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贸资讯

“轮胎特保案”发酵矛头指向我国钢管业

2009-10-2 0:4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李雪萍
    金融危机带来的多事之秋。9月9日,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对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加征反补贴税,税率从10.9%~30.6%不等。9月11日,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轮胎实施特别保障措施。两起案件,前者超过26亿美元的总额使其成为近年美对华最大的一起贸易限制,而后者是奥巴马上台后第一个美国总统签署的第一项对华特保措施。不足5日,9月17日美国商务部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4亿美元用于石油化工、炼油厂及其他相关业务的钢管征收最高90%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
    中美新一轮贸易摩擦似乎正山雨欲来,征收“轮胎特保税”的决定开启了白宫保护主义之门。钢管与轮胎关税争端不同的是,是否征税将取决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商务部,而不是由白宫决定。但奥巴马对中国轮胎征收保障性税的决定鼓励了美国更多行业对海外竞争对手寻求惩罚性关税,“轮胎特保案”及钢管征税等一系列措施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在金融危机面前,美国利益至上的贸易保护主义显现。需求的萎缩是造成美国钢管企业不景气的主要原因,1~8月份我国出口无缝管总量207.56万吨,同比降幅骤减41.11%。其中,出口到美国的无缝管总量为34.56万吨,同比降幅高达69.99%。诚然,我们可以理解奥巴马作为一名政治家目前所面临的国内政治 “苦衷”。从美国国内经济形势到国际金融改革、医疗改革,再从与盟友在银行高管限薪问题上的分歧到国内外贸易保护主义批评声浪……奥巴马正在遭遇上台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但如果一味拿中国说事,不断以 “美国式智慧”挑衅中国底线,则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并且美国的贸易保护作为 “风向标”已经演化成 “联合反倾销”(指一国发起反倾销后,其他国家担心被反倾销的产品流入本国而发起的跟随反倾销政策)。
    我国钢管的反倾销、反补贴风险正在 “螺旋升级”为一场 “贸易战”。欧盟自去年开始已经对我国钢管提出反倾销,于今年7月裁定了17.7%~39.2%的反倾销税幅度。加拿大政府也决定对中国无缝油井、天然气井套管进口产品征收91%的反倾销税和38%的反补贴税。印度、墨西哥、澳大利亚、哥伦比亚纷纷向我国钢管挥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从统计数据上来看,今年1~8月,全球共有17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50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3起,特保7起),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21.2%。从主要涉及的行业可以看出,钢管约占4成多。贸易摩擦来势汹汹,对长期身处贸易摩擦 “风口浪尖”的我国钢管来讲,轮胎特保案无疑敲响警钟。对此,中国将如何还击?我国钢管企业将何去何从?
    首先,已经到了强势反击的时候了。作为贸易大国,中美欧等国家出现一些贸易摩擦是很正常的事件,但一系列的贸易摩擦不可能不伤害到双边贸易关系。例如,对奥巴马政府来说,中美经济休戚相关,美方不能一边高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一边顺从国内保护主义的压力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加剧对华贸易摩擦。对于中国来讲,尽管贸易战会两败俱伤,但也不能听任美国不断采取歧视中国产品的措施。9月13日,商务部宣布启动对美部分汽车和肉鸡产品立案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不足24小时,我国针对美国产品作出迅速的 “反击”,面对不断遭遇的贸易摩擦,我国似乎欲做到“杀一儆百”。此外,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有关人士表示,不排除对美国推出反制裁措施。9月17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表示,美国大豆商在获得政府大量补贴后正在向中国倾销大豆。我国进口大豆中美国占近4成,那么一旦启动对美国大豆的反倾销制裁的话,给双方以及国际经济带来的后果将无可估测。9月22日,商务部对日韩进口的不锈钢冷轧薄板实施反倾销。从目前形势来推测,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已经风靡,我国只有变被动为主动,来消减更多的贸易摩擦。
    在这场 “防守反击战”中,虽然商务部已经开始进行 “反制裁”行动,但毕竟是从其他行业中把利益 “找补”回来。至于利用WTO规定,去WTO起诉欧美等国家对中国油井管的 “双反”,仅是短期的应急权宜之计,即便应诉成功了,但期间所需要的是更长的时间以及牵扯到企业更多的精力,出口量会减少,无疑中间所造成的损失会很大。长远来看,钢管行业只能祈望 “自我拯救”,看清全球经济前瞻性,划清所需钢管的地区分布。中国钢管企业应逐步在东盟设厂,然后出口到欧美,这样会减少贸易摩擦;而国内钢管应开拓新的市场,逐渐向中东、非洲等地区输送,兵分两路才是中国钢管企业长远的全球化道路。笔者认为,中国油井管企业战略转变已经时不我待。
    另外,提升本国钢管的技术含金量,多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再者,勿求为了利润而集中向某个地区输送,国内管厂出口目的地需要分散。如此,我国钢管出口才可以走得更远,更有利于国内资源的分化。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