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郊服务业发展时不我待
2008-9-17 14:0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今年以来,上海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势头,但服务业“短腿”问题再次成为重要影响因素,服务业增长速度下滑导致全市经济增速比去年减慢了两个多百分点。特别是上海郊区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对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产生了越来越不利的影响
目前,上海中心城区服务业进一步提升比重的难度明显加大,下一步主要是提升服务业发展的能级,扩大服务业辐射范围。而在6000多平方公里的郊区,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郊区各个区县都可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各具特色的服务业
上海郊区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后台服务、会展、旅游等服务业有着越来越多的机遇。要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加快的机遇,大力促进郊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抓住产业融合发展、共同发展的机遇,推动郊区三二一产业互动发展
今年以来,上海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势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仍高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增速。但服务业“短腿”问题再次成为重要影响因素,服务业增长速度下滑导致全市经济增速比去年减慢了两个多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比同期经济增长速度高两个多百分点,城市功能实现了由工业为主的城市向经济中心城市的转变。上海中心城区“退二进三”,以现代化的商务楼宇为载体,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吸引总部型企业落户,在6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服务业比重已经达到75%以上。
但上海郊区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对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产生了越来越不利的影响。从比重上看,郊区大部分区县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在40%左右,远郊区服务业的比重仅为30%。从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看,郊区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制约郊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区县医疗、教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水平都与中心城区有较大差距,不少区县还没有三级甲等医院,中小学、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办学水平也明显不及中心城区,郊区的商业设施、商业服务等更与中心城区难以比较。
从全市范围来说,上海能不能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已经越来越取决于郊区服务业的发展。目前,上海中心城区服务业进一步提升比重的难度明显加大,下一步主要是提升服务业发展的能级,扩大服务业辐射范围。而在6000多平方公里的郊区,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快服务业发展是国际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在世界范围内,服务业在全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比重更是超过了70%。过去有一些专家指出,上海有6000多平方公里的郊区,这与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是不一样的,但事实上这些城市所在的美国、英国、法国等整个国家的服务业比重都超过了70%,因而在上海全市范围里加快发展服务业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同时,上海郊区发展第二产业也越来越受到土地、能源、环境等的制约,发展服务业则面临难得机遇。
现在,上海郊区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后台服务、会展、旅游等服务业有着越来越多的机遇。郊区各个区县都可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各具特色的服务业,譬如南汇、奉贤等可以结合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金山可以发展为上海化工区服务的专业服务业,嘉定可以发展汽车服务业等等。郊区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也具备了越来越有利的条件,随着轨道交通网的加快形成,郊区发展现代商业等的潜力很大,像青浦区率先发展全新的商业零售业态,打造青浦新城商贸圈,已一跃成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最快的区。
要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加快的机遇,大力促进郊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等建成通车,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都提供了难得机遇。江苏、浙江拥有大量中小企业,制造业非常发达,众多中小型企业希望借助上海这个国际化平台,提升自身、走向世界,上海郊区应顺势而上,依托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达的优势,积极拓展为长三角制造业企业服务的产品设计、原料批发、信息服务、现代物流、贸易、分销、广告等生产性服务业。像奉贤、南汇、崇明等还可创造条件,加快促进奉贤南桥中小企业总部商务区等的建设,吸引江浙中小企业总部集聚。
要抓住产业融合发展、共同发展的机遇,推动郊区三二一产业互动发展。上海郊区近年在化工、船舶、成套设备、集成电路等制造业方面取得了相当成就,这为发展服务业提供了重要基础。要积极鼓励制造业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转移非核心的制造业环节,变成总承包商、总集成商,实现类似IBM、通用电气、通用汽车等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的企业转型。要让一些生产性服务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同样的优惠政策,在税收、用电、用地、建设人才公寓等方面实行与制造业同等的政策,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给予与工业开发区相同的政策扶持。
上海郊区发展服务业时不我待。国务院最近召开的会议明确要求,长三角地区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上海郊区应率先作为。沪郊服务业的大发展必将像上世纪90年代郊区制造业大发展那样,成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实现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