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职场资讯

拓宽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2008-7-24 15:3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市政协四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现场。本报记者 吴铠峰 摄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一句贺岁片的台词,很快就被引为经典语句。根据调查显示,曾经吸引“孔雀东南飞”的深圳,近年来也面临着高端人才缺口大的难题。昨天,市政协的专题议政会就将关注的焦点放在高端人才这个问题上,10多名委员走上前台,为吸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出谋划策。今年5月,市政协成立了40多位委员参与的专题调研组,就我市人才问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调研。昨天,调研结果首次在专题议政会上公布。
  我市每万人中高层次专业人才不到一人
  根据调研结果,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引进了大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高端人才。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深圳的人才竞争力优势明显弱化。
  有一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我市每万人中高层次专业人才只有0.59人,而苏州是1.01人,江苏是1.45人,重庆是2.66人,成都是6.66人,上海是7.49人。深圳高端人才缺口巨大。以卫生系统为例,深圳市每千人口中(以800万常住人口计)拥有医生2.38人,远比北京、上海和广州低,且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又如深圳物流行业目前人才匮乏,主要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短缺,目前既懂技术又掌握现代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仅占该行业人员总量的1%。另据了解,深圳有技能人才171万,其中高技能人才20.2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11.8%,同样远低于北京、广州和上海,5年内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缺口19万人。
  深圳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为什么减弱了,根据调查报告,引进特殊人才的办法不够科学是其中重要一环。我市在引进高端特殊人才时,常采取一刀切办法,没有考虑高端特殊人才的特殊性,而一味地强调笔试成绩,忽略实际技能。
  同时,深圳生活成本高,配偶就业、子女入学难,高端人才保障政策不完善不配套,用人机制还不够灵活等,是造成我市高端人才缺口的原因。
  拓宽高端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目前,人才资源已成为各地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增加深圳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首先就要创新高端人才的引进机制。调研报告建议,首先要拓宽高端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制定的关于吸引高端人才的“1+7”文件(征求意见稿)就为高层次高技能急需紧缺人才开通了绿色通道,而绿色通道服务对象为国际级领军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然而,深圳现实中国际级领军人才基本没有(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全国都没有),国家级领军人才极其稀少,地方级领军人才(在现代管理、科学技术、学术、技能等方面居于各省前沿的领军人才)也很少。而我市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真正需要引进并有条件引进的是大批副高以上、或技师以上、或特殊岗位的特殊人才,这些人才应当成为我市引进人才绿色通道的服务主体。报告建议有关部门深入调研,认真分析,实事求是地界定深圳所真正需要的高端人才范围,使即将开通的绿色通道能切实发挥作用。
  编制深圳高端人才引进目录
  如何将深圳最需要的人才及时引进来?调研报告建议,要依据深圳近期、远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调研、汇总、整理、分析各有关用人单位对急需紧缺高端人才的需求,编制高端人才引进目录。目录可每年更新一次,于当年度向社会公开发布。这样,一方面向这些紧缺人才抛出“橄榄枝”,一方面可以给我市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时提供参考。
  要吸引人才,还要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调研组了解到,在我市高端人才引进过程中,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就是住房及家属就业、子女入学问题,尤其是房价过高已经成为阻碍人才引进最突出的问题。比如一位年薪8~9万的高端人才,特区内目前平均房价至少每平方米1.5万,购置一套10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约需150万,需要20年左右才可能买得起。因此,居高不下的房价将绝大多数高端人才拒之门外,用人单位也深受其害,非常无奈。建议:第一是参照广州、珠海等周边城市的经验,尽快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第二是建设适用于高端人才使用的经济适用房,以低价出租的形式满足在深工作(包括长期或者不定期)的高端人才的需求,高端人才在深工作15年以上者,可按成本价购买。
  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引才机制
  要吸引高端人才,还要创新高端人才使用与激励机制。报告提出,要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引智机制。要积极吸引高端人才采取柔性流动方式来我市短期或长期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等工作,提供智力服务。支持各用人单位短期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可以岗位聘用、技术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以及人才租赁、课题招标等灵活方式引才引智。鼓励各类高端人才带项目或者采取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到我市创办企业。建立特聘专家制度,围绕重点优势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鼓励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国内外聘请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担任特聘专家,柔性引进国内外专家和各类急需人才。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合作开展研究,通过科技合作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
  实施高端人才培养计划
  高端人才不仅靠吸引还要靠培养,包括实施“深圳市高端创业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建议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重点面向高成长性的科技型大中企业选择培养对象,打造一支具有较强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居于国内同行前列的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队伍。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城、深港产学研基地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加强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和科研团队建设,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拓宽高端人才培养渠道。同时,要加快我市高校、各类科研机构、智囊团体建设,鼓励我市企事业单位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以及跨国公司合作设立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