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货物100%管住管好厦门检验检疫局率先启用电子闸口系统
2009-10-10 17:4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记者从厦门检验检疫局获悉,该局已于日前在海沧港区率先全国启用出口货物检验检疫电子闸口系统,填补了我国出口非法定检验货物监管空白。
“我们利用信息化手段设置了一道隐形闸口,实现了所有出口货物‘管得住’。一周来,海沧检验检疫局根据出口电子闸口系统采用不同等级布控,共抽查了12批出口货物,查验核实违法违规行为占抽查总数的41%。”海沧检验检疫局负责人介绍。
近日,海沧局在对一批货物舱单信息为“TEAPOTS”,货值2万多美元的茶杯进行现场抽查时,发现巴掌大的陶瓷茶杯已“改名换姓”,申报品名成了“花园用洒水壶”。在事实面前,出口商不得不承认伪报商品品名、企图逃避检验的违法行为,“面临他们的将是出口货值最高50%的重罚。”
“货物一旦被国外查出不合格,企业不仅蒙受经济和信誉的双重损失,也会影响同行业诚信企业订单。”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对厦门口岸出口货物因被国外检出安全、卫生、环保等项目不合格,被通报或退运的各类产品分析发现,伪报商品品名、逃避法定检验的居多,成为破坏我国产品国际信誉的“罪魁祸首”。
是什么原因让那些本应检验检疫的货物屡屡伪报品名“闯关”出口?“企业诚信度低、一味追求通关时效、违法成本低是主要原因”,海沧局负责人说,“出口非法检货物因无需报检,检验检疫对出口非法定检验货物较难监督,非法厂商往往通过伪报法定检验货物品名,使法定检验货物以‘非法检’身份出境,导致检验检疫机构难以查获逃漏检出口货物。”
为此,厦门检验检疫局借助福建电子口岸平台,经前期调研、需求汇总和多方协调沟通,历时12个月自主研发了出境电子闸口系统,并于今年6月1日在海沧港区试启用。3个月来,系统已成功过滤10万余票货物电子舱单信息。根据试运行情况,海沧局对系统进行了20余次改进,并导入检验检疫企业信用管理系统,结合经常逃避检验检疫的货物信息,设定了30余条布控规则,更加突出监管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站在这一新系统的电子平台前,记者看到,检验检疫人员只需轻点电脑鼠标,就实现了检验检疫、码头、船舶代理之间的信息共享、互动。系统自动接收了一家船代公司当天上午发来的300余条舱单信息,并自动审核、比对,生成290余放行和10条查验提示信息,检验检疫人员对查验提示信息进行人工审核后,最终对两批可疑货物发送了查验指令给码头;码头即时进行相应吊柜操作,并反馈操作结果。整个流程只需3分钟时间。
“我们重点布控黑名单企业、可疑品名货物和社会举报信息,”海沧局工作人员说,“出口监管率由原来的24%上升到100%;99%以上货物实现通关零待时,日出口通关率达到100%。”
“对诚信度低的企业系统就像一道闸口,但对大部分企业更似一条顺畅出口的渠道。三个多月来,我们企业在海沧港区的货物出境丝毫不受影响,也没有增加通关成本。从长远看,更有利于维护整体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的声誉和对外贸易发展。”明达公司负责关务现场的黄宇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