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行业分析

成本高压 会否让汽车业“弃”油“触”电

2008-7-16 12:3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舒奕欣
    自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油价猛升至11美元以来,国际油价几经更迭演变。但从2003年开始,大盘走势像脱了手的氢气球一路飙升,截至今年的6月底,价格已经突破了140美元。高油价的冲击波,一轮接着一轮,考验着中国,也考验着世界。
    对于钢铁使用大户——汽车工业来说,发展中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是占自身成本70%的钢材价格不断上涨,而且,作为动力之源的石油飙价,也让消费者在考虑使用成本之际,不断调整对汽车的购买预期。对于汽车开发和制造商来说,这是一个生死存亡的因素。汽车工业要想为自己积累更多的发展资本,就要充分考虑市场的购置成本和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并促成产品和资金在市场和生产厂商之间合理有序的双向流动。
    在无法改变钢铁原材料成本的背景下,生产制造商将关注的视野转向了可以大量节约动力成本的新型车——电动汽车的研发。
    电动汽车现有三种类型--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完全依靠蓄电池,续驶里程有限,目前主要应用于小型车和短途的社区交通;燃料电池汽车则借助燃料电池这种电化学反应装置,使氢燃料不通过燃烧而直接转化为电能,其续驶里程可以和汽油汽车相比,但燃料电池成本高昂,可靠性有待改进,氢燃料的供应还存在问题,至今未能实现产业化;而更好地体现了与传统的继承性的混合动力汽车,则被认为是目前电动汽车发展的主流。
    据统计,在整个 “十五”期间,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获得8.8亿元的中央财政投入,并带动地方政府和企业投入20多亿元,全国共有200多家单位的2000多名科技人员参与。汽车工业专家欧阳明高教授说,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汽车研发项目”。
    或许正是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一些原本对电动汽车研发没有兴趣的国内企业,也开始涉足这个在国际汽车界炙手可热的领域。在东风电动车公司向武汉市公交集团交付首批30辆混合动力公交车之后,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了中国国内汽车厂商首款混合动力轿车——F6DM。
    电动汽车的热潮在中国逐渐兴起。据悉,这款以铁电池电机和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双模混合汽车,长距离行驶时以汽油驱动,短距离行驶时以电池驱动,将于2008年下半年正式量产,而纯电动汽车也将于2009年正式投入市场。
    由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混合动力电动客车,不仅跑起来平稳,而且可以节油30%左右。湖北曹青山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宋其华介绍,电动轿车一次充电六七个小时,就能行驶600公里以上,最高时速可达130公里,而百公里耗电量仅为7.8度,花费仅4元钱左右,远远低于现在的燃油车百公里消费。
    那么,在油价飙升、钢价上扬的今天,现代科技会否让汽车工业“弃”油而“触”电呢?行业专家对此充满信心:“从汽油到天然气动力汽车,到纯粹混合动力汽车,再到纯电动汽车,需要一个过渡,但此过程不会太长,要相信,现代科技催生的现代电动汽车,是一款可以改变世界的汽车。”
    甚至有人大胆预言,三五年之后,电动汽车时代就会真正到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