做到福州开单基隆提货,或基隆开单福州提货;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两区互设某种常设办事机构,定期协调两区业务对接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双方表态说,该对接思路争取在海协会会长陈云林10月访台后迅速予以实现。
  据悉,这是海协会与海基会复谈后,祖国大陆与台湾开展的第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两岸合作项目。福建省物流协会会长廉小强乐观预言:据此态势,闽台两地将很快改变原来“船通货不通的情况,全面实现“大通”。
  正此如此,业内人士相信:海西物流将迎来井喷期!
  海西物流将迎来井喷期
  海峡经济区战略已写入国家规划以来,中央已有30几个部委与福建签订了战略协议,从规划布局、项目安排、资金支持、政策措施等方面明确了对福建的大力支持。
  在中央各部委的支持下,海西经济快速腾飞。2007年,福建GDP在每年保持11%增长速度上又增大15%。全省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约60个,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较大规模的物流需求市场。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我省周边地区,包括浙南地区(温州、衢州、金华、丽水)、粤东地区(梅州、潮州、揭阳、汕头)、江西和湖南等省市巨大的经济总量,也将带来较大规模的物流市场需求。
  此前,为加快我省物流业的发展速度,省政府出台了《福建省“十一五”物流专项规划》和《关于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意见》,为海峡西岸物流业发展绘就了蓝图。早在2006年12月,福建省政府还出台了相关政策,通过大幅度降低中西部地区货物的国际标准集装箱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标准,鼓励中西部地区从福建进出货物,做大海西物流总量。而今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福州市设立了物流保税园区,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同时,当前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也将在近期产生一些对物流业十分有利的效应。首先是两岸直接三通,两岸原来通过第三地、第三方的物流服务,可以由两岸的物流业直接完成;两岸的物流成本降低,将大幅度增加往来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福建省物流协会会长,福建省交通运输(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廉小强对海西物流业的明天无限憧憬。
  随着海西区域经济建设加快步伐,两岸关系迎来新局面,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廉小强认为:“福建物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正全面聚集。”
  在物流业发展有利条件全面聚集的情况下,海西物流将迎来井喷期几乎毫无悬念。
  群雄逐鹿竞争格局白热化
  虽然,海西物流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崭新机遇,但也应看到,海西经济区存在着经济实力偏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消费需求偏弱和消费对经济拉动不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
  “我省物流发展出现了多种经济类型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伯灵顿、UPS、TNT、DHL等外资知名物流企业和沃尔玛、麦德龙、百安居等跨国连锁零售企业已纷纷进驻省内,国内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物流企业,如中远物流、中邮物流、中外运、中海物流、中储物流、中铁物流等在省内都设有分公司或子公司参与福建物流市场的竞争。省内的专业运输企业,厦门航空公司、福建中邮物流公司具有区域特色的物流网络初步建成,同时还出现了福州宏捷、盛丰、盛辉、琯头海运、泉州奇龙等发展迅速的民营物流企业。”廉小强介绍了我省物流业面临的群雄逐鹿的白热化竞争格局。
  目前,福建物流企业大多是个体户,资产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有1731家,占80.1%,物流企业普遍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利润低下、信息网络不健全、服务方式原始单一等发展障碍。“整合程度不高,一体化程度不高,信息化程度不高,标准化程度不高,透明度不高,附加值不高。”宝供物流董事长刘武对福建物流企业发展现状的看法一针见血。
  刘武进一步指出,“由于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展开。”
  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在运输、仓储等基础性普通服务方面,同行间“价格战”往往有增无减。海西物流业面临的困难还不止于此,在网络平台方面,由于信息平台未能实现共建共享,社会信息流不够畅通。这无疑给以信息流为灵魂的现代物流业造成障碍。
  “由于上述几方面的挤压,物流行业经营成本持续上升,平均利润率进一步下降。有企业反映,物流企业平均毛利率已由2002年的30%降低到2007年的10%以下,一般仓储企业只有3-5%,运输企业只有2-3%的毛利。”此言出自中国物流协会会长何黎明之口。
  正因如此,何黎明在首届海西物流论坛上急切呼吁,“企业必须升级转型,寻求新的出路。”
  对台交流区位优势要充分发挥
  海西物流企业小型、分散、低水平的物流组织与经营方式已难以适应大型企业的市场扩张要求,迫切需要大规模、高效率的现代物流方式的支持。
  廉小强建议要强化与台湾物流企业的合作:“台湾的物流业层次高,运作精细,他们的发展水平至少高过福建物流企业的5—6年,与他们合作,福建物流业可以得到很多借鉴,可以借机提升管理与运作水平。”他还站在业界的角度提议,“完善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提升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物流企业跟踪和分析物流行业最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最新的信息技术、科学技术,促进企业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创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明确市场定位,大力开发增值型服务和创新型业务,是迅速提升企业实力的一条捷径。”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的观点得到了中远物流董事叶伟龙的赞同。叶伟龙说:“中远便是努力开拓如包装、粗加工等增值型服务和各种货物保值等创新型业务,才确定了中远物流的不可替代性。”他表示,“将存储仓变成生产流水线是他们公司的目标和方向。”
  海西经济区东面台湾,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连内陆,邻近港澳,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发挥福建港口资源丰富和对台交流的区位优势,以企业为主体、以扶持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为重点,培育现代物流市场,完善现代物流设施网络和配套服务,努力构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是今后一段时间,福建物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这也是业界的普遍共识。
  何黎明希望,海西凭借优良的港口群资源,发展临港物流集散和加工贸易,吸引内陆腹地经济区的进出口物流业务,争取成为台湾与大陆对接的物流中心,成为撬动区域经济杠杆的重要支点。同时,物流企业要认清两岸关系发展的大趋势和海西物流的战略地位,在推进两岸物流合作中寻找新的商机。
  “以物流业的合作为先导,树立海峡经济区的概念,就可以建立一个可与珠三角、长三角、勃海湾相抗衡的经济区域。”廉小强大胆对海西物流的愿景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