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信息链整合上下游
2008-9-2 15:1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讯(记者 孟群舒)8月28日,深圳证交所迎来了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休闲服企业———上海美特斯邦威。从创建时起,美特斯邦威就不走寻常路,将上游利润率较低的制造环节外包出去,专攻附加值高的品牌、设计环节,然后借力加盟商,迅速开展下游渠道建设,经过13年的长跑,从数千个服装品牌中脱颖而出。
今年以来,作为一家典型的“哑铃型”结构的企业,美特斯邦威通过提升品牌价值,消化了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但公司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管理“两头在外”的上游供应链和下游销售渠道。
目前,美特斯邦威的上游对应着310家成衣厂、近200家面辅料供应商,而下游有284家直营店和1927家加盟店,就像一张复杂的大网。每件休闲服都有生命周期,一般不到20天。因此,加快服装流转率,让每件衣服在黄金生命期中售出,就成为增加企业赢利的关键点。如何协调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提高整张大网的响应能力,美特斯邦威的对策是借助现代管理工具。
美特斯邦威开发了供应链资源整合系统(MBSRP),用一条电子信息链,将各个环节、各项任务串联在一起。在产品设计周期,设计师可以调用门店销售数据,发现热门潮流;遇到奥运会等重大事件,公司策划发布新款服饰,门店可以通过供应链资源整合系统直接订货;在生产环节,可以直接掌控供应商的生产计划和进度;在公司发货前,MBSRP系统必须确认加盟商已经全额支付货款……有了这条看不见的信息链,各方、各个环节有效地分工合作。据测算,美特斯邦威货品流转率缩短到70天,而同行平均水平为180天。
虽说服装产业是传统产业,但美特斯邦威创始人周成建说:用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故事,永远成为历史,中国品牌服装的附加值必须大大提升。2002年,公司花1亿元做管理咨询,决定将总部迁入上海,并变革组织、人才和治理结构。在经历了“员工大换血”等阵痛后,公司搭建起大企业的框架,借助上海的人才、信息、交通优势,结合上海浓厚的时尚气息,迅速发展。公司重新培训所有店员,让店员从卖衣服转变为“时尚顾问”,真诚帮助消费者挑选适合的服饰。2007年,美特斯邦威利润总额比2006年增长4.7倍,比2005年增长50倍。上市后,公司还计划投入28亿元,进一步改进信息系统和建设营销网络。
点评:国际顶尖休闲服品牌日趋走向“多品种、小批量、高品质、快交货”的运营模式。这种运营模式需要借助信息化管理才能大展身手。服装行业是传统产业,但同样也是一种现代产业,需要协调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加快流转率,从而消化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