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开发区后发优势显现
2008-6-28 11:17:00 来源:江苏经济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讯 “我们的风力发电机叶片以前主要在国内销售,随着产能扩大,年底有望达到1000套以上,今年以来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向南美地区出口的叶片本月份装船发运。”日前,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乔光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这个由中建材旗下的中国复合材料集团在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0亿元建设的项目,发展十分迅速。
由另一家央企中海集团在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的东方国际集装箱(连云港)有限公司,今年前4个月已出口2948万美元。该公司行政部韩经理介绍,公司2005年8月刚投产时,基本上是空箱运抵青岛、上海港。而近两年,集装箱装箱率每年以15% 20%的速度递增。随着连云港临港工业的加快发展,5年后,相信我们生产的箱子将基本上实箱运到青岛、上海。
截至目前,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出口总额2亿多美元,同比增长13.3%,外贸出口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
建区前20年,连云港开发区发展滞后的一个突出原因,就是发展空间十分狭小。为突破这一瓶颈,该区以临港开发为突破口,强势推进园区建设,加快构筑临港型重大项目发展新平台。为确保做优项目载体,连云港开发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紧紧抓住规划之纲,邀请国内外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做好开发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及产业发展总体布局规划。在一流规划引领下,2005年以来,该区临港产业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77亿元。目前,76平方公里范围基本具备项目入驻条件。
过去连云港开发区发展相对滞后。但该区始终把“后发”作为一种优势来看待,力求通过高起点规划,起步就迈入新型工业化之路。为此,该区突出发展特色产业,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加快项目开竣工。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是后发地区差别化竞争中取胜的必然选择。为了避免产业冲突、二次搬迁、先污染后治理,连云港开发区在招商中,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要把连云港开发区建成苏北地区产业层次最高的开发区”的要求,坚持“绿色招商”,注重彰显生态特色,将产业发展定位为“一主导、三新型、两促进”,即:以临港产业为主导,着力培育和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三新”产业,促进以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和出口加工业的发展。按照这一定位,将全区划分为5个产业片区,通过合理布局、科学分类,引导项目进区入驻。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法国罗盖特、中海集装箱等为代表的临港产业;以恒瑞、康缘、豪森等为代表的新医药产业;以中复神鹰碳纤维、汉高华威电子封装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韩国重山风力、中建材中复连众风力叶片、国电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基地、林洋集团阳光晶源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及以万港物流、中远物流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随着中海运、中建材、国电等一批“国”字号特大企业纷纷来区投资,恒瑞、神鹰、康缘等本土企业越做越强,电子封装、发光二极管、碳纤维、风力叶片制造等高新技术项目先后落户连云港开发区,该区的产业层次明显提升。2007年,该区引进的新型临港工业项目和“三新”型项目投资额,分别占引进项目投资总额的48%和44%。
作为苏北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近3年引进的项目无论是数量、体量,还是质量,都一年上一个台阶。2007年,新批了总投资10亿美元的天合光能多晶硅、总投资30亿元的中复神鹰碳纤维等内外资项目154个。今年,该区还有在建项目70个,平均投资规模约3.2亿元。中复神鹰万吨碳纤维、阳光晶源二期等一批产能超过50亿元乃至100亿元的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