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河北长安”发展之路
2008-8-19 13:2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记者张奋勇
一个位于县级城市的汽车生产企业,在短短的六年间,实现了从0.3万辆到18万辆的业绩,创造了微货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佳绩!其背后一定有着不同的管理理念做支撑。
今年上半年,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生产汽车95924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销售汽车91678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实现销售收入22358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在河北省汽车行业中产销量排行第一。
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7月,6年间,实现了从0.3万辆到18万辆的业绩,创造了县级城市首家汽车产销超过10万辆的整车汽车制造企业!创造了微货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佳绩!
是什么原因使该公司实现了以“低投入、高产出”的低成本迅速扩张?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河北长安汽车公司。
产品研发——形成系列。7月28日,新经济商用车——长安星光4500新品发布在海南博鳌隆重举行,这是一款城市快捷运输商用车,瞄准了传统轻客与传统微车之间的市场空白,是城市中小型企业用户与个人快捷运输的理想之选。河北长安作为微车行业的后起之秀,没有力量去与汽车行业巨头展开竞争,但能够把握住自身的优势,“围着市场转,跟着市场干,随着市场变。”在原有单一微货产品基础上,相继开发出国内最大容积的客货车——都市彩虹、国内最长的微客——长安星光及国内首款六轮微卡、平头终结者“星光35”等一系列新品,受到用户青睐。目前已形成了 “小卡车和小客车两大产品组群,微卡单排、双排和星光客车三大产品系列,六十多个品种”的产品结构。 质量管理——“1+1”工程。河北长安坚持质量成本管理,把保证质量与降低成本同时进行,保证生产经营良性循环。公司牢固树立起“产品是钱,质量是命,不能要钱不要命”的质量观念,开展了质量振兴活动和“1+1”工程,即每月解决一项大问题,每周解决一项小问题;提出“严格管理不讲感情亲疏,处理问题要讲小题大做,打造精品敢讲无事生非”的质量管理原则,积极开展QC活动和月度质量分析。同时还成功建起ERP条码追踪系统,把每一部车、每一个零部件、每一道工序的完成情况,都纳入了即时跟踪、现场控制,使得产品质量有了根本保障。
成本控制——合适就好。在成本控制上,河北长安通过优化解决方案、组合资源要素、加快产品开发、优化产品结构来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通过减少开支,控制成本费用;强化过程管理,优化设计生产流程;广泛开展价值分析,坚持合适就好,特别是在技术改造上,决不形成新的资源浪费。
特色经营——一种新的供货方式(模块化供货)。当前,原油、钢材、塑料、橡胶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汽车厂家很难将巨大的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从采购和制造环节进行自我消化,则成为可行之道。河北长安实施“模块化供货”,有效减少生产用地,缩减从业人员,简化加工工序,生产能力迅速提高。模块化供货就是由专业的供应商将那些性能、功能和结构上相关的零部件加工组合成为整体,形成一种模块来提供给主机厂。目前河北长安汽车的车门、后桥、构架、前地板、前壁板等就是采用的模块化供货,这种供货方式对提高河北长安的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员工培训——三级培训促进能力提升。公司结合自身特色,制定了通过各种方式对各岗位干部职工进行综合培训的年度工作计划,实行 “公司级——处室(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培训组织形式,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以及多层次职工培训,从而建立起一支业务专、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型职工队伍,为河北长安公司实现稳定、持续、和谐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企业文化——创建一个新观念(利益共同体)。河北长安以长安集团深厚的企业文化积淀为依托,不断学习和借鉴兄弟先进单位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逐步形成了具有河北长安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创建了利益共同体观念。即:顾客、员工、企业、配套商、原材料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等形成利益的共同体。公司教育员工树立自我批评意识,敢于暴露问题,敢于超越自我,员工干好了本职工作就尽到了社会责任。
河北长安公司目前是长安集团唯一的商用车基地和重要的出口基地,到“十一五”末期将成为长安集团旗下最大的微车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