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家企业入驻西安阎良航空基地
2008-8-11 12:3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浦菲沃(西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的一家入区外资企业。据了解,这家只有39人的企业,入区投产后,利润率由原来的5%提升至现在的45%。目前,企业准备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扩大生产。这是航空制造企业进入航空基地实现快速发展的成功案例,在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已有140余家类似的企业,分布在航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对航空基地这几年的发展成果、航空基地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一行在7月31日考察时给予充分地肯定,并且明确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在产业发展和行业政策方面给予航空基地一如既往地支持。
为了培育产业集群,航空基地根据航空制造、维修、培训等不同产业环节的特点,倾力打造“一基地四园区”的产业发展格局。“一基地”即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四园区”即阎良航空制造园、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咸阳空港产业园、宝鸡飞行培训产业园,有效地整合了我省航空产业资源和机场空域资源,形成了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配套完善、功能互补、四区联动的新型航空产业带。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攻克技术难关是促进航空产业发展的根本。航空基地充分发挥我省航空科研和高校优势,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力争在耐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镁合金和钛合金材料、大型航空模锻液压机、机场电动车辆、飞行训练模拟器、高科理化除冰液、机载电子设备等关键技术和产品上占据国际领先地位。目前,张立同院士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高性能碳纤维技术、以曹春晓院士为技术团队核心的无机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技术等一批航空材料关键技术已落户航空基地,并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这些技术项目建成投产标志着我省航空产业在大飞机制造和自主研发之路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产业化发展,需要与之相配套的产业发展环境。目前,航空基地的阎良加工制造园5平方公里起步区的总体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累计投资21.3亿元。航空企业孵化器厂房、航空科技走廊景观带、加工物流保税仓库、西工大工程化基地、标准厂房、孵化器办公楼等产业配套设施,污水厂、变电站等一批工业配套设施都已开工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推进使航空基地的产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航空产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航空基地充分利用我省航空人才优势,做好航空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储备。目前,航空基地正在积极与国外权威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并通过互送研究生等形式,努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此外,还计划组建“西安飞行学院”、“西安航空技术培训学院”,在为我国航空产业培养各类高级人才的同时,培养初、中、高级技术工人。
目前,航空基地紧紧抓住大飞机项目落户西安的历史机遇,不断增强产业链构建和产业配套能力。为了解决我国航空产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航空基地踊跃建议国家设立中国航空产业投资基金、制定出台加快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专项政策。(记者 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