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正式获准建设
2008-9-30 3:3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青岛9月27日讯 记者今天从青岛市有关部门获悉,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设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批复》,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正式获准建设,成为我国第8 个保税港区,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按照“功能整合、政策叠加” 要求,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以及临近港口整合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获批,标志着青岛在扩大开放、拥湾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方面抢占了政策制高点,在环渤海经济圈“大(连)青(岛)天(津)”支撑发展格局中赢得了先行先试的开放优势。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设立于胶州湾西海岸,规划面积 9.72 平方公里,划分为码头作业、综合物流、国际物流、出口加工等四大功能区,其中码头作业区 4.8平方公里,已拥有集装箱专用泊位12个。保税港区具有港口作业、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等功能,主要开展集装箱拆拼、临港增值加工、物流仓储、集装箱国际中转等业务。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出口加工区等优势于一体,实行全域封闭化、信息化、集约化监管。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根据规划,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将于2009年底实现一期封关运营, 2010 年实现港区全面封关运营,届时港区内集装箱专用泊位将达到19个,实现集装箱年吞吐能力 1150 万标箱。在保税港区政策带动下,预计用3至4 年时间,青岛港可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之一,成为沿黄九省区进出口贸易集散中心和功能最全、规模最大、政策最优惠、服务最便捷的综合性大港。
有关专家认为,前湾保税港区的批复设立,对山东对外开放具有深远意义: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国际中转功能,有效遏制并夺回国内流失到韩国、日本的中转箱量,推动青岛港在未来5年内发展成为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进程;将更好对接“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促进周边区域开发开放,形成呼应主城发展的新型经济区域,推进“一主三辅多组团”战略深入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山东港口集群资源配置,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和日照港为两翼、其他港口为补充的东北亚组合枢纽港,推动山东发展成为国际开放大省;将有力吸引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要素高速集聚,促进中西部开发开放,整体提升山东省乃至沿黄流域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据初步分析,到2010年,青岛前湾保税港区19个码头泊位全部投入运营后,将带动青岛口岸集聚1500万标箱的吞吐量及3亿吨的吞吐能力,促进山东由“ 港口大省”向“港口强省”转变,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现代物流发展的超级引擎。同时,保税港区建成后,每个集装箱的物流成本可降低 350元,仅按青岛港现有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计算,每年可节省 14.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