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流通资讯

应让糖业“甜”下去

2008-9-10 15:2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杨达卿
    “1吨蔗糖2700多元,1公斤只有2.7元,比卖白菜还便宜。”这是近日某媒体对国内蔗糖生产市场的报道。制糖业被誉为“甜蜜事业”,但据报道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食糖价格基本4年一个大起大落,食糖已成为我国价格波动较大的农产品之一。今年,同样又是丰产滞销,糖农又是最大的受伤者。
    不同的是对问题的处理出现两种态度:一是保护糖农利益。在今年7月某糖业协会组织座谈会上建议加大对市场干预力度,确保广大糖农利益,避免向农民打白条现象再度出现;二是因制糖业是创收支柱产业,一些地方政府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为保护本地企业还给予产能扩张照顾。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反思过去 “重生产、轻流通”的思维定势。现在看来,屡屡发生的粮食、棉花等农产品滞销,提醒我们在农业发展上,同样要改变“重生产,轻流通”的思路。
    对糖业丰产滞销问题,建议保护糖农利益杜绝打白条的想法,若无具体的产业政策去推进,就等于给保护糖农的说法打另外一种白条。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甘蔗、糖制品等流通出去,根本问题是糖业流通体制的完善。
    而为保护本地支柱产业,保护本地产能扩展的做法未必能拯救企业,还可能因为产能过剩造成更大的伤害。这是区域利益的博弈,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现在广西、福建、湖南等地区都是制糖重地,糖市上的优胜劣汰,追求着 “剩”者为王——谁能撑到最后不死,谁就是糖市老大。这种竞争必然造成资源浪费,并伤害糖农,更伤及产业。
    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根本出路是积极建设流通体制,尤其发展专业现代物流,以物流促商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