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空港资讯

粤空港经济再构新动力

2008-7-4 17:1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广东发展空港经济里程碑事件——联邦快递亚太运转中心年底启用

  全球几大枢纽机场带动的空港经济步入深度发展,大量后继者掀起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热潮,广东作为晚起跑的后行者,依托我国三大枢纽机场之一的广州白云机场,拥有发展空港经济的先天性优势。发展空港经济也越来越被决策者认为是提升广东产业国际竞争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日前省政策研究室有关报告中称,空港经济将成为广东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

  联邦快递亚太运转中心年底启用 成粤发展空港经济里程碑事件

  目前正在建设,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启用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联邦快递亚太运转中心,启用后每周将带来150多个航班在白云机场起降,初期可给白云机场增加60万至80万吨/年的货邮量,每年将为广州带来约10亿的经济效益。

  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对外事物总裁田长桉此前曾表示,公司选中广州是因中国经济一直不断高速增长,且相信这一经济奇迹还将长时间持续。而这项占地2451亩,工程项目总投资29.8亿元的项目被研究区域经济的专家称为广东发展空港经济的“催化剂”。

  国际经验表明,大型货运空港区是形成对航空依赖较强的产业集群的关键因素,连接着亚洲地区18个主要经济与金融中心的联邦快递亚太运转中心,由菲律宾苏比克湾转落户广州白云机场后将是在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转运中心,意味着白云机场将成为我国内地最大的航空货运机场之一。

  据广东省委政研室有关权威报告分析,联邦快递亚太运转中心落户后产生的强大物流引擎作用和带动效应,必然带动空港指向性强的产业集群快速形成,并将大大推动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广东在新一轮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联邦快递亚太运转中心落户广州带来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增强广东加快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今年底联邦快递亚太运转中心启用后,广州白云机场明年的货运量将会翻番,由现在70多万吨提升到150万吨。”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总裁刘子静认为,联邦快递亚太运转中心的启用将成为广东发展空港经济的里程碑事件。

  根据德国的罗兰·贝格公司和美国的坎贝尔公司的统计,联邦快递亚太运转中心启用后,对广州的GDP的贡献,2010年和2020年,分别将达到70多亿和980多亿,由此带来的就业人口分别将达到14.6万人和80.7万人。

  据悉,紧随联邦快递之后,许多国内外航空公司、物流及相关企业纷至沓来,在花都区规划发展的空港经济区,已有近20个新项目落户,总投资额约65亿元,机场所在地区已经成为吸引国内外高附加值产业投资的热点。

  珠三角地区是全球密集度较高的工业基地和最大的出口加工基地,每年产生的航空货物总量达500多万吨。有关研究区域经济的专家认为,随着广东正在推进的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深化,广东的产业结构必将进一步优化,高附加值的产业不断成熟,促使航空货运需求大量增长。据测算,2010年后,珠三角航空货运生成量将达到800-1000万吨,到2020年将达到2000万吨,航空界有关专家认为,广东作为全国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位居首位的省份,发展空港经济也拥有坚实基础。

  广州白云机场枢纽地位凸现 强力支撑广东发展空港经济

  去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了3000万人次,达到了3096万人次,仅次于首都机场,位居内地第二位,预计在全球机场排名中上升到30多位。

  据了解,在有关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展望中,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为白云机场设定了战略目标———建设成为辐射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综合性中枢机场,预计到2010年,作为我国内地三大枢纽机场之一的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800-4000万人次,初步建成亚太地区综合性航空枢纽;而到2020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7000-7500万人次,进入世界前15位,白云机场届时将成为高度成熟的亚太地区综合性航空枢纽。

  “在2004年转场之前,白云机场的国际航线只有23条,目前达到了53条,”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总裁刘子静介绍,增量超过了过去20年积累的国际航线的总和。

  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亚运会、联邦快递落户等多项利好因素带动,预计2010年广州白云机场的国际航线将超过80条,国内航线将超过130条,客运量进入世界前20位。

  据国际航协统计,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每增加一百万,就可以给当地GDP带来2亿到3亿美元的增长,及2000-3000个新的就业岗位,因此在中长期内,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必将刺激广东经济的快速增长。省委政研室有关权威报告中认为,白云机场在区域内和国际上的综合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凸现,并将强有力地支撑空港经济的发展。

