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交通:向左还是向右?
2008-9-6 1:2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记者枭冬
8月31日,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发布了最新监测数据:8月份,北京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0天,其中一级天更是达到了14天。毫无疑问,这样一组数字是创记录的。为了迎接奥运会及残奥会的到来,一座城市上下齐心努力,创造了这一辉煌记录。其中,奥运期间的各种减排措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可是,奥运过后,很多人又开始担心,多年未见的 “蓝天白云”,会否只是 “昙花一现”?随着奥运后部分临时减排措施的停止,北京的天空还会这般靓丽吗?
面对即将到来的 “后奥运”时代,北京的诸多交通措施似乎也遇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在人民网的一份 《北京奥运期间哪些交通限行措施可成常态?》的调查报告中显示,公车消减、单双号限行及错峰上下班最具人气,前两者更是分别拿到近六成和三成的支持率。网友们认为,政府理应鼓励不开或少开公车,并有保留地实行限行措施,同时适当减免养路费、车船税等税费的收取。
事实上,对公车消减问题,大多数人是支持的。他们认为,公车的消费和使用该为百姓作出榜样,公车部分停驶或适时停驶完全可能成为常态。
而对单双号限行,好像说法有些不一。大部分有车一族认为,这种办法只是 “临时抱佛脚”,是治标不治本的 “小聪明”,甚至有专家认为,这将抑制部分汽车消费。但无车人士对此则表示 “力挺”,他们认为在局部地区或特殊时段进行单双号限行是可以实现的,而北京单双号限行一举或会成为其他城市管制交通的可借鉴方案。
不过,记者对此特别了解后得知,目前北京在交通管制方面已经有所变动,奥运专用车道已允许社会车辆行驶,对单双号限行范围也进行了缩减。只是,日后是否将单双号限行作为长期措施施行,暂时还没有明确定论。
当然,与公车停驶及单双号限行可否长期执行的争论不同,为“绿色奥运”立下大功的各类环保车型,这次是赢得了社会一致称赞。很多人士都在呼吁,希望各厂家能推出更多的环保汽车,并希望政府对环保车型的普及给予更多的关注,以此来保持这来之不易的“蓝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