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将大行其“道”
2009-10-15 1:4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实习记者燕磊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全球汽车市场大幅度萎缩。随着全球气候日益变暖,各国节能减排的呼声高涨。面对全球范围内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巨大的环保压力,作为石油消耗和环境污染 “大户”的汽车业正悄无声息地进行一场重大技术变革。
“现在不是讨论要不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时候,而是磋商如何发展的关键节点。”这已然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共识。
发展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并由其逐步代替传统燃油汽车已是大势所趋,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以及汽车企业技术竞赛的焦点。
新能源汽车走下 “神坛”
多年之前,人们不会想到世上会有汽车出现;数年之后,世人会对新能源汽车感到习以为常;而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刚好处在两者之间,亲历着汽车业的嬗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新能源汽车的大潮正充满柔情地向我们涌来。全球的汽车制造商争相抢夺新能源汽车这一“蛋糕”,不断推出生态车,更令人欣慰的是,这些生态车已经走下 “神坛”,或已可购买,或即将问世,绝非天方夜谭。
“新能源车,又称 ‘新燃料’或‘替代能源’汽车。”业内专业人士介绍到,这类汽车包括液化天然气汽车、天然气汽车、电动汽车以及太阳能汽车等。
“目前,各大车企均将研发精力投入到新型混合动力车方面。”但在他看来,这些必将成为过渡车型,今后,真正的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这一点从日本市场的销售情况便可得到印证。在日本,混合动力车等环保车型所占比例在2009财年将首次超过10%,远远超过上一财年4%的比例,销量则很有可能超过22万辆。
如果说是金融危机给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会,那新能源汽车必将投桃报李,帮助我们尽快度过危机,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受惠于新能源汽车的首先是电池产业。”据专家估计,仅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组件,新型电池的市场前景非常可观,2012年将达到50亿美元,2015年甚至达到90亿美元。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也将为材料产业带来巨额回报,比如钢材、铝材料以及碳纤维材料等。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整个汽车产业,乃至人类的生活,“新能源汽车将继福特发明第一辆汽车之后成为汽车产业的第二大发明。”
目前,许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关措施,鼓励开发和使用环保车,这也成为全球车商竞相开发生产节能环保汽车的直接动因。能否在下一代节能环保汽车市场抢一杯羹,也成为事关各车商生存发展的 “生死劫”。
发展环保车还需多管齐下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但前路漫漫,要想让新能源汽车成为千家万户的 “普通品”,需要的不仅是时间,还有各方的携手努力。
“电动车是整个产业的一个突破口,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带来量产的机会也增大。”在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看来,纯电动汽车,有一些共同的选择,就是 “需要政府强烈的推动,如同滚雪球一样,政府要有强烈地推动,这个球才能越滚越大。”他形象地比喻到。
发展新能源汽车,政府部门首当其冲,政府部门必须制定长期的相关政策方针。 “政府部门对利益各方的义务尚未给出明确的规定。”业内人士谈到,不仅是汽车制造商,对于消费者、能源产业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第三方等都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要实现环保汽车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统一技术标准、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辛国斌谈到,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修订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要增加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内容,明确发展方向。同时,要联合地方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为新能源的汽车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汽车制造商的利益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息息相关。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必须确保原材料、生产、技术等各渠道的畅通,建立高效的供应网络。
再好的商品,不仅要叫好,还需叫座。 “制造商须确保其产品在经济上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包括可与传统汽车展开竞争的市场价格和所有权总成本。”业内人士提醒到,汽车制造商需要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新的商用车型。在对全球消费者展开的一些最新调查显示,大多数消费者不愿支付大量的额外成本来购买使用电动汽车,除非这类汽车在所有权总成本等经济方面也取得优势地位。
当然,经济因素并不是消费者考虑的惟一因素,但对于主流市场,所有权总成本的优势是电动汽车得到推广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