  “空港经济是广东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副总裁陈晓宁接受专访时表示,广东依托白云机场发展空港经济,可有力地提升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竞争力,空港经济将在区域发展中充当“新引擎”。另一方面,空港经济的发展壮大,又进一步强化广州白云机场区域航空枢纽地位,并增强广州这座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华南地区、泛珠三角地区乃至东南亚地区的辐射力,从而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全球掀起空港经济热潮 广东发展空港经济已刻不容缓

  空港经济作为新兴经济产业,日益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有关研究区域竞争的专家认为,在我国能够有条件高起点规划空港经济的城市并不多,面对全球发展空港经济的浪潮,具备发展空港经济良好条件的广东需奋起直追。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航空项目发展10年后,给当地带来的效益产出比为1∶80,技术转移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一个大型枢纽机场的功能可以辐射到与航空相关的旅游业、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房地产业等领域,从而形成一个较大的产业链。机场的独特优势也使其周边地区成为吸引跨国公司落户的强磁场。德国慕尼黑机场附近31%的公司表示,机场是让他们作出投资的最重要因素;爱尔兰顶级公司中的93%都选择都柏林机场作为商务旅行的出发地。

  美国孟菲斯机场、法国戴高乐机场、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都是全球化时代发展空港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范例。美国芝加哥机场每年为周边地区提供33.9万个就业机会,带来130.5亿美元的经济收入。

  我国周边的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非常重视发展空港经济,甚至将其纳入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给予政策上支持,即便印度,也通过班加罗尔机场的空港优势,近年出口的计算机软件产值都在50亿美元以上。国内除了北京、上海和天津外,江苏、浙江、重庆等省市近年也加大了发展空港经济的步伐。

  “广东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对外贸易占全国30%-40%,出口规模居全国之首,与此同时,广东外向型经济也存在利用外资水平不高、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低端、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迫切需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快转变贸易方式,”在省委政研室这份报告中称,广东依托国际航空枢纽港加快发展航空经济,能在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参与国际分工,从而更多地吸引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次。

  发展空港经济亟待破题 政府高起点规划需先行

  根据“十一五”规划,民航总局将投资1400亿元扩建44个机场,新建42个支线机场,其投资总额超过了1990年到2005年的总和。其中,仅迁建昆明机场就将投资200多亿元。不过,让业界心有余悸的是,上一轮盲目投资建机场的阴影仍未退去,珠海机场、四川绵阳机场等陷入巨亏,全国小机场也大部分亏损。

  观察人士认为,不能就机场建设谈机场建设,作为一个高投入、高风险、回报周期较长的产业,一个地区只有主动融入到空港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中去,才能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发展空港经济要求政府部门把它纳入区域经济全局中考虑,并将之放置在战略位置,明确其龙头地位,”民航业内专家认为,省委、省政府已将发展空港经济作为促进广东经济转型的战略性选择,但发展空港经济仍需政府层面的主力推动,在省政府的主导下,着手制订空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尽快形成上下(省、市、区)之间和左右(各部门)之间的合力,出台支持发展空港经济的系列配套政策,进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周边区域土地政策的调整和修编,同时加紧对机场周边地区进行公共交通配套,形成铁路、地铁、高速公路、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快速接驳的交通网络。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机场周边将规划建设机场高新科技产业基地、广珠空港国际物流园区和机场商务区三大商圈,但是要打造空港经济核心区,广东还必须加快推进空港配套产业园区建设,特别是充分发挥联邦快递亚太运转中心落户广州白云机场的效应,参照新加坡、孟菲斯等机场空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国际级的配套产业园区,将之定位于空港自由贸易区,打造广州空港经济产业体系的龙头,带动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目前,省机场集团正积极与花都区、白云区等当地政府一起拟在紧邻联邦快递转运中心周边区域规划建设配套产业园区,根据初步设想,联邦快递配套产业园区的建设开发将分三个阶段进行,首期规划为6.6平方公里,发展航空配件、轨道交通、汽车零配件,使配套产业园区成为广州空港经济的重要支柱,预测实现生产总值将达到330亿元,提供就业机会6.6万人;二期规划总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会展、金融、珠宝、皮具、软件等产业,使配套产业园成为珠三角及泛珠三角地区空港经济的重要支柱,实现生产总值1195亿元;远期规划为2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智能机件,航空、航养,保险、文化、商贸等产业,使配套产业园区成为中国中南部地区空港经济的重要支柱,预测实现生产总值2876亿元,提供就业机会不少于28.7万人,因此联邦快递亚太运转中心落户广州白云机场将成为广东发展空港经济的“催化剂”。

