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港口资讯

广州内河港跃升现代化世界强港

2009-10-14 11:3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广州港南沙港区繁忙的集装箱码头,34台集装箱岸桥紧张地忙碌着,集装箱装卸有条不紊。码头不远处,十几艘船停靠在锚地,随时准备入港。“我们的装卸能力在国内处于前列,船舶在我们这里实现了不过夜装卸。”广州港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繁忙的南沙港区是广州港整体实力和水平的一个缩影。 
从400米码头内河港到全球集装箱干线港
 张文爽是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的“老人”了,见证了广州港多年来的变化。他告诉记者,解放前,广州港仅有位于黄埔400米码头的两个万吨级泊位和位于海珠区太古仓地段的两个千吨级码头及市区个别零散的人拉肩扛式码头,年货物吞吐量仅180万吨。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州港通过加快港口改造、扩建和港口布局调整,实现了从一个运能受到极大限制的内河港向现代海港的历史性转变。它不仅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还成为全球十大集装箱干线港。截至2008年年底,广州港拥有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63个,是1949年的30倍;2008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47亿吨,进入世界港口前六位,是1949年的192倍。广州港的集装箱运输从1978年起步,到1999年年吞吐量达到100万标箱用了21年时间,由100万标箱到2008年完成1100万标箱仅用了9年,目前位居世界第七位。
 港口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配套服务的提升。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0年,广州港共投入30.8亿元进行港口基础建设和改造。2000年,广州市又作出了拓展和提升港口功能、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实现从河口港向海口港转型、港口经济向临港经济转型的战略决策,从根本上提升广州港的档次和战略功能。1999年至2007年,广州港共投资135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至2008年,南沙港区两期10个大型深水集装箱码头泊位、沙仔岛滚装码头、小虎石化码头、港发石化码头等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广州港实现了从内河港向海港的转变。同时,广州港不断浚深进港航道,南沙港区已可接纳当今世界上最大型的集装箱船舶,港区功能实现了质的飞跃。
城以港兴 港为城用
 60年来,伴随着广州港的发展壮大,航运企业迅速发展。2001年至2007年,广州市新增沿海运输企业12家。截至2007年年底,广州辖区水路运输、服务企业共有236家,拥有船舶1398艘。广州港航业发展有力推动了广州以及珠三角和华南区域经济的发展。
 以港口为依托,广州先后建成了黄埔本田汽车制造基地、黄阁丰田汽车制造基地、南沙钢铁基地和龙穴岛造船基地四大临港重工业基地,形成了新沙临港产业区、广州开发区临港工业区和南沙临港产业区。目前,广州已经设立了开发区保税物流园和南沙保税港区。港口和临港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三者有机结合、整体联动,广州临港经济蓬勃发展。
  面向未来 准确定位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港口的发展也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广州港集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广州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带来了深刻的思考。未来,广州港将以增强港口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国际一流港口企业为目标,以完善优化港口软硬件为支撑,在不断发展壮大港口主业的同时,加快推进服务功能向港口物流链上下游延伸。“十一五”期间,广州港将重点建设南沙港区,加强进口油气中转运输系统、煤炭卸船运输系统和粮食、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计划建设15万吨级出海航道和39个深水泊位,新增货物吞吐能力6924万吨和集装箱吞吐能力604万标箱。到2015年,广州港货物年吞吐量将力争突破5亿吨,集装箱年吞吐量将超过2000万标箱。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