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类物流园区高速发展
2008-8-11 2:0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日前参加在哈尔滨举行的“第6次全国物流园区交流研讨会暨第16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时介绍,随着物流产业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物流园区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最新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物流园区(基地)数量已经发展到475个。
陆江表示,物流园区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定位不准、规划不明、重复建设等问题,但总体来看,发展的方向是对的,趋势是好的,取得的成绩也是喜人的。根据最近的调查,我国物流园区(基地)已经发展到475个,出现了货运服务、生产服务、商贸服务和综合服务等多种类型的物流园区,形成了不同物流需求与多种服务方式有机对接的平台。
最近几年,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与建设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在已经制订物流发展规划的省区市和经济中心城市,都提出了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问题。一些已经投入运营的物流园区,在提高物流的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转变物流运作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银联信分析:
物流园区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
一、物流园区建设成为物流产业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已成为很多省份和地区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两大主题,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和地方主管部门也正在制定促进物流园区发展的宏观政策。截至2007年,几乎每个省份都制定了物流发展规划,而其中对物流园规划更视为发展的重点。比如,深圳已经规划发展西部港区、盐田港、平湖、笋岗、南山、龙岗等6大物流园区;上海准备重点发展外高桥、浦东空港和西北3大物流园区;天津将规划开发区工业物流园、保税区国际物流运作区、南疆散货物流中心、空港国际物流区、交通局物流货运中心等5大物流形象工程;现代物流成为广州市“主要基础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规划建设南沙、新沙、花都等3大国际性枢纽物流园区;江苏在建设规划中的各类物流园有14家;浙江省除已建成的传化物流基地外,有明确规划的各类物流园区有近几十家,仅温州市在最近的物流规划中就提出重点建设10家物流园区,另外,宁波市的物流规划中也将建设7家物流园区。
目前全国在建和规划建设中的以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命名的各类园区达几百家之多。这些园区大多是地方政府牵头规划并投入一定资金,由企业或投资公司来运作的;大多数园区都是综合性的物流园区;从物流园区建设的区域分布来看,这些园区大多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等东部沿海区域,即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交通枢纽地区多,交通滞后地区少。
二、物流园区面临发展机遇
1、面临物流市场的旺盛需求
物流市场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物流园,目前我国工业企业中,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产品销售物流中由企业自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承担比例分别是24.1%和59.8%,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6.1%。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工商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这也是当前制约中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而物流园区作为多种物流服务功能的重要节点,其本身就具有第三方物流或第四物流的功能。
2、物流园区成为物流市场发展方向
国家“十一五”规划及出台的《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已将物流业发展列入重点发展领域,特别是作为现代服务业中要大力加快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我国物流园区新一轮的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产业聚集地,被看作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新的潜在增长点。“十一五”期间,我国各省市都将物流业作为产业结构的重头戏,而物流园区则成为各地大力发展物流业的重点。从1998年中国第一个物流园区——盐田平湖物流基地建设开始至今,在物流园区开发上出现或提出了许多种模式,常见的有政府主导的经济开发区模式,物流企业主导开发模式、政企联合开发模式三种。
物流园区的建立有利于将众多服务功能不同的物流公司集聚在一起,通过园区的写作功能,各企业可以实现物流信息和物流基础实施的共享,从而形成紧密的协作关系。即物流园区能提供单独一家物流企业所做不到的物流业务,使工商贸企业能够在园区内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物流业务,可以吸引国内外的知名物流集团参与,为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树立榜样。
3、城市新布局让物流企业“退城进园”的市场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一轮的城市建设正在进行,很多城市进行了新的规划和布局。城市经济布局的大调整,加上城市建设规划和政策的限制,给传统物流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些传统的运输工具和大型仓库在市内已受到限制,一些企业原有的采购、仓储、运输等物流链格局被打破,他们迫切希望寻求相对集中的物流设施和专业化的服务,这就为第三方物流和物流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而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也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工业园的建设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要求,主要是以大企业为龙头,推进工业园区的集约化、物流化、住处化建设,带动引资新建和老企业“退城进园”。
三、银行信贷机会投资提示
随着我国交通网络的日益发达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物流发展迎来新机遇。物流业应打破目前还存在的条块分割弊端,加强与制造业、国际物流企业的联合。
当前,由于受油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计重收费实行等因素影响,物流业整体赢利水平下降,部分物流企业甚至退出了市场。尽管当前有许多不利因素,但是这也是一次物流业难得的升级机遇。物流园区应该把制造业、商贸业的产业升级作为物流业发展的考核目标,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
我们认为,临近港口和保税区的物流园区具有更大的发展机会,比如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物流区。保税港区作为保税区的“升级版”,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各项功能,是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特殊海关监管区域。这些物流园区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将使得区域物流园区获得蓬勃发展。
物流园区的建设投资巨大,2006年发改委数据显示,当时我国物流园区总数多达207个,其中已运营的仅50个,处于在建或规划的高达76%;总投资在1亿-10亿元的物流园区占50%,总投资在10亿-20亿的占16%,20亿-30亿元的占15%,1亿元以下的占12%,30亿元以上的占7%。在建设规模方面,其中47%占地面积在0.1-1平方公里,17%在1-2平方公里,也有20%的物流园区规模较大,其中15%在5-10平方公里,5%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可见项目投资规模很大,银行可关注相关的项目贷款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