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百年提速从中国开始
2008-7-28 19:4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2007年是UPS成立100周年。作为北京奥运会物流和快递服务赞助商,UPS也进入到最后的“预演”冲刺阶段。2008年,UPS还将是在中国第一个设立国际转运中心的快递公司。再加上在奥运准备中与各地物流公司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进入下一个百年的UPS在中国已经找到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在UPS与中外运长达16年的合资历程中,虽然客户和品牌掌握在UPS手里,但中外运却扮演着国内快递业务代理商和享有分红权的均权股东的角色。也就是说,由于不可避免的合作伙伴的存在,UPS一直与中外运维持着利益分享的局面。“外资迟早要回购合资公司中的中方股权”的预言终于成为现实。2005年也因此成为一个蕴含变局的年份。根据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从2005年12月11日起,中国将允许外国快递企业在中国设立独资公司,独立开展国际快递业务。面对这一政策机遇,UPS率先于2005年底与中外运达成“独资协议”。按照协议,UPS将以1亿美元获得在中国23个城市的国际快递业务的直接掌控权,为全国200多个城市提供直接服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UPS开始了自己的新谋划——供应链解决方案。
2007年11月27日,UPS旗下UPS融资公司宣布与上海浦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及招商银行合作,推出“UPS全球供应链金融方案”。此类合作在国内实属首次,它将为中国中小企业或大型企业供应链中各个环节提供包括融资和风险管理等一系列服务。按照UPS的说法,该方案能帮助企业简化交易流程。
从全球范围来看,UPS的供应链管理革命早在2003年已经开始。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当年3月,UPS停用了有40多年历史的传统图案,将用丝带捆扎的盾牌包裹图案换成了棕色而略带金属光泽的三维图案,新图案寓意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
2007年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UPS的主要收益已经完全来自国际市场,其中中国市场业务季度表现卓越,带动整个亚太地区当季出口量同比激增25%,迄今为止今年的同比增长率也已超过20%。
正是由于中国业务的高速增长,这一区域在UPS全球的地位不断提升。2005年独资后,UPS把大中华区分成华南、华北、华东、香港和台湾5个区。2006年,原属于大中华区的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与日本、韩国一起成立北亚区,而中国内地作为一个独立区,与北亚、南亚并列成为UPS亚太区下面的3个分区。
事实上,包括联邦快速、DHL敦豪,几乎所有的对手都把目光放在了这里,而中国本土的快递公司则风起云涌般成长。UPS国际部总裁大卫·埃博尼晚上临睡前满脑子想的就是一个词:中国、中国、中国。公司运营总经理约翰·贝斯特纳则明确表示中国是UPS的头号重点。
这个自1988年开始进入的市场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活力。2004年第四季度,UPS国际日均包裹业务量增长5.6%。其中中国的出口业务仍保持最强劲的势头,增长速度达到125%,全年增长超过100%。UPS新开通了6个中美航班,另有6条新航班等待开通;新订购的10架空客A380随时准备从亚洲所有主要城市直飞美国的枢纽城市。2007年,UPS在上海兴建航空转运中心,这是跨国速递巨头在华兴建的第一个航空转运中心。UPS把中国作为“头号重点市场”的最新例证是,UPS已成为北京奥运会的首家合作伙伴。2008年夏天,它以奥运会唯一物流和快递服务赞助商的身份将盾牌标志的光辉强有力地辐射开来。
消费者说
张 赛(北京市民 28岁 公司白领)
在我们写字楼里,几乎每天都需要将文件、资料通过快递的方式发送给客户。几年下来,与我们合作的各家快递公司的服务水平和运转效率是不一样的。
听说UPS有15万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个包裹发送到180多个国家。在这个领域UPS平均每人每天取送130件包裹。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130件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他们会依据UPS的网络布局和城区交通状况,业务管理人员对每一位司机的行车路线进行调查,并对每一种送货、暂停和取货活动设立工作标准,并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从而给每一位司机每一天工作的详细标准。
我最喜欢看UPS的快递员收件时的样子,据说他们的每一个程序都要严格遵守,甚至包括哪只手去敲门。当司机接近发送站时,要求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到1挡。
然后司机从驾驶室出来,右臂夹着文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司机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它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3英尺的速度快步走到顾客门前,先敲一下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送货完毕后,司机在回到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记工作。
专家点评
UPS以广告赢得奥运之战
韩 杨(物流专家)
只要到了北京,那些精心制作的广告似乎能出现在任何交通工具上。下了飞机步出廊桥,等待提行李的空闲,看得到UPS接力跑的广告。地铁和公交车的车身上,是UPS员工的笑脸。路边的广告牌上、报纸的通栏封面上,是UPS员工捧着鸟巢模型的身影。“此时此地在中国”——这也许正是UPS想要表达的理念。UPS中国董事总经理陈学淳说,如果你留心UPS的广告,不难发现广告营销的步点正与奥运的鼓点一致。
2006年4月,UPS启动首轮奥运营销的广告“自豪篇”,表达签约北京奥组委,成为奥运赞助商的自豪。2007年3月奥运倒计时500天时,UPS发布“仓库管理”广告,通过UPS为北京奥组委官员提供解决方案的广告创意,表达和北京奥组委的通力合作。在同一天,UPS推出了自己的奥林匹克专题网站。
而UPS的另一广告特色在于,广告主题都取自汉语成语。“百发百中”配合UPS与奥组委签署的安全投递备忘录,强调了UPS投递准确的信心。“马到功成”广告为迎接好运北京测试赛而推出。“弹无虚发”表达对奥运会冠军中国女子排球队的信心,而UPS对该队的赞助持续至2009年。正是通过广告的关联性和主线,UPS表达着“深入参与中国市场、北京市场的意愿”。
UPS曾有报告显示,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和相关形象为他们带来了令人信服的效果,“亚特兰大奥运会前,利用奥运会赞助平台而开展的直邮促销活动,收到了比以往任何一次类似活动高出三到四倍的效果”。而UPS在物流业的老对手联邦快递(Federal Express)曾经参与了国际奥组委第一期TOP计划。然而由于一直未能成功地把奥运赞助计划整合到他们全球营销战略中去,他们选择在第二期TOP计划中退出。
据国际奥委会前任市场开发部负责人麦克尔·佩恩《奥林匹克大逆转》一书中的解释,联邦快递当时把很多执行工作交给不同的公关公司去做,而公关公司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说服联邦快递斥巨资去开发边缘项目,而不是专注于他们已经获得的权利。因此营销效果并不理想。显然UPS本次奥运营销的密集宣传和本土化策略充分吸收了自己和对手的经验或曰教训。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UPS的营销,相当多的只是品牌广告,这正与UPS服务的领域有关。 “名称记忆也许对那些大众消费品类的产品有用,但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在商业机构领域提升知名度。”UPS公司前奥运会项目主管罗丝玛丽·温莎·威廉姆斯(Rosemary Windsor Williams)曾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