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国企利益集团化是共同富裕的拦路虎

2009-10-28 18:1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国资委研究局副局长楚序平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公民分享改革发展的红利,目前最重要的途径有三条。第一就是国有资本收益。目前国资预算制度刚刚建立,将来我们要继续推动国资预算制度的完善,在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分红比例,进而使全国人民都能更直接地分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福利。其二是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截至9月8日,国资委按照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我们已对43家无疑义、产权清晰的国有股东,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出具了实施追溯划转的通知,共划转国有股28.66亿股,按照9月8日当天的收盘价计算的市值为280亿元。其三,国有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2008年,全国国有企业(非金融)总资产达到42.55万亿元,净资产17.07万亿元,平均每个中国公民都拥有1.29万元。而且这些都是优良资产,多数都在上市公司,很容易变现。
公民如何分享国有企业的利益?这是个根本问题。在我们看来,正是在上述三个方面,公民如何分享红利恰恰都很成疑!从理论上讲,国企的真正所有者是全体人民,也就是说人人都是老板,但现实情况是,国企现在已经变身为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而且这种利益集团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要分红,就要进行利益的再分配。目前除了少量分红上缴国家之外,绝大多数红利还是在国企利益集团内部控制,而要向公众分红显然是一种遥远的奢望。不管是“购房门”故事,还是“天价吊灯”事件,无不表明国企利益的内部化规则。
首先,国有资本收益如何让全国人民直接分享呢?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就从来没有向老百姓和国家分过红,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7年《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的正式公布,期间历经多次利益之争,但还只是上缴国家,且仅仅是10%的比例,90%的利润仍是“躲猫猫”的。而国企的油水要落入老百姓的口袋,则是相当于要割走国企利益集团的肉,强势的政府拿点钱走尚且如此之难,何况弱小的老百姓呢。
其次,关于社保基金。众所周知,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虽说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对公众来说确实是好消息,因为长期“很差钱”的社保基金终于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但社保基金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参与的,国企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民企也是社保基金的重要贡献者。况且,社保基金中还有一部分是老百姓自己的钱,国企分红的作用也就当然不能太高估了。其实,相对于庞大的国资来说,社保基金从国企获得的利益简直就是冰山一角。
第三,国企如何从根本上促进了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这是国企应该实现的目标,而不是它已经做到的事。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个目标的实现可真是任重道远。在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背后,掌握了资源,享受了政策的国企却是高亢前行,而民营企业却被不断挤压,“国进民退”现象有增无减。现在都说中国储蓄率太高、消费率太低,而这背后并非居民的储蓄率太高,而是企业的储蓄率太高,而企业储蓄率太高,则又是国企利润的连年高涨。从现实情况来看,国企(尤其是大型垄断国企)作为一个特殊利益集团,依靠特殊政策和资源,不断扩大自己的特殊利益,它们并不是促进了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反而加大了社会不公平和贫富差异!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民众本应是国企分红的最大受惠者。国有企业的“大老板代理人”李荣融也曾经说过,“国有企业是国家的,是人民的,它所获得的盈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不过,在我们看来,现实情况却是,公民分享改革发展红利的途径一个个都是“唱高调”,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而国企已经演变成国内一类特殊的利益团体,且这种利益集团化倾向正在不断加剧,这对于全民渴望的国企分红显然是非常不利的,也意味着“国企吃肉,全社会喝粥”的不公平现象仍将持续下去。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