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年演绎“中国速度”
2008-9-12 0:4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2008年,中国铁路不断突破的速度,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象征之一。
在全球瞩目的奥运时刻,铁路以完美的姿态在世人面前亮相。8月1日,我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建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时速350公里的运行速度刷新了世界最高运营纪录。
以北京为标志,中国几座生机勃勃的城市成功举办了各项奥运赛事。在奥运场馆里,充足的电力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保证,而在这一切背后,重中之重是电煤储备。
……
见证这一切的2008年暑运,注定与往年不同。
(一)
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铁路运输需求不断增长,暑运客流也几乎年年刷新历史纪录。
2008年暑运,铁路客流再次呈现大幅度增长。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7648万人,同比增长7.5%,创历年暑运最高纪录。
8月30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516万人,同比增加54.3万人,创暑期铁路单日发送旅客最高纪录。这也是暑运历史上,铁路单日客流首次突破500万人。
暑运期间,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445.9万人,比今年春运日均发送旅客多11.1万人。这意味着2008年暑运,虽然高峰日没有今年春运客流大,但客流始终在高位运行。
尽管如此,这个暑运并没有出现客流积压现象。此前,铁路部门科学合理的运能安排为此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历年来投入数量最多的临客也为此提供了可靠保障。2008年暑运,铁路共开行临客11959列,同比增加580列。
这些数据背后,显示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勃勃生机,展示着铁路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力量,勾勒出铁路大动脉的发展轨迹。
(二)
2008年8月,中国兑现了一个文明古国、一个变革中的大国对于奥林匹克的承诺。中国铁路以足够的能力、充足的准备,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涉奥运输任务,兑现了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优质运输服务的郑重承诺。
交通运输是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重要保证。8月1日,作为奥运会配套工程的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6日,连接北京中心城区和八达岭长城及京西北景区的市郊铁路S2线开通运营,开行动车组列车,为奥运会期间国内外游客游览提供了便捷。
与此同时,北京南站、天津站、青岛站等赛区城市的铁路客站进行了新建和改造。这些现代化新客站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站房宽敞通透,设备先进,与各种运输方式紧密衔接,实现了旅客无障碍行走和“零换乘”。
根据北京奥组委提出的运输需求,铁道部制订了细致的铁路奥运运输保障工作方案,对奥运相关人员购票、进出站、候车、乘降及安检等事宜作出具体安排,全面满足奥运旅客票额需求和物资运送需求。
铁道部重点加强了赛区城市间的列车运输组织,并为奥运相关人员预留充足票额,保障奥运相关人员运输。7月25日至8月29日,铁路较大车站均设立了奥运专口,对持有奥运注册证件或奥运门票的人员给予优先安排。
奥运会期间,铁路运送奥运会运动员、教练员1501人,技术官员1510人,奥运工作人员4184人,外籍贵宾782人,观赛团队人员17517人,持奥运门票旅客42850人。
赛场之外,中国铁路以充分、周到的服务,为广大旅客尤其是各国运动员、教练员、技术官员和观赛旅客提供了现代化、高品质的运输服务,赢得了国内外旅客的一致好评。
(三)
这个夏天,属于北京奥运会,同样也属于高速铁路。
作为奥运会配套工程,京津城际铁路最高时速达到了350公里。这是世界上第一条以时速350公里运营的高速铁路。因此,它被媒体亲切地比喻为“中国速度”。
体验了京津城际列车后,西班牙记者帕萝玛·卡瓦耶罗曾感叹,这比在德国、法国坐过的高速列车还要快。“只用半小时,我就能从北京到天津采访奥运赛事,既快捷又方便。”
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一个月来,共运送京津两地旅客183.1万人,京津间客流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8.4%,运行正点率高达98%。其安全、快捷、舒适、方便,深受广大旅客的青睐。
北京奥运会期间,京津城际列车可谓“一票难求”,上午和晚高峰时期的车票更是紧张,每天只有14时至16时的车票稍微宽裕。
高速铁路的发展突破了人们原有的时空观念,30分钟所带来的同城效应,正在改变着京津两地人们的生活方式。据了解,周五、周六、周日三天,京津城际列车的上座率高达100%。
有媒体称,作为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划时代的工程,短短12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不仅让中国铁路建设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更重要的是,它正在改变着京津两地居民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改变着两地的商业格局。
这条足以让国人为之自豪和骄傲的高速铁路,不仅成为显示中国自主创新实力的国家名片,也将成为今后我国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一个范例。
(四)
北京居民还依稀记得数年前迎峰度夏时拉闸限电的不便和尴尬,但随着“新北京、新奥运”的步伐,流光溢彩的城市生活正在填充人们新的记忆。而在这一切背后,记录着铁路人全力以赴突击抢运电煤的努力。
即便在平日,在铁路每年的总运量中,煤炭运量也占到了一半。为确保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铁路部门在奥运会期间进一步加大电煤运输力度,全力保障奥运会期间赛区城市的用电需求。
一项数据或许能说明问题:8月份,铁路日均装运电煤37067车,同比增加8016车。
“只要市场有需求、货源能落实,坚决做到有多少运多少。”在铁道部的统一部署下,各铁路局加大电煤运输组织力度,集中运力解决重点地区的电煤供应问题,重点确保涉奥城市电厂的电煤供应,每日保证京津唐电网电煤装车在3000车以上,并全力保障沈阳、青岛等涉奥城市电厂电煤运输。
与此同时,铁路部门还加强了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沟通联系,并与煤炭发运企业密切协调合作,把握煤炭生产动态及库存信息,努力实现电煤产运需各环节的有序衔接。
经过40余天的突击抢运,截至8月24日,承担着满足奥运会期间用电需求重任的京津唐地区24家重点电厂,库存由抢运前的70.5万吨上升至221.6万吨,电煤可耗天数由3.5天上升至14.6天。
整个8月,北京、天津、沈阳、青岛等涉奥城市电厂存煤量远远超过全国355家主要电厂的平均水平。
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是中国综合实力的体现。近年来铁路的快速发展,就是国力提升的一个缩影。
正如刘志军部长所言,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综合实力的大幅度提升,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包括京津城际铁路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铁路现代化事业正在国人的瞩目与期待中推进。京津城际铁路的通车运营,只是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一个开端。
目前,中国已经开工建设的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有7000余公里,即将开工建设的有近4000公里。这些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将在未来3年到5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