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货代:逆效应下的生意经
2008-9-10 15:3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意明
“烧香买、磕头卖,结算的时候陪笑脸。”一位进入航空货代行业近十年的人士,如此总结这个行业的现状。
在奥运期间,他们的日子似乎更加难熬。由于安检流程的逐步严格,许多货物被积压在机场无法运输。航空业内人士将航空公司客源减少、货物积压的情况,称之为“奥运逆效应”。然而没有人注意到:由这种逆效应悄然引发的却是货代商机。
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附近的货运路上,随处可见神情焦灼的客户,他们彼此交换着信息,互相打探: “哪家航空公司可以尽快把货物运出港?”
答案总是让他们失望。近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准备出港的航空货物再次出现了积压,这是继2008年2月份雪灾以来,货物出现的第二次大规模 “滞留”。
“雪灾时,我们航空公司仓库里堆积的货物已经触及天花板。有些公司的货物堆不下,甚至放到了机场的停机坪上。”回想起雪灾引发的货物堆积,某航空公司的货运部人员依然心有余悸。他告诉记者,此次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货物堆积也达到了一定程度,而引发堆积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奥运安检的影响。
据悉,为了保障奥运期间的航空安全,交付的货物在机场必须接受严格检验,以往可以 “通融”的电子产品、粉末状物品等,如今都被拒之门外。 “航空安检不但增加了流程,货物的开包率甚至达到了100%,每件货物都必须打开检验,这大大延长了交付时间。”一位着急运送服装到广州的客户告诉记者,尽管他愿意出高价运输,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积压货物依然让他一筹莫展。
一面是焦灼的客户,一面是严格的安检,这种 “对峙”的局面却让航空货代的企业们看到了商机。长久以来,航空货运的经营模式都是 “航空公司-货代-终端客户”,作为连接运输企业和货主的中间环节,货代们拥有更灵活的策略和手段。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货物积压,我们就把周边地区的货物汇集到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出港。”一位不愿具名的货代公司经理告诉记者, “现在我的手机24小时处于热线状态,都是客户主动要求运输的电话。”据悉,目前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货运价格普遍上调了20%~30%,更有些顾客愿意开出翻倍的价格来运输自己的货物。
这位经理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心得”:在接收货物时,尽量选择时效性强的货物,因为这些加急的货物按照急件收取费用,结算的价格是普通货物的150%。此外,在货物运输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食品、服装等容易通过安检的货物进行运输,从而尽量避免特殊货物引发的安检环节滞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