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25亿元大投入 太仓港拉升区域经济实力
2008-6-4 13:48:00 来源:苏州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中新苏州网6月4日电题:太仓港拉升区域经济实力
泊位多了,堆场大了,航班更密了
集装箱吞吐量5年增长了20倍
5年前到太仓港,一路上很难碰到集装箱卡车,人少,货柜也少。
5年后再进太仓港,一路上车前车后都有装载着集装箱的大卡车追随,6个集装箱泊位一字排开的10多台大吊车前,随时随地都有集装箱船停泊着,随时随地都有货物在搬运装卸。纵横数千米的堆场堆满货柜。
太仓港口管委会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只有4.8万标箱,2004年达到9.2万标箱,2005年实现25万标箱,2006年突破60万标箱,2007年12月20日举行100万标箱庆典。今年4月,太仓港单月集装箱吞吐量已创出12万标箱的新高。
在短短5年之内,太仓港创出了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0多倍的奇迹。
太仓港口管委会一位负责人说,这样的大变化与江苏省和苏州市高度重视太仓港的开发建设有关。在交通部明确把太仓港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干线港、江苏第一外贸大港之后,省、市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太仓港实地考察、现场办公。2005年11月成立太仓港口党工委、管委会,2006年7月江苏省、苏州市和太仓联合成立太仓港口发展有限公司,搭建起一个投资太仓港的专业平台。其间,江苏省和苏州市又先后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全力支持太仓港的建设与发展。
与太仓港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有关。太仓港位于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T”形交汇处,太仓38.8公里长江岸线中有深水岸线25.7公里,码头前沿水深处于负12米线以上,等到2010年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整治结束后,太仓港可满足第四代集装箱船全天候,第五、六代集装箱船乘潮通航的要求。
与连续两年25亿元的大投入有关。到目前为止,太仓港已建成大小泊位32个,一、二期集装箱泊位全部投运,开辟内外贸航线54条,其中集装箱班轮平均每月靠泊800多艘次,每周从太仓港开往上海洋山港的航班19班,重庆、武汉等长江中上游地区经太仓港中转的货柜明显增多。按照《太仓港总体规划》,太仓港将规划建设码头泊位17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2个,集装箱泊位48个,货物设计吞吐能力2.82亿吨、集装箱设计吞吐能力2210万标箱。
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区港联动”让苏企走得更快更经济
有人说,太仓港给进出口企业搭建了一个快出快进的平台;有人说,太仓港给货运、船代等物流企业提供了充足货源;也有人说,太仓港给苏州经济开辟了一条走向世界的通道。太仓港的快速发展,究竟给苏州带来了什么?
太仓港口管委会主任助理朱家宝告诉记者,今年2月26日15点50分,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申报的集装箱出口货物进入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场站,半小时后,海关办完验核手续。18点20分,货物运抵太仓港准备装船。从企业申报到装船,整个操作程序仅花了2小时20分钟。
朱家宝说,这一票出口货物的成功办理,宣告了全国首个内陆地区开放程度最高、功能最全、政策最优惠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和太仓港之间的“区港联动”模式正式启动。
所谓“区港联动”,就是将苏州海关各特殊监管区在功能、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与太仓港在集装箱运输、发展外贸航线等方面的优势叠加起来,特殊监管区被视为太仓港的“虚拟堆场”,进入特殊监管区的货物视同进入太仓港区,海关对进出境货物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区港联动”最大的优点,就是将太仓港区的港口功能延伸至综合保税区口岸作业区,使口岸作业区成为具有集疏、储运、包装、理货、配载和分送等综合功能的海运始发地和目的地,然后通过建立综合保税区与太仓港区间的快速通道,实现区港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物流经理赖秋铭说,他非常看好“区港联动”这一模式。企业通过距离苏州最近的太仓港进出货物后,整个流程至少可节省24小时,每个标箱还能节约25%的运输成本。
