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物流加工区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2008-8-18 11:4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天津港保税区成立于1991年5月,位于天津港港区之内,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具有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临港加工和商品展销四大功能,享有海关、税收、外汇等优惠政策,是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经济功能区和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保税区。近年来,为适应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新形势、新要求,又相继开发建设了空港物流加工区、空港国际物流区、保税物流园区、空港保税区和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区域中政策功能最完备的区域。保税区依托京津两大城市,辐射“三北”广阔腹地,服务中国北方十三个省市自治区。建区17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全市各部门、各单位支持下,坚持先行先试、创新发展,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保税区前列。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2006年突破200亿元,2007年突破300亿元。今年将超过420亿元,增幅超过40%。到2007年底,经济总量在滨海新区中的比重占到12.7%,为滨海新区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引擎:跨国公司带动区域发展
作为外向型经济区域,保税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招商引资作为区域发展的生命线,举全区之力聚焦招商、服务招商,用大项目、好项目增强发展后劲,构筑高端化、高新化、高质化的产业结构。实施出击招商、抢控资源和多元招商三项战略,重点引进国内外大企业、行业排头和科技领先项目,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
截至目前,累计实现合同外资额177亿美元,外资实际到位74亿美元,有近7000家企业在保税区注册,其中世界500强投资的项目82家,包括美国卡特彼勒、霍尼韦尔、美林、康加,德国海德堡,法国家乐福,荷兰飞利浦,日本住友,韩国三星等。仅去年以来就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2个,全区23个项目列入全市工业、服务业和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今年前7个月,完成合同外资21.9亿美元,增长47.9%;实际利用外资8.5亿美元,增长41.8%。新批外资企业118家,其中投资总额超过2000万美元的34家。预计今年下半年还将有30多个国内外大项目注册,近20个项目开工。
保税区以建设服务中国北方的保税国际物流中心为目标,充分发挥区位、政策和功能优势,与天津港、天津海关、滨海国际机场等单位密切合作,大力发展聚集跨国公司和全球采购中心的现代物流业,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国际物流运作体系,吸引了新加坡叶水福、德国大众、德国奔驰、瑞士名门、地中海、丹麦马士基、日本丰田通商、香港东方海外、嘉里等国际知名物流公司。借助跨国物流公司的先进理念、运作经验和市场渠道,保税区构筑了较完整的物流产业链和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平台,提高了物流运作的层次和集约化水平。多年来,进出区货物一直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区内500多家物流企业和3000多家贸易公司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形成了汽车及零配件、电子信息、钢材、棉花、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等多种产品的分拨配送中心,分拨配送货物达2000多个品种,在环渤海区域乃至中国北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服务辐射作用。 浙江物流网
跨越:空港物流加工区 生态型现代园区
空港物流加工区于2002年设立,位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东北侧,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一期开发24平方公里,是滨海新区距市区最近的经济功能区。空港物流加工区的开发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效能管理,以国际化、人文化、生态化、有效益为标准,努力建设生态型现代工业园区。重点发展以航空产业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科技研发转化和以总部经济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三大产业。区内有全国第一家空港保税区,实现了保税政策功能由海港向空港的延伸。空港物流加工区对工业用水、绿化用水和中水回用进行统筹规划,形成了湖面、绿地、林木相得益彰的生态园区,目前绿化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
目前,注册企业近千家,聚集了欧洲空客、美国卡特彼勒、普洛斯,加拿大麦格纳、加拿大铝业,德国汉莎,法国泰雷兹,意大利扎努西和中兴通讯、大唐电信、东软、中科院生物研发转化中心、中远航运、海南航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汇聚:航空项目孕育产业新支柱
航空产业是涉及领域多、辐射作用强的高科技产业。目前,我国正处于航空需求和航空产业快速增长阶段,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广阔。随着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和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相继落户津门,人们对航空产业的关注和了解日益加深。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2005年10月落户空港物流加工区,由国家民航总局与天津市政府共建,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重点发展航空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推进民航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吸引国外大型航空产业项目投资,搭建国际航空制造产业转移的承接平台。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项目是中欧合作的重大项目,2006年5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落户滨海新区——空港物流加工区。天津总装线是继美国西雅图和欧洲的图卢兹、汉堡之后,全世界第四个大飞机总装厂,对于发展中欧战略伙伴关系,加强航空产业国际合作,研制生产我们自己的大飞机,都具有重要意义。空港物流加工区致力于建设航空产业特色的科技研发转化基地。加大航空产业项目的招商力度,吸引了一批民用航空加工制造和航空物流、服务企业项目。目前,十几个航空产业项目落户,30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世界最大飞机零件设计商和制造商——美国古德里奇飞机发动机短舱维修等项目已完成注册。年内,法国泰雷兹雷达、佐地亚哥航空设备维修、西班牙英德拉雷达、美国PPG航空涂料、德国蒂森克鲁勃航空物流等世界一流的航空配套企业将落户,初步形成航空产业的聚集态势,一个新的支柱产业正在孕育。
重点:一区四园 多元驱动
保税区在“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大讨论中比学先进,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示范区、保税物流园、科技创新园、航空产业园、空港物流园“一区四园”,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格局,努力实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全市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多做贡献。
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是全市20个重点现代服务业项目,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商业服务、服务外包等第三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规模和水平。中远控股、中远航运、海南航空大新华快运、民生银行、太平洋保险、宝钢、鞍钢和十三冶等企业的区域及全国总部都坐落在这里。
保税物流园深化保税区与海空港联动,提高大通关效率,发展高层次的物流分拨、配送形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进一步拓展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和过境贸易业务。
航空产业园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总投资6亿元,搭建航空产业平台,重点吸引飞机零部件、机场设备、航空维修等航空产业项目,形成航空产业聚集态势,打造新的支柱产业。首期建设航空产业研发中心和航空工业厂房,包括民航产品设计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试航审定中心、技术认证检测中心、培训中心、技术展示中心和综合研究院,项目已于今年4月开工。
空港物流园总投资8亿元,依托天津机场,发挥保税政策优势,以空港物流园为载体,以航空物流为重点,吸引航空公司开辟国际航线,组建航空货运公司,发展工业物流、消费物流和专业物流,建设东北亚航空运输集散分拨中心,德国汉莎与台湾华宇公司共建的航空货栈、新加坡丰树物流等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科技创新园占地面积3.54平方公里,分为国际创新科技城、软件外包基地、通讯信息产业基地、软件实训学院、国际合作园区、综合配套服务区等六部分,重点引进一批自主研发和成果转化的高科技项目,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的创新产业基地。
新锐: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
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于今年3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国家批准的第二家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95公顷,是海关监管下的特殊经济区域,享受与保税港区同样的功能和税收、外汇政策。主要为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政策保障,对于飞机总装的进口零部件、原材料、工装夹具和设备将给予免税政策,在保税状态下进行生产组装,保证中国总装线生产的飞机在性能与价格方面与空客公司在欧洲总装线生产的飞机相一致。
同时,综合保税区还将重点发展具有保税特色的航空研发、加工制造、维修改装、物流配送、商贸展示等功能,形成以保税功能为特色、以航空产业为依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民航产业聚集区,使其真正成为国内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功能最全的特殊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