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掀起“两型”建设热潮
2008-7-13 16:3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汉网消息(文/记者 秦杰夏琼)市委、市政府举办全市“两型社会”建设专题研讨班,是我市推进该项工作的又一举措,动员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明确重点,群策群力,开拓创新。昨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杨松作了专题讲话,全市“两型社会”建设热潮正在迅速掀起。
■民生
城乡居民社保实现一体化
我市中心城区与远城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去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7.4%。目前城市社保主要面向城镇人口,覆盖面没有遍及占全市人口总量37%的农民。
杨松称,我们要逐步探索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尽管有相当的难度,但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做,开始试点,用七八年时间,基本做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
同时,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试验。
“十一五”中期评估增加民生规划
杨松称,民生发展规划是我们必须补充的非常重要的内容,过去我们只是强调居民收入,但居民收入与民生的要求相差还很远,应通过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进行一次大的规划和调整。
城区周边建6个生态宜居新城
我市已规划了在中心城区周边建6个生态宜居新城区。目前,武汉市正在加快推进,其目的一方面对中心地区减载,分流出去一部分人口,另一方面对从农村及其他地方移居到武汉市的人口进行截留,以防人口都挤进中心城区。
■产业
武汉八年奋战进入“万亿元俱乐部”
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去年更是跨入了“3000亿俱乐部”,但与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且我市GDP仅相当于广州的2/5。
杨松称,我市原来提出建设钢铁基地、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光电科技等4个千亿产业。根据武汉的基础及“两型社会”建设形势,将重新评估“十一五”规划。根据武汉目前的基础,杨松介绍,我市目前正在做规划的还有4个千亿元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能源环保产业、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等4个千亿的产业。
先进装备制造业包括船舶、机床、机电、锅炉及钢材加工等行业;能源环保业有新能源制造、太阳能、节能产品、污水治理等;创意产业则指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消费品设计、软件、出版动漫及影视等;而现代物流业则有运输业、电子物流等。
杨松专门算了一笔账:武汉市去年经济增长超过15%,如果按这个速度计算,有8个千亿产业及诸多百亿元产业做支撑,武汉平均每年GDP都将增长1000亿元,通过八年努力,2015年,武汉将进入“万亿元俱乐部”。
■花絮
“来听发言的人越多越好!”
积极培育绿色市场体系,鼓励绿色消费,抵制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政府机构在采购办公用品时,应当优先采购节能、节水和资源再生利用的产品,鼓励节约使用和重复利用办公用品。
说到此处,杨松举起自己的发言稿称:“市委办公厅给我的每周工作安排表,就是印在发言稿背面,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和表扬”。
与此同时,他又谈到了研讨班工作人员挂的胸牌,“我们相互之间又不是不认识,这种一次性消费根本没有必要,而且我们这个研讨班就是要让大家参与,来听发言的人越多越好。”
“体制问题
是发展‘两型’的障碍”
在昨日的研讨班上,来自各区的区委书记、区长,对行政体制改革,特别是我市正在进行的“让权”方案感触颇多。
江汉区委书记张平称:“目前,发展‘两型’最大的障碍就是体制问题”,他举例称,关于公共服务体制的规划,但区里根本不知道要服务多少人;区里连建一个厕所的权利都没有。”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汉阳区委书记李诗伟称,来自市级各部门的考核要求,社区必须配建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活动中心,而这些都属违法建筑。
■循环
让种植产品进入循环产业链
目前武汉的农业结构有些问题,相当的土地在种植水稻和棉花,这与我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基本搭界,下一步,将采取一些激励政策,把我们所有的种植产品,调整为我市循环经济产业中的一环,而不是游离于循环经济产业链之外。
无节能环保设施不批建住宅小区
杨松说,看了青山绿景苑的垃圾回收系统后,感到当地的做法非常好,总体算下来,并没有增加成本,每户水电都还是节约了,降低了生活成本;但同时他也觉得很奇怪:2005年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胡锦涛总书记还亲自视察了该小区,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没有制定标准在全市推广?
杨松称,我市要大力推广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工程,逐步扩大中水在城市景观用水、都市农业花卉苗木灌溉、市政环卫和工业冷却用水中的使用比例。
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和集中处置设施,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资源化水平。加强城市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再生资源利用率。
这些措施将来要制定标准,在全市进行推广。杨松说,今后,新建城市住宅小区,如果没有类似的节能环保设施,就都不批建。
计划成立循环经济研究院
目前,我市正在谋划成立循环经济研究院,该院必须集产学研一体。杨松称,这个研究院不单纯搞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我们将依托中科院、社科院,我们的重点是建一个应用、实用相结合的平台,为我市的循环经济提供服务。
此外,我市还将通过竞争的方式,将循环经济实验室提升为国家实验室,而且该想法目前已得到科技部的支持。
■“两型社会”
大武昌、大汉口、大汉阳
我市将建三大片区联席会制度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区与区之间如果发生雷同项目,如何解决?昨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杨松建议,采纳江岸区副区长龙宁的建议,成立大武昌、大汉口、大汉阳三大片区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据了解,龙宁曾赴美国学习,她建议分别成立由江岸、江汉、硚口、东西湖、黄陂、新洲6区组成的大汉口生态环境保护联合会,由汉阳、蔡甸、汉南3区组成的大汉阳生态环境保护联合会,和由武昌、青山、洪山、江夏4区组成的大武昌生态环境保护联合会。这种机制有利加强区域内工作协调,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杨松认为这种想法很好,在与阮成发市长商量后称,通过建立大片区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可以实现平级单位间的有效沟通。大武昌片由武昌区牵头,大汉口片由江汉区牵头,大汉阳片由汉阳区牵头,“可以轮流坐庄,你们自己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