太仓海关关长何小平说,2007年江苏外贸进出口3496亿美元,占全国的16%,列全国第二位。而苏州去年进出口额高达2118亿美元,占全省的60%,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苏州地区进出口的货物仍以从上海口岸转运为主,在通关程序上存在着“二次报关、二次查验”的制约。此次以太仓港为龙头,以苏州地区各直通式监管点、特殊监管区域为节点,将太仓的港口功能深入内陆,形成“通关手续便捷、货物流转快速、海关监管有效、集散效应明显”的快捷进出境物流通道,企业是最直接受益者。
上海励达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鞠兴周说,与传统模式相比,“区港联动”简化了进出口通关手续,提高了物流效率,既为企业节省了时间,又为企业降低了运输成本。过去从一线港口运货过来的集装箱大部分是空车回去,实载率只有50%,现在可以从苏州综合保税区再装货上太仓,实载率提高到100%,那样一来,运输企业降低了运价,进出口企业的运输成本也自然而然降低了。
民生轮船公司外船公司副总经理蒋栎说,民生公司是2007年8月进驻太仓港,经营日本、台湾航线的。此前,一直试图用低价格来吸引太仓周边的集装箱,但效果不大,现在推出“区港联动”模式后,企业从太仓港进出口的物流成本降了、通关时间短了,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昆山好多进出口企业都把目光瞄准了太仓港,公司开往日本、台湾航线的集装箱货运量也随之水涨船高了。
据朱家宝估算,2007年,苏州地区集装箱生成量大约在650万标箱左右,其中海运的有九成都从上海港走,假如今年“区港联动”后能吸引其中10%或者20%的集装箱改从太仓港走,今年太仓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就有望超出160万标箱。
成本低了,效益高了,流通畅了——
区域物流服务平台提升竞争力
太仓港的迅速崛起,“区港联动”快速通关模式的全面推行,扩大了太仓港对苏州地区乃至苏南地区的物流辐射能力,构建了更具活力的区域物流服务平台,形成了区域物流功能共享、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这对进一步拓展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空间,进一步改善地区投资软环境,进一步提升苏州乃至江苏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太仓港口管委会副主任钱志强说,太仓港的迅速崛起,将会对苏州、苏南乃至江苏省起到重要作用:
——开放型城市都有自己重点发展的港口,有港口的地方都会兴旺。
1970年排名前20强集装箱港口时,亚洲只有1个日本横滨港,吞吐量仅为15万标箱。当年的20强排行榜上,有7个北美港口、11个欧洲港口、2个大洋洲港口。而2007年排名前30强的集装箱港口中,已有20个是亚洲的,其中8个是中国大陆的港口。
随着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最多的国家,去年,全国港口(不包括香港与台湾)吞吐总量达1.13亿标箱,有12个港口吞吐量超过100万标箱,其中6个超过500万标箱,2个超过1500万标箱。
——上海港发展得越快,其辐射作用、溢出效应就会越明显。
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全年达到2615万标箱,一举超过了香港。上海港发展得越快,它的辐射作用、溢出效应就会越明显,太仓港与之错位发展、配套服务的功能也会更多凸现。
——长三角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太仓港。
省委书记梁保华最近到太仓港察看时明确提出,江苏港口发展的重点,苏北连云港,苏南太仓港。太仓港地处苏锡常经济腹地,这方沃土上欧美企业多,台资企业多,拥有大量的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装箱生成量年年都在增加,我们发展太仓港,关键是要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快集装箱进出口的流通速度,落脚点就是提升苏州乃至江苏区域经济、开放型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苏州市副市长、太仓港口管委会主任梅正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苏州需要太仓港,苏南需要太仓港,江苏需要太仓港,为了提升综合竞争力,太仓港将以更广的范围、更宽的视野,来规划考虑下一步的建设和发展,太仓港要在进一步完善集疏运体系、完善服务功能上下功夫,努力营造出成本低于周边港口、服务好于周边港口的竞争优势,以吸引更多的船公司到太仓港增开航线航班,更多的企业来太仓港进出口货物。(徐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