  省机场集团还大力推进所辖的汕头、湛江、梅县机场在空港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自粤东工作会议以后,围绕潮汕新机场,规划建设潮汕空港经济区,已成为关注的焦点。在省委政策研究室《关于促进粤东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的研究报告中,也积极建议省委省政府将潮汕空港经济区作为促进粤东加快发展和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进行规划,并列入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全省空港经济发展规划。湛江机场将紧紧抓住广东钢铁集团公司生产基地落户湛江、国家级造船和石化项目可能落户湛江的战略发展机遇,加快启动新建扩建候机楼工程,为粤西经济发展服务。梅县机场也将尽快开工建设跑道延长工程,进一步提高运营水平,增强服务功能,积极拓展周边省份的航线,扩大市场,促进粤北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发展空港经济广东在行动

  在国内一些先觉地区,空港经济已经初露端倪,尤其在政府层面,已经出台相关的产业配套政策,规划配套园区甚至空港城,引导空港经济的发展。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坐落在顺义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顺义区已经呈现出向周边辐射发展的强劲态势。“十一五”期间,首都临空经济区重点建设项目共87个,投资总额1203亿元,有关方面预计到2010年,相关功能区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亿元以上,占北京市生产总值的8%左右。

  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实践显示,空港经济能够有力地推动当地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服务业有较大的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带动地价的升值,使房地产业迅速兴起;有力地增强城市的区域竞争力;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加快转移剩余劳动力,从而推动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为了推进广州航空枢纽建设,广东省政府和民航总局已经成立了“推进广州航空枢纽建设联合领导小组”,为白云机场在航权、通关、空域和资金等枢纽建设方面争取最大的政策支持。

  据了解,广州市政府已经在白云机场周边规划了100平方公里的空港经济区,大力发展以物流、商贸、航空维修、电子、精密制造、机场商务、科研开发等为主体产业的空港经济,并将其分为六大板块,即山前旅游大道板块、工业制造区、航空物流区、加工物流保税区、机场商务区、休闲娱乐区、高档住宅区。目前,广州空港经济区内的重点项目,如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广汽现代商务车项目等已经相继进入建设阶段。

  目前,依托白云国际机场和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项目,广州正在制定一份高起点、高标准的空港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空港物流基础设施,最终目标是将广州建设成为中国南方的国际物流中心。

  广州白云机场方面表示,到2010年,航空货运集散枢纽的目标是年货邮吞吐量达到200万吨,货物中转率超过30%,国际货邮比例超过50%,货邮吞吐量进入世界前15位。

  笔者注意到,临近广州白云机场的花都区、白云区、从化区及佛山三水区等已经借助地缘优势闻风而动,纷纷规划自己的相关产业,致力于做大做强航空相关产业。

  相关链接 

  空港经济

  空港经济是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之后,依托于大型机场、特别是大型国际枢纽机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在其周边地区发展起来的,由直接服务及依托于航空运输业的相关产业和具有明显航空指向性(可充分利用航空运输优势和便利)的有关产业组成的,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区域经济体系。

  空港经济包含的主要产业,有关专家认为有三类。第一类是直接与航空运输相关的服务产业,如航空物流业、食品业、维修业等,他们随着机场航空产业链的延伸而在机场周边形成航空配套产业;第二类是利用机场口岸功能和航空货物快速、安全的特殊优势,为对时效性有较高要求且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附加值高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及创汇农业、花卉业、邮件快递业等相关产业;第三类是利用机场的区位优势而延伸发展的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旅游经济、文化娱乐等产业。

  我国四大空港经济区

  北京:顺义区已经逐步形成了以首都机场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发展的强劲态势。

  天津:以保税区为主体,目前已经启动航空城的建设。

  广州:依托新白云国际机场和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项目的契机,致力于将广州建设成为中国南方的国际物流中心,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得到提升。

  重庆:重庆航空城规划面积175平方公里,投资300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