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船公司资讯

长荣海运:小心驶得万年船

2008-8-30 0:3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这不是我们谨慎或保守的问题,而是我们周围的航运公司增长、扩张得太快了。” 
  当中国台湾长荣海运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张荣发在他的台北办公室里迎接客人的时候,他身后的墙上总是挂着好几幅他自己的照片。 
  照片上是正在会见政客和接受荣誉学位或奖章的张荣发。其中一张照片上,他站在英国前工党副首相约翰·普雷斯科特(John Prescott)和前保守党首相撒切尔(Baroness Thatcher)中间。 
  谨慎的商业战略 
  然而在长荣海运于1968年9月成立之时,外界没有几个人预料到它能存在多长时间,更不用说如今受到全球领袖的奉承了。张荣发当时的生意伙伴将他挤出了一家名为中央海运(Central Marine)的公司董事会,迫使他自己购买了一条船,这艘名为“长信”(Central Trust) 的船当时正在海上遭遇机械故障,并且是数起法律诉讼的标的。 
  长荣海运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好几年占据全球第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的位置,它与香港的东方海外(OOCL)同为亚洲仅有的由创始家族控股的两大集装箱航运公司。在这个大多数全球集装箱航线开始或结束的地区,其他大型集装箱航运公司均为日本上市的企业集团、韩国财阀或是一些国家的国有企业。 
  长荣和东方海外均采取了特别谨慎的商业战略,这使得战略更为激进的竞争对手得以在全球船队规模上有机会超过它们。据总部位于巴黎的AXS Marine介绍,长荣海运在2002年还是全球第二,如今已是第四,而东方海外则排名第十二。 
  但是,在这个大多数船运公司都在买入空前吨位和价格的船舶、动辄数十亿美元的合并则经常出现困难的市场上,张荣发对其判断有着坚定的信心。 
  “我只是走一条中间路线。”他强调,“这不是我们谨慎或保守的问题,而是我们周围的航运公司增长、扩张得太快了。” 
  行业趋势的麻烦 
  长荣海运在1998年收购意大利邮船公司(Lloyd Triestino)遭遇的麻烦曾让张荣发头疼不已。当时长荣接触了意大利总理普罗迪之后,从意大利政府手中买下了这家公司。 
  东方海外母公司——东方海外国际(Orient Overseas International)的首席执行官董建成(CC Tung)表示,他担心收购可能损及公司备受尊崇的IT系统的强大盈利能力。 
  “表面上并购总是非常吸引人。”他说,“但我觉得管理者往往都不会意识到合并带来的困难和障碍。” 
  面对另一个行业大趋势——匆忙订购新的超大型集装箱运输船,东方海外也有实力袖手旁观,因为它在2002年便先于同行以便宜的价格订购了此类船只。该公司最大的船只每艘能装载8000多个20英尺的标准箱,购船成本每艘只有7200万美元,如今这些船的价格约为1.45亿美元。 
  张荣发去年订购了运力达到12000标准箱的船只,但仍然一如既往地担心在行业低迷期货运量枯竭时这些船能否保持盈利。他通过租赁新船5到10年而不是直接买下它们的方式来降低风险。 
  “这样一来,如果市场反转,我就能把船还给船东,而不用承担其成本。”他说。 
  曾经的激进 
  准确地说,长荣海运在过去曾经更加激进过。从其当船东的早年,张荣发便一直偏爱更贵、更新的船只。这种做法不同于大多数初创公司偏好廉价旧船的做法,也导致了张荣发和中央海运的决裂——中央海运的董事们对于张荣发游说他们买入新建造但却有缺陷的“长信”轮大为恼火。 
  “那时候如果你去租船,你绝不会找到符合自己规格要求的船,我不喜欢这样。”张荣发说,“我总希望获得能实现最佳工作效果的规格。” 
  在上世纪70年代,长荣还战胜了当时势力强大的协调会体系。这一体系是指集装箱航运公司联合为特定业务设定费率。于是台湾不断壮大的工业企业便采用了这家航运公司为它们蓬勃发展的出口业务提供服务。 
  “长荣曾想加入协调会,但我们被挡在门外。”张荣发回忆说,“形势所迫,我只能奋起抵抗。” 
  现在长荣和东方海外面对的关键问题是,事实是否将证明它们当前的做法将和过去一样正确? 
  不过很多观察家仍然鲜有怀疑地预计,两家公司和廉价运作的船队将在未来任何的市场低迷时期都要比竞争对手日子好过。 
  “在我看来,东方海外和长荣是这个市场即将被证明的获胜者。”一位船舶经纪人说,“它们一直很保守,而其他公司则太过急切了。” 
  东方海外和董浩云的故事 
  东方海外是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 (OOIL) 的全资附属公司,为世界具规模之综合国际货柜运输、物流及码头公司之一,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物流及运输服务,航线联系亚洲、欧洲、北美、 地中海、 印度次大陆、中东及澳洲/新西兰等地。 
  数十年前,已故董浩云先生(东方海外创办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之父)怀负远大理想,希望开创首支国际性的中国商船队。1947年,董先生实现夙愿,其商船成为第一艘抵达大西洋彼岸及欧洲的中国商船。其后他以金山轮船公司的名义不断开拓定期客货运服务。 
  董浩云先生是浙江省定海县人,1911年出生,1927年中学毕业后考入航运业训练班,1928年到天津航运公司当职员,后逐步升任为常务董事,踏上了经营航运业的生涯。靠“勇于竞争,大胆创业”的精神,几经努力,他开创了中国、亚洲和世界航运史上的多项“第一”,因而享有“现代郑和”的美誉。 
  1969年,集装箱运输业兴起,金山轮船易名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当时,“Victory”级船只只可运载300个标准柜,根本不能与今天的超巴拿马型远洋集装箱船相提并论。现时,东方海外拥有装载量由2,500至8,063个标准箱,不同级别的船舶,还有适用于严寒地区的冰区加强型船舶。 
  1982年,董浩云先生去世,其子董建华先生执掌东方海外的母公司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长达14年之久。1996年,董建华先生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后,其胞弟董建成先生便接任东方海外国际主席之职。 
  今天,东方海外是全球最具规模的集装箱运输和物流服务供应商之一,在全球超过58个国家设有230多家分支机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