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考试重点(总复习)
2008-9-8 0:0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1、配送的特征?答: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既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括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的一种形式。5
2、物流信息有哪些功能?答:物流信息不仅对物流活动具有支持保证的功能,而且具有连接整合整个供应链和使整个供应链活动效率化的功能。6
3、 什么是供应物流? 答: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称为供应物流。7
4、物流分类?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8
5、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有哪些?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现代物流管理既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现代物流是一种以信息为核心来满足市场实际需要的商品供应体系。10
6、现代物流管理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物流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以及系统内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必要条件。13
7、 集装系统是使物流过程连贯而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基点。15
8、物流模数尺寸也称 集装单元模数尺寸 ,是影响和决定 物流系统标准化 的关键。16
9、什么是绿色物流?答: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减少资源的消耗,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19
10、绿色物流与传统商品流通下的物流的差异?
①具体的功能和内容的不同:绿色物流在履行一般商品流通功能的同时,还要履行诸如支持绿色生产、经营绿色产品、促进绿色消费、回收废弃物等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特殊功能。
②目标不同:绿色流通……的目标则在上述各种经济利益目标之外,加上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有经济属性,又具有人文社会属性的目标。
③物流流程的不同:在将来的物流管理中,物流控制的对象包含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全体,并且物流流程不再是从上到下,信息流程也不再是从下而上,发明奖???不断循环往复。21
11、供应链“网链结构”模型中包含:物流、信息流、资金流。23 12、拉式供应链:指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什么、何时生产、生产多少。顾客领导“拉式”供应链。数据快速发展,低存货,迅速反应,高度一体化。25
13、牛鞭效应:是需求信息在沿着供应链向上传递的过程中被不断曲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需求预测变动、批量订购、价格波动、限量供给与短缺博弈。27
14、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第一步必须明确战略关系对企业的必要性,企业必须评估潜在的利益和风险。然后,确立选择供应商的标准和初步评估可先的合作伙伴。一旦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选定之后,必须让每个合作伙伴都认识到相互参与、合作的重要性,真正建立合作关系。最后的步骤包括加强和实施合作关系,或者,解除无益的合作关系。32
15、合作伙伴的评价选择是供应链合作关系运行的基础。33
16、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变化主要影响重要合作伙伴,而对次要合作伙伴的影响较小。对长期需求而言,要求合作伙伴能够保持较高的增值率和竞争能力,因此,最好选择战略性合作伙伴;对于短期或某一暂时市场需求而言,只需选择普通合作伙伴即可,以保证成本最小化。33
17、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具体选择方法:层次分析法(具有解体结构的目标、子目标、约束条件、部门等来评价方案,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判断矩阵,然后把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的分量作为相应的系数,最后综合给出各方案的权重《优先程度》)。因素加权平均法,(计算题详见书)34
18、反映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企业之间关系的指标:准时交货率指标、成本利润率指标、产品质量合作率指标。39 19、QR的生产策略是:柔性化策略(小批量、多品种) QR的市场策略是:快速反应(缩短时间、降低成本)41 20、ECR的实施重点:供应面、需求面、工具面。42
21、供应链动作参考模型(SCOR)由五个基本的管理业务流程:计划、采购、生产、交付、退货。44 22、SCOR为供应链改进提供一个集成的、启发式方法模型45
23、虚拟供应链模型的3E系统:企业信息管理平台(EI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电子供应链管理系统(ESCM)。47
24、支持未来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将是扩展的ERP系统(E-ERP)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完美结合。52
25、波特认为,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力(5D)的作用:新进入者的威胁、现有竞争对手的威胁、替代产品服务的威胁以及供应商与购买者的威胁。54
26、波特认为,竞争战略的中心问题是企业在其产业中的相对地位,即定位问题。54
27、波特将一般竞争战略归纳为: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化三种形式。成本领先并不意味着以牺牲质量和服务为代价的低成本,而是在同等质量和服务条件下取得的相对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55
28、按照波特的理论,当公司在一个较小的细分市场内实施了成本领先或是差异化战略,那么这一公司实际实施的就是集中战略。实施集中战略还需要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取向。56
29、物流战略目标:降低成本、减少资本、改进服务。58
30、获取战略匹配的3个基本步骤中:理解供应链要记。60
31、物流战略的重要部分(图):一、战略层(顾客服务)二、结构层(渠道设计、网络策略)三、职能层(仓库设计与作业、运输管理、物料管理)四、执行层(信息系统、政策和程序、设施设备、组织与变革管理)62
32、在规划设计时必须首先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所涉及的物流系统的范围和它的外部环境及两者的接口。63
33、书67页,例2(图上作业法,要会做) 线状线路图上作业法—线性规则; 环状线路图上作业法—避免对流和迂回;
34、时间序列预测有哪些?外界条件是什么?仅能在外界影响比较稳定的条件下作短期预测,此类方法常用的有:①移动平均、②布朗指数平滑、③威特指数平滑、④生长曲线、⑤马尔可夫链等。70
35、书71页,例4。--移动平均法预测
36、什么是顾客服务?顾客服务的定义是随企业不同而变化的,不同企业对这一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解。如:顾客服务表现企业的一项活动、顾客服务表现为企业某一项活动的绩效水平、顾客服务表现为企业的一种管理理念。74
37、顾客服务的构成要素? 交易前因素(技术服务)、交易中因素(缺货情况、订货的方便程度、产品替代)。75
38、物流服务的本质:达到顾客满意。77
39、物流顾客服务具有以下特征:无形性、不可储存性、差异性、从属性、移动性和分散性。78
40、高水准地实现存货可得的一致性需要进行大量的精心策划,其关键是要对首选顾客或核心顾客实行高水准的存货可得性。可得性应以下三个物流绩效指标来衡量:缺货频率、供应比率和订单完全装运时间。79
41、物流运作绩效可以通过速度、一致性、灵活性、故障恢复等方面来表示。79
42、4P到4C的即: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82
43、帕累托定律指出:样本总体中的大多数事件的发生源于为数不多的几个关键因素。这一概念通常也被称80/20定律。83
44、对企业最有价值顾客----产品组合是I----A,即I类顾客购买A类产品。83 第五章:物流成本管理
45、与流通企业相比,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大多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具有与产品成本的不可分割性。86
46、物流结构状态又是决定物流成本的最大因素。87
47、什么是效益背反?物流各项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在构成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状态。如:储存和运输两个环节。在考虑减少仓库数量时,显然是为了降低保管费用,但是,在减少仓库数量的同时,就会带来运输距离变长、运输次数增加等后果,从而导致运输费用增大。如果运输费用的增加部分超过了保管费用的养活部分,总的物流成本反而增大了,这样减少仓库数量这一措施就没意义了。88
48、物流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①物流成本预测、②物流成本决策、③物流成本计划、④物流成本控制、⑤物流成本核算、⑥物流成本分析和物流成本检查等。90 进行物流成本决策、确定目标物流成本是编制物流成本计划的前提,也是实现物流成本的事前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90
49、成本标准的制定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按成本项目制定成本标准、②按物流功能制定成本标准、③按过程制定成本标准。91
50、……具体方法及步骤如下:①分解落实物流成本指标,②编制记录、③计算和积累有关成本执行情况的报告,④建立成本反馈与评价系统。92 (分解指标,编制记录,执行报告,反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