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快递剑走“绿色”本土物流环保待推
2008-7-18 16:4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记者柴凤伟
编者按
继UPS、TNT之后,前不久,DHL的绿色运输项目也正式在华启动。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外资巨头的绿色运输举措,除了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外,也为其在中国市场赢得了更多的主动权。而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当前要高度重视环保意识的建立和提高,并不断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快递巨头争打环保牌
近日,DHL在华最早的合资公司中外运敦豪向亦庄开发区的北京三江采购了43辆华晨汽车金杯海狮物流专用车。这标志着中外运敦豪 “绿色运输项目”在华的正式启动。
DHL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以此为开端,中外运敦豪还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开展 “DHL绿色快递”。在这项增值服务中,客户可以选择将其全球范围的全部或部分业务加入“DHL绿色快递”并支付投递费用的3%作为 “绿色基金”。DHL将计算每票快件在整个投递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并通过对相关碳管理项目如汽车替代燃料技术、太阳能电池板和重新造林等再投资来削减和抵消全球快件运输中的碳排放。
而且早在2005年,DHL的母公司,德国邮政就启动了 “绿色运输”项目。2006年11月,DHL快递开始在欧洲开展 “绿色运输”项目。在中国,碳中和服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正式推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上述具体措施外,为了大力推进 “绿色运输”,DHL还在环保创新、绿色科技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DHL已经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它的长期战略之一。其母公司德国邮政在德国还建立了 “创新中心”,与IBM、SAP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合作伙伴一道,研发和研讨物流行业的创新解决方案。
就在DHL的绿色运输项目务实推进的同时,其他洋快递开展绿色运输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今年3月,UPS首批符合国Ⅳ排放标准的运输车辆开始上路。据了解,UPS将陆续把北京的104台运输车辆全部置换成国Ⅳ环保型车辆,用于支持北京2008年奥运会物流与快递项目及日常运输任务。随后,TNT也携手东风汽车试运行中国首批两辆零碳排放电动快递轻卡。TNT这一创新举措同样为中国运输业通过运输工具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作出了表率。
本土企业需增强危机感
快递行业由于其在使用交通工具方面的特性,成为碳排放量比较大的行业。有专家指出,在我国政府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与减排增效的背景下,外资巨头积极开展绿色运输的举措,不但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有利于其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动权。
一般认为,绿色物流只是一种环保理念,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它不能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相反还会增加企业物流成本。而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绿色物流不但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更容易获得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青睐;而且绿色物流企业通过对资源的集约利用、对运输仓储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可以大大压缩物流成本、降低物流的环境风险成本。此外,资源循环、资源回用等逆向物流还可以给物流企业带来实际的收益。 “从这点上说,发展绿色物流前景非常巨大。”中国国际货代协会快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建新在谈到绿色物流的发展潜力时表示。
不过,他同时指出,我国在绿色物流的研究方面也刚刚起步,与先进国家和地区在绿色物流的观念、政策、技术和服务水平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物流企业在这方面的关注及创新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要在国内成规模、成系统的发展还为时尚早。
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设。
业内人士指出: “国内的企业一定要全面树立绿色物流意识,从现在起,围绕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经营。特别是在外资巨头强势压力下,不断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刘建新强调, “由于国内企业经营情况千差万别,在推进绿色物流上,我们还要从国情出发,循序渐进,不能一刀切。”
对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一方面要为绿色物流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强化各部门、各行业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协作和配合,集约资源配置,从而提高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另一方面也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如采用评比、奖励等方式来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