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 你们融资还难吗
2008-6-3 14:5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舒奕欣
中国的中小企业多为民营企业。据调查,社会就业水平的70%~80%都是由中小企业承担和吸纳的,而中国经济增长65%以上由民营企业贡献。令人遗憾的是,功勋如此卓著的民营企业,从降生成长发展至今天,无时不经受着融资难的困扰。
融资难苦果有因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屡屡遭遇瓶颈呢?
首先,金融机构与融资企业没有建立起足够相互信赖的“信用体系”。融资信贷作为一种“信用”产品,企业的信誉程度如何,往往是金融机构决定是否贷款给企业的重要决策依据。曾经有些时候,融资难也并不像现在这么难。那时候,银行不科学的“盲目”放贷,遭遇了太多无力还贷企业伤害,让“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银行在放贷问题上愈发谨慎,风险防范意识格外强烈,对融资企业也日趋苛刻,信誉门槛趋高,甚至使中小企业难以企及。
其次,金融机构不愿承担太多的融资风险。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变化快,无形资产难以量化,经营规模小,流动资金少,难以形成较大的、稳定的现金流量,所以,经营中需要向银行融资弥补资金缺口时,金融机构不能不质疑企业到期的还贷能力。同时,考虑到中小企业在人才、技术、信息把握、生产设备等因素所支撑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不足,再加上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管理方面的欠规范和疏漏,都导致了信贷风险的加剧。这是金融机构所不期望的。
另外,金融机构日趋完善的信贷审批程序,使中小企业融资相对大企业来说,成本趋高,但银行从中获益较少,造成金融机构缺乏为中小企业进行成功融资的动力。对大企业,银行可以通过供销商、消费者和企业职工等渠道获得其经营信息,所耗成本相对较小。而多数中小企业,很多关于市场经营、财务管理等信息都是内部运行,缺乏透明度,使得银行很难通过一般渠道获得其相关信息。
多种方案破解融资难
面对上述窘境,又该如何破解融资难题呢?有关专家建议:
1.从间接融资的角度,尝试成立中小企业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政府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扶持中小企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
2.改变银行财务和风险评估模式,也有利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如主要从事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香港恒生银行,采取对企业进行非财务数据的评估,可以比较有效地降低信贷风险,给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机会。
3.中小企业为主体公司配套,可以由主体公司担保得到银行信贷。比如大型钢厂与多个中小流通商形成的卫星合作模式,从金融机构获得授信,进而完成融资。
4.中小企业也要加强自身管理,创新经营模式,提高自身信用,树立崭新现代中小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