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多策并举促大连保税区进出口形势渐暖
2009-11-18 18:5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针对不同企业特点,提供多元化报关模式;结合企业优势,积极推进内销便利化。在海关多项便利措施辅助下,喜人消息不断传来: 2009年8-10月,大连保税区海关受理报关量、监管进出口货运量及货值环比增幅均超过30%,区域经济明显回暖。 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大连保税区经济发展放缓,区内不少企业订单减少、收入下滑,有的甚至无法继续经营。大连保税区海关本着“全力扶持企业渡过金融危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宗旨,由关领导亲自率队逐一走访辖区的企业,了解经济危机下企业遇到的新难题,重点从优化通关、便利内销等方面着力,助企业渡难关,保经济稳增长。
“经过调研,我们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诚信企业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大连保税区海关吴志秀关长说,“为此,我们根据海关已出台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措施,结合保税区的特点,制定了细化措施。”
措施之一是推出多元化报关模式,即推广直通关、“选择报关、口岸验放”、集中申报等通关模式的,且在每一种通关模式下都推出便利操作流程,辖区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享受最便捷快速的服务。
首先尝到甜头的是第一汽车(大连保税区)口岸通商中心。“通过保税区海关的多次上门讲解,我们根据企业实际,摒弃了过去的‘转关’模式,选择了‘直通关’,”该公司通关部负责人蒋俐介绍,“该模式运行后,我们的通关速度提高了50%以上,从而带动企业效率提高1~2个工作日,大大增强了我们在同行业的竞争力。”在金融危机中,“第一汽车”的货运量逆势上扬。
同样受益多元化报关模式的还有大连近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他们中的多数选择了“集中申报”,企业通关成本可节省50%左右,保证了客户零库存要求,进一步拓宽了合作空间。
措施之二是便利加工贸易内销服务,力助企业重振信心。
大连保税区内加工贸易企业占半壁江山,在金融危机中受到了严重冲击。为帮助这些企业尽早渡过难关,大连保税区海关积极落实海关总署扶持加工贸易内销措施,多次召开企业政策宣讲会、现场办公会;走访辖区重点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将滞压的加工贸易料件、成品用于国内市场销售;设立“加工贸易内销专用窗口”,简化内销征税手续,缩短企业办理时间。
谈到海关在企业内销上的帮助,大连爱丽思欧亚玛工贸有限公司(日本独资企业)部长宋清阳说:“海关在来我们公司调研时,了解到我们内销量大、出区频繁等,主动通过海关重点专项服务组研究,为我们量身定做了通关方式,使我们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内销计划,大大提高了效率。”在办理海关手续方面,为最大限度支持企业发展,大连保税区海关经常加班加点,内销审批和征税手续只要1个工作日就能办妥。2009年10月,爱丽思公司的内销量同比增长一倍多。“在海关的贴心帮助下,公司业绩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表现反而更好了!” 宋清阳说。
此外,大连保税区海关还加强对内销应税商品的价格认定、归类确认等工作,定期在报关大厅公布本月内销边角料价格参数,便于企业适时查询价格,为快速通关提供价格资料保障。据统计,今年8-10月大连保税区内企业内销额达到1929万美元,同比增长39.88 %。