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果品物流冷链是提升果品产业绩效的基础
2008-9-19 11:1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牛竹梅(山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山东济南251000)
目前,中国果品总贮量近1200万吨左右,约占果品总产量的20%,其中冷藏量约800万吨,产地贮量约为销地的11倍。近10年研究的一系列贮藏保鲜技术与产品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主要果品初步形成了南北、东西大流通和“季产年销”的市场格局,以及产贮结合、产销结合的一体化企业型发展模式,使我国的果品贮藏保鲜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由于果品存在着易腐烂、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地域性生产和异地运输销售等特点,因此,要保证果品品质在现代物流中降低最少,对果品实施冷藏链物流模式是果品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一、果品冷藏物流是果品保质增值的前提
果品物流冷藏链是指在低温条件下,从采收到销售环节之间,对果品采收、包装、装卸搬运、运输、仓储、销售的各种冷藏作业过程的总和,其中销售环节已扩展到了家庭。由此可见,果品物流冷藏链是一个跨行业、多部门有机结合的整体,要求各部门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并拥有相适应的冷藏设备。果品物流冷藏链模式中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各个环节的温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冷链运输温度。(如表1所示。)
二、选择适宜冷链技术是果品物流的关键
发展冷藏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相关因素多,必须得到许多相关产业的支持。为了保证质量,果品从采收直到消费者冰箱,冷藏链的预冷保鲜、运输、贮藏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特殊的果品冷藏链专业技术和先进的供应链综合管理技术给予支撑,使整个果品冷藏链完全保持在一个完整的低温链中。
1、预冷保鲜技术果品在田间采收后,虽然停止了促使其生长的光合作用,但是果品本身仍然是活的机体,呼吸作用成为新陈代谢的主导作用。果品的成熟和采摘期多在炎热高温的夏、秋季节进行,采摘后的果品蓄存大量的田间热量,这些田间热促进呼吸作用的增强,消耗大量有机物质,同时放出热量,加剧了微生物的繁殖和营养成分的消耗破坏,导致果品的衰老与死亡,降低了经济价值。因此,在果品采摘后,如何尽快消除田间热和控制呼吸强度是保鲜的关键步骤。
预冷概念是由Powell及其合作者在1904年提出的,即预冷就是对刚采收的果蔬在运输、贮藏、加工以前迅速除去田间热,冷却到预定温度的过程,是果蔬流通、贮藏、加工重要的前处理技术。预冷与流通冷链的有机结合,成为保持果蔬采后品质、扩大流通范围的重要技术保证。
2、运输技术运输冷藏果品不同于普通货物,需要有构造精良的冷藏运输装备和专业的运输管理机制,才能有效保证货物的保鲜质量和运输的经济效益。冷藏链运输工具可分为三类:保温运输工具,即箱体隔热,能限制与外界的热交换,减少外温对车厢内温度的影响;非机械冷藏运输工具,箱体隔热,用非机械制冷的冷源降温,即用开放式冷媒(冰、干冰、液化气和共晶液)吸收箱内热量,把箱内温度降低并维持在控温仪确定的水平;机械冷藏运输工具,箱体隔热,装有制冷或吸热装置(封闭网络),可把箱内温度降低并维持在控温仪确定的水平。冷藏运输技术主要包括公路冷藏运输、铁路冷藏运输和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等。
3.贮藏技术果品必须从开始预冷到最后消费者冰箱都在严格的低温条件下贮藏,果品贮藏成为冷藏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果品贮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简易贮藏法、冰窖贮藏法、土窑洞贮藏法、通风库贮藏法、机械冷藏库贮藏法、气调库贮藏法、自发气调贮藏法、减压贮藏法等。简易贮藏法又包括堆藏、窖藏和沟藏三种方法。
4、冷藏链管理技术冷藏链是一个跨行业、多部门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环节紧密配合协作。因此,要保证冷藏链的高效运作,除了各类冷藏专业技术之外,更需要有先进的冷藏链管理技术来进行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