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灾后房市三大变化引发钢材需求“大变脸

2008-6-3 14:5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王亚彬实习生吴立凯杨莎综合报道
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半径内利好企业:考虑到建筑钢材有一定的运输半径。重钢、安阳钢铁、马钢、华菱管线距离四川较近,建筑钢材销量有望增加。灾后重建的集中需求对八一钢铁、唐钢股份、马钢股份等建材生产比例较大的钢企也有一定影响。钢结构需要采用的是H型钢和高强度螺纹钢等特殊钢材。目前H型钢主要生产企业为马钢和莱钢,且这两家的产品配套较全。承德钢铁高强度螺纹钢则占据着国内最大的市场份额。宝钢专门研制生产的活动房屋抗震性能较佳,在至少2~3年的重建工作中也有可能被政府采用。若市场对高强度螺纹钢需求加大。攀钢钢钒的钒销量必将上升。
    四川大地震冲击波几乎波及各个行业,那么这次大地震会使全国的建筑行业发生怎样的变化和改变呢?作为建筑业的上游行业钢铁行业又将受到哪些影响?
变化一:
    买房建房更注重抗震能力
    “这房子能抗几级地震啊?”最近有不少购房者都会这样问。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地震发生半个多月来,房屋抗震标准已成为购房者考虑的因素之一。
    据了解,这次地震中超过九成的人员伤亡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直接由地震及地震引发次生灾害导致伤亡的仅占很小的一部分。
    房子的抗震性能与建材的质量直接相关,如钢材的抗拉强度,柱子、圈梁等构件质量,都直接影响房屋的抗震性。
    针对客户的需求,开发商和建筑工程师也开始思考如何能让房子更抗震。
    汶川地震使“砖混结构的老公有住房抗震性相对较弱的‘短板’暴露了出来”,链家地产副总经理金育松表示,老公有住房地理比较优越,曾受到不少购房者追捧,但次新房更多地采用了钢混结构,其抗震能力相对来说要比砖混结构的老公房强,地震之后,购房者目前明显开始青睐次新房和低密度房屋。
    五合国际总裁陶涛表示,地震之后,建筑材料质量和抗震级别将会提高,“这种升级会使建筑成本提高”。
    如何从设计上提高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特别是防倒塌能力,应是今后工程抗震研究重点。
    行业影响:防震建筑带动高等级钢材需求量
    中信证券潘建平热为,灾后重建对建筑行业的有利影响体现在灾区建筑规模的放大和等级的提升。
    灾后重建的建筑等级甚至全国范围的建筑标准都会提高,这一方面会有利于高资质建筑企业市场份额的提升,也有利于对高等级钢材的需求量,特别是高质量的螺纹钢、线材、型钢等钢材的需求量明显增多。
    据《中国冶金报》报道,为确保建筑的安全,在结构设计中对钢筋强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应完善国内建筑用钢系列,提高高强度用钢的生产比重。
    在结构设计中对钢筋强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将会进一步促进Ⅲ级钢筋市场的发展。
    根据国家发展规划,未来HRB400Ⅲ级钢筋使用量达到钢筋总用量的80%左右。
    建筑结构要增强抵抗灾难能力,比如提高耐火、抗震性能。为保证钢结构的抗震性能,建筑用钢必须具有低屈强比、窄屈服点、抗层状撕裂和良好的焊接性等特点。
    钢厂要注重高强度、高性能、大型化、功能化建筑用钢的生产开发,其中耐火、抗震是建筑用钢重点解决的两大课题。
    国内的建筑用钢抗张强度远不如国外建筑。
    灾后重建拉动建筑钢材需求,这场大地震,将加速推进高强度、高效能、节约型建筑用钢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
变化二:
    建筑抗震标准亟待修订
    在5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我国房屋抗震标准将根据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行修订。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兼首席分析师单尚华认为,这次地震中,许多建筑表现出抗震性能差的问题,建设部将很可能提高建筑物的用钢标准。
    “现在我想呼吁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尽快组织专家,对全国范围的建筑抗震标准重新修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建筑设计研究室主任崔海东向记者表示,全国各地的建筑抗震标准不同。
    因此,应根据地质结构尽快重新审核,这对未来灾区重建家园以及其他地方的建筑抗震设计都很重要。
    “总体来看,我国在抗震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上做得比较充分。”北京一位建筑设计专家向记者表示,此次四川大地震也给业界一个警示,应对普通地震,这样的抗震标准尚可运用,但对于大地震,我们的抗震标准则显得有点低。
    因此,应尽快修订和提高建筑抗震标准。
    行业影响:不同标准对钢材需求总量不同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兼首席分析师单尚华认为,地震主管部门采用什么标准直接决定到钢材的需要量有多大,以及哪些企业有可能作为原料供应商。
    “不同的标准对钢铁需求总量的影响将高达1至2倍。”
    单尚华表示,标准出台之后将立刻部署下阶段的,在全国钢铁企业中进行调配的工作。
    单尚华解释说,不同的建筑标准消耗的钢材相差很远,包括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差别,还包括同一结构不同标准的差别;即便同样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稳定性更好的现行浇筑也要比装配式建筑对钢铁的单耗多出许多。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相关房屋抗震要求,无论是梁的钢筋配置还是混凝土的强度、钢材的抗拉强度都有详细的规范要求和严格的计算公式。
    据了解,目前,我国建筑用钢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和应用技术还不完善。线材方面,国内缺少高强度等级盘条、钢结构连接件用非调质钢盘条等技术标准;棒材方面,国内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目前还不接受冷却强化建筑用钢筋;在抗震、耐候、耐火、耐蚀等品种系列技术标准尚空缺或不完善。
变化三:
    专家呼吁钢结构应成为重建首选
    “灾区重建时,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应以钢结构为主。”我国著名钢结构专家,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侯兆欣向记者表示,“由于灾区处于地震带,政府应提早规划,公共设施建筑要做到大震不倒。”
    “比起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要消耗更多、质量更高的钢材,建筑成本要高出许多。但是它具有建设速度快、耐水抗震等明显的优势。”单尚华认为,在震区大坝、变电站等建筑中,钢结构很有采用的必要。因为钢结构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将地震波的能耗抵消掉。“最起码结构不会跨塌,只要大震中房子不倒,人就能得救了。”
    他表示,钢结构除了抗震性能高,施工周期短、工业化程度高、环保性能好的特点也显著优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应成为重建家园的最佳选择。”
    搜房网对海南楼盘取样发起调查,看在购房者眼中,海南什么样子的楼盘最抗震。
    在“哪种结构的房子更抗震”的调查中,61.9%的购房者认同钢结构建筑。最不被看好的是砖混结构住宅,仅占4.76%。
    据了解,日本等地震高发地区的建筑中钢结构占38%,木结构占35%%,混凝土结构只占20%%多,而我国则相反,混凝土占到90%%以上,钢结构还不到5%%。
    行业影响:带动钢结构行业发展
    也内人士认为,采用钢结构建筑成本较大,难以大规模广泛采用。
    这个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建设部在地震的惨痛教训面前会不会在一些特殊的建筑如水电站、学校、桥梁等建筑上要求使用钢结构。
    在此之前,这种建筑类型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厂房,以及“鸟巢”等有特殊需求的建筑。
    侯兆欣呼吁,在灾后重建阶段,政府应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相关部门应尽快在灾区建立此方面的示范项目。
    “当然所有的房子都建为钢结构也不现实,但最起码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应以此为标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