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流通资讯

把 准 脉 再 下 药

2008-9-3 15:5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杨达卿
    是什么病就吃什么药,这是常识,但有时常识也会被忽视。比如,8月31日,有媒体报道,面对西红柿销售市场疲软,贵阳市白云区政府发文,要求辖区各单位干部职工每人购买100斤西红柿。
    据悉,白云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反季西红柿,使当地许多农户走上致富路。2008年种植农户热情高涨,种植面积达1.2万亩,种植农户占农户总数的60%,可惜丰产滞销。农产品产销这个老话题,为何在今日还会遇窘?
    我们过去一直也讲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乍一听观念先进,但细一看落实却是:我们的产供销一条龙,是千家万户在养很多产供销的小龙;农户既是生产者,又是骑着三轮车四处叫卖的供应者和销售者。这种产供销三位一体,未改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它既造成资源浪费,也难保市场稳健,更让农户成为产业链上最弱不禁风的末梢。
    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的本质就是现代物流理念中的供应链一体化。白云区大力发展经济作物西红柿,抓的是产,但这产是分散的小农户生产,不利于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及时调整;白云区从2000年开始,积极联系重庆、云南、广东的销售商,抓的是销,但这销抓得缺战略合作,不利于下游的协同;而中游链条物流运输的重要性似乎就没被认识到,分散的农家小汽车不堪高油价,放弃长途运输。无网络健全的专业物流企业支持,恐怕是金子也只能烂在地里。
    因此,在丰产滞销时候政府开的摊派药方,强制买西红柿,看起来是好心,但实际上是给农产品流通弊病吃错了药,最终必然还让亏损的农户在市场吃亏。推进传统农业升级,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生产和流通模式,才是发展现代农业,造富于民的根本。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